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家庭有这种特征,最容易养出童年缺爱的孩子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提到爱与幸福,我们的脑海很快就会勾勒出一幅完美的照片: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美好的时光,一边玩闹,一边微笑。

照片中的父母竭尽全力为孩子提供温暖的家,让孩子丰衣足食,尽可能地陪在孩子身边。

但在这样一幅景象里,孩子却有可能是孤独的,他们甚至会说:“我的父母从未爱过我”之类的话。

为什么一个看似幸福的家庭,最终养出了一个内心孤独、缺爱的孩子?

爱是一种感觉,如果一个人感受不到爱时,他可能遭受过一些无意识的伤害,比如:情感忽视。

聊起孩子受到的伤害,人们第一反应是孩子受到的那些身体上的暴力对待,或者他人的嘲笑、责骂、贬低等等,而情感忽视是一种更为隐蔽、不易被发现的伤害。01.什么是童年的情感忽视?

情感忽视是美国心理学家乔尼丝·韦布提出的概念,她在《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写道:

“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家长都有过让孩子失望的教育失误。但真正有害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忽视,对孩子情感需求一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在一个完整、完美的家庭,孩子确实得到了很好的照料,没有打骂,鲜少发生较大的冲突,孩子却可能非常缺爱。

简单来说,即孩子没有得到足够多的关注,家长没能对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足够多的支持和回应。

当孩子需要父母的安抚、安慰时,他们要么不在身边,要么情感上没有与孩子在一起。

情感忽视藏在父母的“不作为”当中,而不是“作为”当中。

比如家长没有耐心看一眼孩子精心画好的画;孩子倾诉时,他们总是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孩子开不开心,他们从来不放在心上……

家长的“不作为”,阻碍了孩子用健康的方式释放情绪、感受。

情感忽视有一些明显的表现,我们简单地总结了几点:

① 直接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不在场或是无回应(孩子不被回应)

没有时间陪伴孩子;

早早地要求孩子自立;

陪伴孩子玩耍心不在焉,玩手机、打游戏;

忙的时候会赶走孩子,让他别来烦你;

孩子犯错了,想给他点教训,几天不理他

……

② 否认或者批判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不被理解)

当孩子受了委屈,他们会让孩子反思,并指责孩子的脆弱;

孩子哭泣会被视为一种无能的表现;

对孩子的痛苦不屑一顾,常常会说:“这有什么好难过的?”

不能对孩子出现的种种情绪表示理解和包容;

……

③ 对孩子某一方面足够关注,比如学习、未来,疏忽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心理支持,不重视孩子的感受(孩子不被看见)

他们很难容忍孩子的失败和错误,总认为孩子还不够好;

他们很少察觉、过问孩子的真正的情绪;

他们会对孩子说:“你的任务是学习,你不要想些有的没的。”

他们对孩子的爱和赞扬都是有条件的;

…….

读到这里,父母可能开始自省和担忧,其实,养育孩子,父母无法避免偶尔出现以上这些情感忽视行为。

我们要警惕的是,长时间重复的忽略模式。

一个孩子如果总是被父母忽视,孩子感受到的,是深深的“被拒绝感”。

他们觉得父母并不在乎自己,然后开始自我怀疑:是不是我不够好,不值得被爸爸妈妈在意。

02.情感忽视带给孩子的伤害

情感忽视带给孩子的伤害往往是长期、不易被察觉的,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孩子成年后的生活。

一位粉丝朋友曾经留言说起她的故事。

年幼时,她的家庭条件不好,爸爸外出打工,妈妈一个人拉扯她和弟弟长大。

因为是个女生,又是姐姐,所以她从小就被要求要懂事、要节省、要帮妈妈照顾弟弟。

事实是,她也做到了,几乎很少让妈妈为她操心,也没乱花过一分钱。

小学五年级那会,同学之间特别流行闪闪的蝴蝶发夹,几乎是女生之间的“热门单品”。

她太想拥有这样一只漂亮的发夹。纠结了很久之后,小心翼翼地向妈妈开口。

但妈妈却说:

“你不要总顾着自己开心。”

妈妈的这句话,让她瞬间羞红了脸,那种无地自容的感觉,到现在都铭记于心。

这种被妈妈拒绝的感受一直让她感到痛苦,从那之后,她再也没有直接表达过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很多年后,她意外地在一个小店里看到了当年的同款发夹,不自觉地红了眼眶。

