儿子突发奇想,说要学炒菜,我自然是满心欢喜又略带担忧地答应了。站在厨房门口,我表面上镇定自若,心里却像装了个小鼓,时不时敲几下。
于是,就有了监控里那一连串 “指导”:“这个不对,得切小一点,要不不容易熟。”“这样不对,要先炒鸡蛋,再炒西红柿。”“怕什么怕。”“等等,你这么做不行,得低一点,否则油会溅出来。”…… 当时的我,浑然不觉这些话有何不妥,只当是正常的经验传授。
可当我静下心,坐在电脑前,看着屏幕里那个小小的身影,在厨房忙碌,我的心猛地揪了起来。
摄像头虽离得有些远,看不清儿子的表情,但我却仿佛能感受到他的局促与紧张。
每一句看似不经意的提醒,都像是一道无形的枷锁,锁住了孩子自由探索的热情。我这才明白,没有批评、没有怒吼的 “温柔指导”,竟也藏着深深的傲慢 —— 我下意识地认定孩子什么都不懂,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他只需乖乖照做。
那一刻,自责如潮水般将我淹没,我恨不得穿越回那个午后,把那些脱口而出的话统统咽下。
细想之下,这般 “小事指导”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里,实在是无孔不入。
每天清晨,“别穿这个,今天冷,你看我穿多厚” 就拉开了序幕;上学路上,“书包背好了,怎么歪歪扭扭的” 不绝于耳;孩子想碰个新奇玩意儿,“别碰这个,危险!”
立刻制止;就连玩耍时,也逃不过 “哎呀,玩点什么不好非玩这个” 的评判;到了学校,水杯、作业、坐姿,处处都是我们操心的 “重点”,“拿好水杯,别忘了喝水”“你看你看,这又错了”…… 孩子就像生活在一个被放大镜检视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被家长的目光紧紧跟随。
殊不知,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正一点点吞噬着孩子的活力。孩子长期处于被纠错、被指挥的状态,内心的自信被一点点消磨。
每一次的 “不对”“不行”,都像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刻下一道浅浅的伤痕,日积月累,满目疮痍。做什么都战战兢兢,生怕犯错,整个人沉浸在悲观、压抑的情绪泥潭里,难以自拔。
原本亮晶晶的眼睛,渐渐失去光芒,变得闪躲、黯淡。拖延、注意力不集中、轻易放弃等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他们不是不想做好,而是被琐事消耗得无力反抗。
那么,究竟该如何改变,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助力而非阻力呢?
先来说说无关紧要的事,一定要学会不责备。如今的孩子,生活轨迹大多是两点一线,学校里规规矩矩,回家后依旧在家长的眼皮底下打转。
他们得到的关注太多、太密,一点点芝麻大的事儿,都能被无限放大:饭吃少了几口、字写得不够工整、衣服稍有褶皱、鞋子没摆放整齐…… 这些在我们大人眼中的 “瑕疵”,于孩子而言,可能只是成长路上的小插曲。
我曾在医院挂号大厅目睹过令人揪心的一幕。
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在自助机前操作挂号,孩子明明已经成功插卡,机器显示读取成功。
家长却还是着急地喊:“你怎么不会插卡”;孩子正伸手去拿钱,“把钱拿出来” 的催促声就响了起来;孩子不小心折了下收据,家长更是声调拔高:“收据你折它干嘛”。
紧接着,“把衣服帽子扶正”“都说了别……”“你为什么不……” 一连串的指责,像连珠炮一样砸向孩子。孩子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能引来家长的 “指导”,且不分对错,唠唠叨叨个没完。
孩子站在那里,身体紧绷,眼神里满是惶恐与无助,就像一只受惊的小鹿,不知所措。
英国心理学家特丽・阿普特形容得极为贴切:被责备的孩子,原本充满歌声与欢笑的身体,瞬间变得畏缩、紧张、一蹶不振,原本神采奕奕、热情激动的脸上覆盖了阴霾,闪闪发亮的眼神黯淡下去,只能恍惚地看着家长的脸,等待暴风骤雨慢慢归于沉寂。孩子的成长固然需要父母的引导,但在这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上,我们真的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收起那份追求完美的执念,给孩子留一方自由呼吸的天地,让他们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成长。
再讲讲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务必做到不控制。
曾读过一个令人心痛的故事,十年后,孩子或许早已记不清某顿饭有没有乖乖把两只虾吃完,但一定刻骨铭心的是,在那个深秋夜晚,父母怒吼着将不愿吃虾的自己拖出门外,任由她在漆黑的楼道里,边哭边瑟瑟发抖了三个小时。
父母或许是出于 “虾营养高” 的考量,担心孩子营养不足,可孩子当时就是单纯不想吃。但家长却听不进孩子的想法,强势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用 “我这是为你好” 掩盖了控制的本质,一旦孩子反抗,就恼羞成怒,祭出惩罚的手段,最后还给孩子扣上 “叛逆”“不听话” 的帽子。
美国心理医师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中的一段话发人深省:一位母亲在孩子蹒跚学步时,不让他走到大街上,这是谨慎、适时适度的操控,满足了孩子对保护和指导的需求;可要是十年之后还这么做,曾经的适度就成了过度,因为孩子早已具备独立过马路的能力。
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需求各异,身为父母,要精准拿捏这个 “度”。在孩子年幼时,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筑造温暖的港湾;而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羽翼渐丰,我们就得学会放手,往后退一步,尊重孩子的选择,信任他们有应对生活琐碎的能力,让孩子在自主探索中,品尝挫折的苦涩,收获成功的甘甜,成长为真正独立的个体。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放手,让他们尝试想尝试的事情,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成长得更好。”
最后,也是常常被我们忽略的一点,父母要懂得在生活琐碎的内耗漩涡中拯救自己。
我相信大家都有过类似的体验,某个阶段,工作压力如山、生活琐事缠身、育儿焦虑爆棚,整个人就像被抽干了精气神,提不起劲儿,情绪像坐过山车般大起大落,动不动就叹气,一得空闲就瘫倒在沙发上,
对什么都兴致缺缺,眼皮都懒得抬一下,满心满眼都是 “心累” 二字。可也有那么些高光时刻,工作上顺风顺水,效率奇高,家里的事儿安排得妥妥当当,看孩子和爱人都觉着格外顺眼,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闲不住,就算坐在沙发上,脚丫子都能欢快地敲打出节奏,仿佛世间万物都变得可爱起来,做什么都如有神助。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博士历经 30 余年研究,提出能量层级定论:每个人都是行走的能量体,处于不同的能量层级。能量低的人,萎靡不振,啥事没干都累得够呛;能量高的人,精神抖擞,仿佛能撬动整个宇宙,还能带动身边人一同积极奋进。
在家庭这个小天地里,孩子就像父母的 “情绪影子”,会无意识地对父母表达忠诚。若父母愁云惨雾,孩子怎敢阳光灿烂?若父母能量低迷,孩子也会深陷低气压,稍有愉悦都会被负罪感拉扯。
所以啊,父母给予孩子最有力的支持,就是经营好自己的生活,不被琐事拖垮,跳出内耗的泥沼。毕竟人生漫漫,本就是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已是不易,何苦再为难自己,沉浸在烦恼里无法自拔?远离消耗,心境开阔,天地自然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