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妈心理一位妈妈分享的真实故事。
这位妈妈在儿子生病后,反思了孩子的求学过程和自己的心路历程,个中滋味能令所有父母感同身受。
对于普通人来说,学生阶段的努力拼搏是变得优秀的唯一途径,不进则退。因此,即使知道会让孩子失去很多童年快乐,但也还是没有勇气放慢脚步。
那么,学生时代的努力拼搏,真的是普通人变优秀的唯一途径吗?教育和成长,真的需要如此残酷,才能让一个孩子变优秀吗?
以下是作者自述。
01
记得孩子还在肚子里时,有个朋友就告诉我,孩子还是在肚子里好!当时我不明白为什么。
儿子出生后,我和老公尽心尽责,全程自己带孩子,小时候经常带他出去旅游,拍的很多可爱的照片。
上小学后,除了画画和书法外从没有上过其它的补习班,我希望孩子能快乐学习。
我自己是学英语专业的,上学时数学成绩也很好,我就亲自来辅导孩子。
可事与愿违,孩子从四年级开始就不好好学英语,我很着急,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我在辅导孩子时不像老师那样有耐心。
到了初中,刚开始孩子还很有自信,可成绩几次垫底之后,他就不主动学习了。
我和他爸爸很着急,他爸爸是老师,看到孩子这样不学习,非常生气,在家说:“自己一生好面子,而你在学校不好好学习,让我很没面子。”
本来表情讪讪的儿子,立马满眼通红,一低头,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说:“我再也不去上学了。”
说完扭头就进了屋里,还把门重重地关上了。
接下来,孩子早读课不愿起床,逼着他上学后,在班上对老师发脾气,弄得爸爸更难看了。爸爸说“成绩不好,脾气也要好呀。”
小学时他总是哭,爸爸说“男子汉怎么能动不动就哭呢?”
老师也批评他,在学校同学也曾孤立过他。
我当时只是想孩子也需要锻炼,遇到挫折,只是和孩子商量如何可以和同学老师搞好关系。
到了初中他的老师同学对他也不错,老师经常鼓励他,我发现他初一上学期每次上学都很积极,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他自己也有了自信。
可是到了期末考试过后,他突然说不想写寒假作业了,我当时没有和他一起找原因,只想让他完成作业。
看到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学习的状态,我和他爸爸更加焦虑了。
每天就盯着孩子上不上学、写不写作业这两件事,孩子脾气越来越差,一言不合就踢门,踢桌子,楼下的邻居都投诉了。
老师也反映他上课总是睡觉,作业不写,成绩越来越差。
看到孩子爸爸和孩子经常生气和吵架时,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寻求外界的帮助。
02
于是我在喜马拉雅听了默薇老师的课,她带领我们换个角度来看不学习的孩子,指出孩子不上学,他自己也是非常痛苦的,因为孩子才是真正的当事人。
我后来加入了妈心理的《打败厌学 提升学习动力父母成长团体》的学习。
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原来孩子考得差、脾气暴躁,并非偶然,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我们以前和孩子的沟通模式出现了问题。
我虽然在孩子上小学六年级时学过心理学,但我没意识到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是他的不良情绪受到了压制,没有排泄出来导致的。
我意识到我是一个当孩子心理没有能量时,还让他跑步的妈妈。
我的眼里没有了孩子,只有作业,只有上学。
孩子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只是在证明给父母看。
当有一天孩子发现,这种证明太累,自己再也无力支撑时,孩子已经患上严重的心理问题。
想起来平时虽然没有命令孩子做事,但经常是吼叫孩子。
比如吃饭时间到了,就喊孩子:“出来吃饭吧!”
他没出来,我就大叫起来,孩子也对我们大喊大叫,我就说他没礼貌,不自律,给孩子贴标签。
默薇老师在课上提到: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父母能够看见孩子的优点,不断给予肯定和鼓励,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相反如果父母只会给孩子差评,不断跟孩子说:
你这个笨蛋!
你脑子进水了!
怎么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你未来能做什么大事呢?
类似这样的话孩子听多了,那他渐渐就会认同,我就是个笨蛋。
因此他可能会自暴自弃,自我价值,就像一辆车的动力一样,动力小的车,遇到一点点的,坡度就上不去了。
但动力大的车就不一样了,再陡的坡,它都能够如履平地。”
原来不是儿子不行,是他生病了。
有多少孩子得不到父母和学校的理解,被赶着想学习机器一样前行。
我却忘了机器可以一天24小时随时充电满血复活,但我们的孩子却得不到充分的心理滋养和身体休息。
曾经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望子成龙,为潮流所裹挟,在剧场效应中,虽然知道站着看电影很累,但谁敢轻易坐下,如今却不得不停下。
03
弄清了问题的本质,我开始按照心理老师的指导,去调整自我,进而改善儿子的状况。
一、帮助孩子排泄负面情绪
听了默薇老师讲课,我知道当家人指责抱怨孩子时,孩子有了防御机制,回避我们说的话,我们应该主动走过去,用「问诊式沟通方式」询问不吃饭的原因,而不是命令,威胁,讲道理。
以前我们和孩子也讲了不少道理,可是没用。
通过学习,我知道孩子这个年龄段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很正常,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小时候有情绪的时候我们没有及时引导,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和孩子的情绪表达方式出了问题。
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可以允许孩子发泄,让孩子把不舒服的感觉发泄出来,等孩子平静了,再和孩子讨论一下整件事情,比如孩子愤怒的原因,以后遇到类似事情可以怎么做。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把他的情绪语言化,比如“妈妈看到你比较愤怒,妈妈看到你很着急”,等等,而不是埋怨他不好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孩子可能也会用同样的语言表达情绪。
二、将学习的责任归还给孩子
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孩子,是唤醒它内驱力最基本的条件。
当孩子可以决定怎么学、学什么的时候,它的自主权其实也就释放出来了,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对“自己做主”这件事毫无抵抗力,只要能自己说了算,他们内心会倍爽。
实际上,放手对于父母来说是一件挺难的事,因为防守的刚开始阶段,孩子会很放纵的玩手机,作业每天都拖到很晚。
看到他放纵的样子,我很像上去提醒他,但还是忍住了,只是和他说:“玩完了,记得写作业哦。”
一开始他也不听,但过了2周,他开始玩着玩着,就停下来回房间写作业。
我赶紧夸赞他,他却“高冷”回复:“我只是玩累了”。
看着他嘴硬的样子,我却开心地笑了。
现在我家里已经没有争吵和抱怨声了,孩子也主动把他开心的事和我分享,这是好的开始。
我知道我需要继续学习,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真正的幸福不是别人送的,而是自己努力争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