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家长的普遍疑问:
“现在的孩子,是因为生活条件太好了,吃喝不愁,什么都不缺才没有学习动力吧?”
“想当年我们连吃饱穿暖都是问题,想着一定要靠学习改变,哪个不是自己激励自己!”
这其实是“以前为了生存”遗留下来的观念,并不能打动现在的孩子。
不过,其中的理论是通用的:
在非常迫切的需要(吃饱穿暖)下,自我驱动去做事(学习)——
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推动自我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就是我们所说的“内驱力”。
而孩子一到学习就开始磨蹭、拖延、注意力不集中,不主动学习、不爱读书、有极大的挫败感、自暴自弃…… 是缺乏内驱力。
02
孩子为什么会缺乏内驱力?
1.孩子没有自己的“迫切需求”,也就没有目标
“好好学习,是为了将来能过好日子”,这是我们给孩子的目标。
何为好日子?
不同年代的人,甚至同一年代不同经历的人,都会因为经历而生发出不同的理解。
我爷爷奶奶:好日子就是能吃饱穿暖;
我爸爸妈妈:好日子就是不用风吹日晒、挣钱养家;
我老公:好日子就是开好车、住好房、“何以解忧,唯有退休”;
我儿子:好日子就是吃好喝好玩好,学什么习,我现在过的就是好日子。
试图用大人的解读来教育孩子,可“新脑子就是好使”,孩子对我们的话也有自己的见解,这也是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不听劝的原因。
没劝到心里啊!
没有迫切需求,没有兴趣,没有目标,而学习又是要长期坚持才可以达到“延迟满足”的事。这么辛苦,就为了“过我现在过的日子”?
所谓,目标就是起点,根本不用出发!
2.父母过度的外驱力
于是,父母push孩子的话术不得不演变成“内疚式”“逼迫式”教育:
“我和你爸爸这么辛苦,你考这么差,对得起我们吗?”
“不好好学习,将来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回报我们啊?”
“写完作业再把这些试卷做了,妈妈好不容易搞到的”
还很擅长用外部的奖励和惩罚让孩子的目标变得更偏离学习:
去上课外班吧,下课给你买奥特曼;
考到100分给你玩手机;
不写作业就不去游乐场了……
有个著名的心理学效应——过度理由效应,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当孩子做某件事的内在动机变成外在的表扬和奖励时,反倒破坏了孩子的内驱力,使得孩子失去兴趣和前进的动力。
03
如何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父母说破嘴皮,灌输再多的知识和道理,也没有“让孩子自我管理、自我负责,拥有内驱力”重要。
当孩子拥有了内驱力,会积极主动学习、改变,并能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即便遇到困难,也会想办法克服而不是轻易放弃。
想让孩子改变,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可以试试做好以下三件事:
1.给孩子目标感:帮助孩子确立符合孩子认知的目标
正如董宇辉所说:正确的目标才会给你足够多的内驱力,足够多的内驱力才会让你走得更远。
想让孩子有正确的目标:
(1)多带孩子体验、经历
刷到一个视频,是一个15岁的学生用自己的经历和视角来告诉家长:你的孩子为什么不爱读书。
“在我看来,孩子不爱读书,是因为他玩得不够多、见得不够多以及作为家长的你们不够会玩。”
“我从来都认为英语只是抽背,好适合老师家长说的那种多读一点,但当我真正出国以后发现:英语他能帮我点一道菜,点一瓶饮料;学校里老师会说语法很重要,但是出国后我只要把单词说出来,他们也能听得懂,这让我对英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家长和老师跟我说了一万遍,英语这重要那重要,但我真正出了国以后,我才知道英语它的意义是什么。”
“我的哥哥也跟我分析了很多家长的观念,实际上他们的很多观念都是以前为了生存所遗留下来的,讲这些孩子是听不懂的,他们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如果你想让孩子继续努力的话,要给他们一个很感兴趣的目标让他们去奋斗。”
孩子最能共情孩子。
语言是抽象的,经验是间接的,只有亲眼看到、亲身经历的体验才能对相关知识有更直观的理解,更具体地运用和提升。
一个瑞士森林幼儿园的老师在采访中说:
“在教室里,我们把东西掰开揉碎地教给孩子,告诉他们具体的技巧和原理,孩子们之后再将这些碎片化的知识联系在一起。
这种学习方式挺好,但不是现实世界运转的方式。
我想让孩子们在真实而复杂的地方学习,
让他们思考怎样和同伴一起建造一个水坝,同时注意不要弄湿自己的衣服,给自己保暖。”
多带孩子出去看看,去面对他感兴趣的事物;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环境,孩子有感触,才有感想,才能提升认知,才算真正开拓了他的见识和视野。
(2)多“阅读”
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一一尝试一遍。
除了丰富孩子的人生体验,足够的阅读能够让他的信息库变得更加多彩。
阅读能够让孩子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能够让孩子有打破人生边界的勇气,积累不断超越自我的资本。
在一个个故事中,去看到复杂的人性;
在一幅幅图画中,看到世界的广阔;
在一本本书、一部部优秀的电影和纪录片以及日常的交流和言行影响中,思考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找到学习的意义感和价值感,促使孩子尽早树立长远的目标。
2.给孩子自主感:孩子自我规划,不过度保护和帮助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一提学习总是觉得反感、总要被逼着被监督着?
