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曼恩说:
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提高教学成绩,不要想着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学生一起努力、持续坚持。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事半功倍,学习效率提高了,获得好成绩水到渠成。
荞麦观察学校优秀教师的做法,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今天和各位教育同仁分享其中3点.
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01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先行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做好一件事的基础。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渐入佳境的过程。
第一,要明确要求。
以我们学校为例:
课前一支歌,站立要挺拔,声音要洪亮;
不在教室吃零食,食堂就餐;
不浪费食物;
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检查空调、电脑等是否关闭;
不穿颜色鲜艳的鞋子;
不在教室大声喧哗,入班即静,入班即学;
课外书不放在自己的桌洞,统一摆放班级书架;
等等。
第二,要定期检查。
学校学生会纪律部会定期、不定期检查具体的项目,班主任、值班教师也负起相应的责任,任课教师也积极参与学生行为管理。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帮助学生保持学习专注,提高学习力。
02 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关键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而听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教师的最主要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
第一,提前准备听课资料。
可以安排课代表问课,在教师到达教室之前做好准备;也可以制作成课件,让课代表提前播放。
第二,告知学习内容。
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明确听课重点,紧跟教师思路。
第三,加强课堂管理。
教师要把控全局,有走神或犯困的学生,一定要及时提醒;小组活动,教师一定要参与其中。
第四,调整课堂节奏。
教师根据重难点,调整讲解的快与慢,需要强化的,可以停下来,明确要求学生迅速记录下关键信息。
第五,鼓励大胆质疑。
真正的学习,是有深度思考的学习。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不要害怕耽误教学进度。学生有疑问的才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03 良好的做题习惯须培养
学校、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但检验教和学效的果,现阶段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考试。我们不讳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性”。
良好的做题习惯,其实是好的思维品质的外显。
首先,学生的读题能力够不够强?
比如:
能不能读出“如何做到”和“如何做”的不同?
要明确出题人在考什么。
其次,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储备的能力强不强?
比如:
能不能明确散文中插入一段貌似不相关内容的作用?
要明确对应考查知识点是什么。
另外,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强不强?
比如:
要结合文本准确理解“严肃”和“幽默”。
当然,学生的做题能力想要稳定提升,讲评课后养成整理错题、难题的习惯也一定要养成。
不断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实际上是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