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首次提出了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衔接”,这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落实全面育人的重大决策。纵观学前教育发展的历程,小学教育的观念与实践动态,从未停止过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如果这一决策得以真正贯彻与落实,将对学前教育领域乃至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01“双向衔接”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不能否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依然存在着改革理念与实践脱节的某些疑难问题,其中“学校课业负担过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久治不愈的一对顽疾,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幼小衔接历来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不可思议的是,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取得重大成果的近二十年,幼小衔接却越来越步履艰难。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小学生的学业竞争始终通过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各种渠道冲击着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学习压力早已下移到学前教育阶段。尽管幼儿园坚守着以幼儿身心健康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但来自小学课业竞争的学习压力仍然不可避免地传递到了幼儿的身上。因为家长们已从无数个上一届小学新生家长那里得知,不提前做好知识准备,将会“吃苦头”。
于是,一种恶性循环开始产生,即每届小学新生中总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为入小学提前做了知识准备的学生,他们已能读写汉字和拼音,学会了百位数加减,还能背诵九九乘法表;另一部分则是零起点的学生。结果证明,那些先行学习的学生在入学后很快适应了教师的教学进度,而未做任何知识准备的学生,则感觉压力重重。
其实,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进度,除了与教材内容过多有关,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越来越多超前学习的学生对教师授课的不以为然。于是,一批又一批的小学生家长以自己的“教训”告诫下一届新生家长:提前认字、写字、学拼音有多么重要。导致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幼儿去社会培训机构提前学习小学一年级的知识,且势头越来越猛,甚至某些幼儿园的大班,还出现了幼儿转入校外机构提前学习的现象。
尽管有识之士不断论证这种提前学习的即时效应和早期竞争有违儿童发展规律,有损儿童身心健康,不利于儿童长远发展。虽然教育行政部门也在小幼之间坚持抓禁止小学的招生考试和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两件大事。然而由于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之间的巨大鸿沟,对解决入学初的学习负担下移问题,并没有明显的效果。
《指导意见》告诉我们:要使幼小之间的坡度变缓,必须加强两个学段之间教育的连续性,同时改变是幼儿园向小学靠拢或小学向幼儿园靠拢的思考逻辑。因为事实证明,幼儿园从儿童年龄特点出发,坚持“去小学化”的课改精神,要求小学向下衔接,而中小学从后继学习的角度,坚持的是为升学做准备的实用逻辑,要求各学段逐级向上衔接,这种谁向谁靠拢的单向逻辑是很难妥协的。而“双向衔接”的提出,不仅让我们看到,国家对解决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有损幼儿身心健康的幼儿园“小学化”问题治理的决心和力度,更让我们看到高层对幼儿园“小学化”问题根源的判断与把握。
02“双向衔接”为的是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
《指导意见》强调的是具有可监测性的行动,因此文件对有效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提出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协同各方力量着力于良好教育生态的形成,解决幼小衔接教育生态链上不和谐的节点。
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学段特征呈现出断裂式的衔接陡坡。因为个体发展是连续的,教育却是分阶段的;个体发展的特点和速度是有差异的,教育阶段的目标和进度却是统一的,这种发展的连续性与教育的阶段性之间的矛盾,越是早期越是突出。
幼小之间的课改步伐并不同步。由于幼儿园没有升学压力,始终坚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试图改变长期以来的“学科化”“小学化”倾向,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持续推进,中小学始终难以摆脱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知识内容多,学业负担依然沉重,导致幼小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
各级教育行政与学校之间的上令下行之间存在阻碍。由于学校评价和教师评价未作出改变,仍然看重分数和升学率,也由于把增加重点学校数量作为扩大优质资源的指标,这就增加了家长竞争的可能性,所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的规定。
此外,教育部下发了关于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的相关通知,但当幼升小、小升初的一系列举措出台,自然就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还有一些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在升学招生上暗中互助和联手的情况。
家园、家校之间对教育的科学理念不能形成一致认同。国家高层三令五申的结果刺激了家庭的发力,最终形成了幼儿园不教、家长教和学校减负,家庭加的现状。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则是由于,在学校减负的情况下,家庭的着力大小,就成了未来孩子在学业赛场上的关键。家长有需求,社会培训机构就有了教育市场,迎合家长抢跑的心理,社会培训机构为强化学生和幼儿的学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此可见,学校减负、幼儿园“去小学化”的一系列举措、要求和指令不产生效应,是因为教育生态出了问题。因此,《指导意见》提出幼小双向衔接,并从教育生态的治理着力,是极其明智的。
《指导意见》的主要目标中存在三个可监测的要点:一是幼小之间的衔接坡度是否明显减缓;二是是否建立了幼小协同的长效机制;三是是否明显转变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总之,是否形成了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
03“双向衔接”的实现
有赖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指导意见》提出了“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即小学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用于组织开展入学适应活动,确保课时安排。此外,要改革小学一年级的教育教学方式,国家课程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切实改变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现象,坚决纠正超标教学、盲目追赶进度的错误做法。
伴随《指导意见》同步印发的《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中还提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新生在原有经验、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儿童提供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通过正面的肯定和鼓励,支持儿童不断获得积极的入学体验,促进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方式逐步适应小学生活,切忌提过高的统一要求或进行横向比较,以免挫伤儿童入学的积极性。
就像爱情需要双向奔赴一样,幼小衔接也需要双向衔接,否则一个追一个赶,永远都处于断裂的状态,由此《指导意见》提出了幼儿园教育中有入学准备的课程内容,小学有入学适应的课程内容,将幼小衔接从课程内容上进行了衔接。如果幼小衔接按照文件精神执行,不仅课程内容衔接没有问题,家长的担忧也随之消除,那么幼儿园便不会出现“小学化”倾向了。
家庭、幼儿园、小学之间形成较为一致的教育理念,对各个阶段教育目标有着清晰的认知,这就会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真正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学习。
最后,我们也必须理性看待幼小衔接问题,这是一个教育领域的问题,它也折射出一个社会问题,就是人们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焦虑。我们在多方合作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同时,也必须思考如何做才是真正地帮助孩子建立一生学习发展的心理基础和行为习惯,这才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