这种在童年被忽视感受的经历,很多人都曾经历过,有的伤痕被时间抚平,有的伤痕却永远难以愈合。

乔尼丝·韦布说:“(遭受情感忽视的人)他们一直纠结在悲伤、焦虑或是生命的虚无感中。

他们无法表达这些,也找不到解释。这些经受过情感忽视的人通常知道怎么去满足他人的需求。

他们清楚在社交中他人对自己的期待。他们内心煎熬,无法识别并描述到底他们的内在生命体验中哪里出了错,他们又是如何受到伤害的。”

当孩子遇到了来自家长的情感忽视,便产生一种被拒绝的感觉,内心充满恐惧和不安,从而怀疑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逃避自己的需求,甚至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如果把孩子所有的感受和需求比喻成一颗球,当它缓缓滚向父母时,没有被接住,反而原封不动地被踢了回来。

父母这种忽视,对于孩子来说,宛如被关在紧闭的小黑屋,孤独又绝望。

这就是一种深深的缺爱的感觉。

03.缺爱的孩子与缺爱的父母

情感忽视带来的伤害,孩子难以察觉,父母本身也难以察觉,因为父母也可能只是在重复自己曾经历过的教育模式而已。

有的家长也会有过这样的感觉与体验:

和亲人感觉不亲近,甚至有些疏离;

不在乎自己的感受,不太会主动提起自己的需求;

不会表达爱,当他人表达爱意的时候,感觉不适和陌生;

总是很难快乐……

这是因为家长在他的童年里也遭遇过诸多的情感忽视。

上一辈的教育,往往有着更多的局限性。他们在养育的时候,对孩子生理需求的重视,远远高于对孩子的某些情感需求的关注,教育方法也更加简单粗暴。

这自然导致了很多人在长大后无视自己的情绪,孤独感一直萦绕在他们的内心,回溯自己的童年和经历,甚至找不到可以责怪的人,也找不出原因。

当他们自己成为父母时,即使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全心全意地为孩子付出一切,但是在亲子关系上,也会走上一辈同样的路,无意识地把“有害”的相处模式传递给自己的孩子:不太明白如何接住孩子的情绪,如何重视孩子的感受。

所以,那些缺爱的孩子,长大后大概率也变成了不会爱的父母。

这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代际创伤理论,家庭创伤经历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下一代。

04.告别情感忽视,真诚对待孩子的感受

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人在什么地方?”小王子终于又开了腔,“在沙漠上,真有点孤独……”

“到了有人的地方,也一样孤独。”蛇说。

在家庭关系里,不被关注才是最深的孤独,

如果你察觉到了你对孩子的这种“冷漠”,做好这三件事:

1. 重视自己的情感需求

正如前文所说,很多家长也是情感忽视的“受害者”,想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请先试着正视自己过去曾经受到的伤害,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

不懂怎么自我关怀,怎么去关怀别人呢?

家长懂得治愈自己,才能治愈孩子。

2.练习对孩子情绪的觉察和回应

观察孩子,用言语描述孩子的情绪感受,接纳孩子的情绪,不轻易责备孩子的情绪。

哪怕是那些你无法满足的需求,你也可以抱着孩子,拍拍他的背,听听他的倾诉;你还可以告诉他:我知道你很委屈,我会陪着你。

家长积极的回应是为了让孩子明白,我们对他情感的重视。

有人理解孩子的感受,他就不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3.请多多表达对孩子的爱

作家林清玄说:“光是充沛的爱还是不足的,与爱同等重要的是努力的实践与真实的表达,没有透过实践与表达的爱,是无形的、虚妄的。”

爱需要表达,爱需要行动,在孩子面前,多展现你的温情、爱意和尊重。

每个孩子都应该清楚地明白:自己是被父母深深爱着的。

总有家长说:“天底下哪个父母不爱孩子?”

遗憾的是,生活中有着太多缺爱的孩子。

爱孩子是本能,但爱意被好好地传达,却需要智慧。

愿每一个父母,给予孩子的爱,都能被接收到;

愿每个孩子,都能被爱滋养。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家庭有这种特征,最容易养出童年缺爱的孩子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