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景交融的作用:(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有什么好处)
这句话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作者将(……)的情感与(…)的景色融为一体,达到景中有情、情由景生的艺术效果,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例句:这次,我来到了海底世界。这儿的水比别处更加湛蓝,海洋生物比别处更加可爱,使我总想利用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光。
2.排比修辞的赏析: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突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例句: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3.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与作用:
这段话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既有画面感,又有层次感,既从整体上介绍了(……)的(……)特点,又具体写到了(……)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句:大扫除开始了,全班同学热情高涨,扫的扫,拖的拖,干得不亦乐乎。小明尤其卖力,看他先去水池打了一桶水,再拿起抹布沾水,用湿抹布擦一遍,接着用废报纸精加工,一会儿工夫,窗户被他擦得干干净净,他看着洁净的窗玻璃,很惬意的样子。
4.反复修辞手法的赏析: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写出了(……),更加鲜明地表达(.…)情感,使语言更富有感染力。深秋的午后,阳光是那么暖和,微风是那么轻柔。
5.描写人物入迷的样子:
仿写公式:他……十分入迷,一会(时而)……,一会(时而)……,一会(时而)……,突然,他……(动作),大声喊道:“……。”妈妈在旁边喊了他好几次,他都没有听见。
6.忐忑不安、矛盾复杂的心理活动:
仿写公式:今天我……,我心想:“到底要(做)……,还是(不做)……呢?(……做)的话,会……,(……不做)的话……,会……,都怪我……,算了,还是……吧!”
7.分点陈述(分条列项)答题公式:
(结合材料写提示语)我希望能(……),理由如下:一是(…);二是(.…); 三是(……);四是(.…)。
8、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示
①用字词代替“说”:用“赞叹、婉言谢绝、谈论、窃窃私语、讲解、讨论、倾诉、呼喊、叫嚷、佩侃而谈、娓娓道来、议论纷纷、商量、嘀咕、召唤、催促、心痛”等。
②用神态描写或者动作描写代替“说”:一脸焦急、摇了摇头等。
9.阅读方法:
浏览内容法、勾画中心句、段意概括法、提取关键信息、对比筛选法、查找资料法、圈画关键信息
10.如何理解小说人物形象?
1.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2.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小说还会借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
11.人物形象答题格式:
这里是对谁的什么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12.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形象或心情。
4、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
5、形成对比,突出主旨。
6、深化主题。
7、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8、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13.比喻修辞手法的赏析: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比作(……),生动形象写出了(……)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14.拟人修辞手法的赏析: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将(……)拟作人,生动形象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15.对比修辞手法的赏析:
这里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和(……)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16.对偶修辞手法的赏析:
这里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17.夸张修辞手法的赏析:
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烘托出(……)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18.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4个)
(1)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例:太阳距离我们约1.5亿千米远。
(2)举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
例:茶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绿茶、红茶、白茶等。
(3) 作比较:强调突出
例:太平洋比最小的北冰洋大十二倍。
(4)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例:我们的房子像一个火柴盒。
答题格式: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写出了(……)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19.考察文中某个词语可不可删?
答题公式:不可删。(……)的意思是(……),删掉的话,句子意思会变成(……),所以不可删。这样更能体现用词的准确性与严谨性。
20.标题的作用:
(1) 以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做题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紧扣中心,突出主旨:
(2)用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做题目。这样的题目可以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
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3)以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做题目。作为文章线索,串联起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脉络清晰;
(4)题目特别吸引人。题目新奇有趣,设置悬念,这样的题目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 交代写作对象,或者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等;(6)一语双关,两层含义;
(7)奠定文章感情基调,揭示文章主题,表达了作者某种情感。
21.开头的作用:
(1)总起,总领全文,引出下文;(2)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3)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4)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5)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等。
(6)与下文……形成对照(或相呼应)
(7)如果开头是一段环境描写,我们就可以把环境描写的作用7点对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者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深化主题;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
22.结尾的作用:
(1)总结全文;
(2)呼应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密,内容完整,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照应题目;
(4)点明中心,点明事件的意义;
(5)深化文章中心(主旨),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悟或者情感;(6)意味无穷,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7)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
23.中间的作用:
(1)承接上文(或照应上文);
(2)引出下文(或呼应下文);
(3)承上启下;
(4)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
(5)如果中间是一段环境描写,我们就可以把环境描写的作用7点对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者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深化主题;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