为了让孩子做好,在一边监督、辅助;
为了让他少犯错,一遍遍提醒;
为了让孩子不走弯路,提前安排好学习任务。
其实有没有想过,是因为大人总在“插手”,让孩子误以为“学习并不是我自己的事儿”,从而缺少自主感。
什么是自主感呢?
就是自己能决定一些事情。
毕竟,自己能做主的事情才是自己的事情,也才能谈“自控”“自觉”。
学习上的自主感,是孩子自己能决定学习上的一些事情直到把学习完全当成自己的事,从中感受到欢喜和满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驱力”。
内驱力一旦被激发,根本不需要父母过多地督促和安排。
所以,生活里,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让孩子有自己做主的“经历”,积累“自己能掌控”一些事情的经验,未尝不可。
(1)无关紧要的事,让他们自己做主。
比如让孩子决定买什么颜色的笔袋、书包,
比如让孩子决定选什么课外书来读。
(2)应该做但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给出选项,让孩子有选择的权力。
比如放学回家先写作业还是先玩、先休整,以及到底是先写语文作业还是数学作业。
(3)必须做的事情,要重点约定好。一起商量,让孩子参与意见,切忌“一言堂”。
比如让孩子自己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并在实践中修改。
不过,从被安排到自主安排,是需要一个过程来适应或者说是来“试错”的,这些挑战有的能一次成功,有的则需要反复去试验才能做到,时间跨度甚至是几年之久。
踏出第一步看到的就已经不是原来的风景。
3.给孩子成就感:积累自我效能感
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
“人必须要有一种自我效能感,才能应对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阻碍和不公,走向成功”。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能力的主观评估。
评估的结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动机。
如果孩子自我评估是积极状态,就有更大的内驱力,持久地做好这件事;
如果孩子自我评估是消极状态,结果大概率上是不能坚持直至放弃。
学习跳绳,能坚持从只会跳一个,练习到连续跳三十个;
学习打羽毛球,接不住球就不休息、打不准就不下场,失败一次就再训练一次;
练习轮滑,总摔跤总出错,眼圈都红了却依然坚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练;
自己想做的、喜欢做的事,原来就是需要经历坎坷才能做成。这些绝不服输的经历,一遍遍告诉孩子:
好像有希望啊;
失败只是成功前的正常环节,多尝试几次一定会成功的;
别人能做到的,我也可以……
孩子有这种体验,心理上才会产生并积累自我效能感。
可以说,自我效能感是孩子将来面对任何困难,学习中遇到任何难题,都能自我鼓励、开启有效行动的前提。
多积累成功经验,父母多给出认可,寻求榜样的力量,保持身体健康、情绪愉悦。
孩子越认为自己能做好一件事,做事的意愿就会越强烈,而这种意愿又会在一次次的成功实践中得到强化,形成正向循环。
04
所谓自驱,先得自信,然后才是上头。
自信从来不是和自己那些事儿,而是自己和世界的碰撞。
解决小问题获得小自信,解决大问题获得大自信。
在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的情况下,舍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选择、自己行动,勇于承担责任,在实践中去积累和修炼处理问题的能力。
除了分数,孩子于生活中见的事情多了,认知得到提升,确认自己的能耐、本事,把注意力放在自身和当下的成长,这种思维方式才能使孩子受益终身。
在网上看到过一首小诗:
我爱你。
如果前方有一条我曾经跌得面目全非的路,
而你却执意想要去,
我希望我爱你的方式不是拉住你、告诉你不能去,
而是给你准备好最耐穿的鞋子、备好雨伞,
告诉你第二个路口很滑,第五个街道有小偷……
去吧!
回来家里有饭。
是啊,愿孩子们都能找到自己的“执意”,然后勇敢大胆去闯,别担心,“回来家里有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