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最后一篇课文《雨点儿》,课后第一题是“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个名词的出现是第一次,这种读法也是第一次。
对于一个从没有接触过的新的知识,接受起来是有难度的,毕竟从0到1是最难的。要攻克难点,最常用的方法是分解,把难点分解成多个步骤,分梯度完成。
第一步,读熟课文。
任何形式的朗读教学,都是建立在对课文读熟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里的读熟包括读准字音和读通句子。
第二步,数角色。
数一数《雨点儿》中共有几个人物。对于人物这个概念,在之前的看图写话中已经跟学生说清楚了,人物不仅仅是指人,也可以是动物、植物。《雨点儿》中共有两个人物,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
第三步,划对话。
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分别说了什么,用横线和波浪线分别划出来。这一步很关键,后面能不能读准,就在这一步了。划上线,说的话就清楚了。
第四步,师生配合读。
前面三步都属于分角色朗读的准备工作,从第四步开始进入读的环节。老师扮演大雨点儿,找一个学生扮演小雨点儿,只读对话内容,“你要到哪里去?”“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因为是一种全新的读法,又是和老师合作,这一步学生很积极。找个第一个学生最好是机灵一些的,第一步领对了路,后面就简单了。
第五步,男女生配合读。
把刚才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读,换成男生对女生,读的内容还是对话内容。读几遍之后,角色互换,再读。
第六步,加旁白。
刚才读的是对话内容,但课文中还有一些字,比如第一段,比如最后一段,这些句子也需要有一个人读,读这些内容的人叫旁白。旁白负责读说话内容之外的所有字。
第七步,分角色朗读。
老师读旁白,所有男生扮演大雨点儿,所有女生扮演小雨点儿,先熟悉一下自己要读的内容,然后开始读。读两遍后,角色换一换,再读两遍,然后再换一换,再读两遍,这样每个学生就把全文都读两遍,也进一步明确究竟该怎么读。
第八步,介绍分角色朗读的概念。
在刚才读的过程中,男生、女生、老师分别扮演了其中的一个角色,然后分开,每个人只读自己角色的内容,这就叫分角色朗读。这种读法比较有意思,适合对话比较多的课文。
八步完成,分角色朗读教学也就完成了。在一册的最后一篇课文,出现一种新的朗读方法,编排上不太合理,后面再没有合适的课文进行这种读法进行练习了,再次遇到合适的课文肯定是在下学期了,中间隔的时间太久,估计到时候就忘的差不多了。
基于这种情况,这篇课文需要多下点功夫,之后朗读时也需要多分配些时间,这样才能把分角色朗读课文学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