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朋友被儿子怼的没脾气了。初一的孩子朝她歇斯底里地吼:你为什么事事都要管我,你说过初中不管了,你根本做不到,就会说我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不好。
每天学校里已经很累了,你也不心疼我,回来看我这儿不顺眼,那儿不争气。
我上学比你早,放学比你晚,你还要怎样,回来不是要求这,就是要求那,有本事你要求同事,要求你领导啊,和他们发脾气呀,在单位忍气吞声,回来就知道训斥我,欺软怕硬,我到底是不是你亲生的。
朋友当时瞬间无语了,我原本的想法是纠正他的错误行为,提醒孩子改正。
事实上孩子并没有接收到妈妈的好意,孩子只觉得父母在挑刺,在骂他,看不上他,所以才会觉得不是亲生的。
02
著名医学博士,精神科主任刘亮说:我们中国人有一个核心的误解——最亲的父母和孩子之间,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很多中国人都认为:我为你好,我才说重话。我在外面对外人客客气气,但是家是安全的港湾,我回到家,想怎么发脾气就怎么发脾气。
我经常对有这样误解的家庭说:“其实反了,家人才是我们一辈子的陪伴者,对家人要客气一点;对外人,看不惯哪个同事就怼两句,大不了就不相处,谁都不用买谁的账,但是对家人不能这样。”
所以这可能和我们传统文化的观念有些不一样。
现在很多青少年,特别是00后,都有一个核心期待:我父母在外面客客气气的,怎么回到家一见我说话就不耐烦?我希望他们把对外人的态度和对我的态度能颠倒过来。
03
中世纪的时候,一位骑士在晚宴上被领主训斥了,晚宴结束后,他怒气冲冲地回到自己的庄园,对没有及时迎接的管家大发脾气。
管家心里也窝火,回家后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把自己的妻子骂了一顿。
妻子受了委屈,正好看到儿子在床上蹦跶,上去就给儿子一耳光。
儿子莫名其妙地挨了一耳光,心情极度糟糕,一脚把正在身边打滚的猫咪踢了个跟头。
心理学家用一则小寓言描绘了一种典型的情绪传染链——人的糟糕或者不满的心情,一般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
最终,无处发泄的最弱小者便成了牺牲品。也就是著名的心理学效应——踢猫效应!
加利斯梅尔曾通过实验证明:只要20分钟左右,不良情绪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传染给别人。
在孩子面前,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可能成为他们认知世界的镜子。
我听说过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罗辑思维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脱不花在她得知自己怀孕的那一刻,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家里又多了一个“房客”,而且一住就是十八年。脱不花把自己即将要生下来的孩子比喻成“房客”,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父母应该拥有的心态。
孩子不是我们的延伸物,也不是我们的产品,更不是我们必须要控制的一个对象,他就是我们一个长达十八年的同宿舍的舍友。
我们会陪孩子走过人生最重要的一段,给孩子提供最关键的帮助。但是,孩子是孩子,我是我,我们是两个平等的人。
以客相待,意味着我们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会轻易地对他们发火或贬低他们。
我们会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认真地回应他们的问题,就如同对待尊贵的客人一样。
这样的相处模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也学会自尊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