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回到过去,重新选择学习的方式,我一定不会浪费这么多时间。”
这是许多孩子在高考前最后一刻的感叹。回头看看12年的求学之路,他们发现,原本可以做得更好。
一位有20年经验的资深班主任,精简再精简,用四条忠告总结了学校和学习相关的真相。这些真相,或许会帮孩子少走弯路。
01
真相一:作业冗余多,效率低
作业是冗余的,是指老师实际上布置了超过学生需要的作业。
理论上而言,最好的方法是针对每一个孩子的情况,准备个性化的作业。然而这一点集体教育的情况下没有可能。
那么老师只能在准备作业题目时,第一覆盖全面,第二有足够的重复度,第三有足够的难度梯度。
有些作业是浪费时间的“水题”,有些关键题目却可能没时间精做。
怎么办?知道了这个真相,那就要一定要学会甄别,哪些作业(题)是对自己有更大价值的。
大家都做作业,但理解了这个真相的人就可以将注意力主动分配,在大价值的题目上花更大的功夫。
既然现在的教育方式不能给我们效率,我们就要自己给自己效率。
02
真相二:老师只能关注少数人
我附近的一所学校,初三年级的老师一般早上7点前到校,晚上7点左右才能下班,一天在校时间超过12个小时,复习试卷当天就要批改结束,意味着可能要加班。这种工作强度,老师和学生一样,都是精疲力尽。
因此,一个班级40多人,老师,特别是非班主任的任课老师,关注的学生的人数不可能很多,精力不够。
特别是要靠尖子生突破升学率的学校,老师只能更加关注优等生。
竞争不是要等到中考、高考才是,进学校的第一次考试就已经开始了。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就是学校中的“马太效应”,越向前,得到的关注和资源就越多。
怎么办?知道了这个真相,更要择善而从,树立一颗上进的心。
不要不平衡,力争上游的人,才会越跑阻力越小。
03
真相三:自学是高年级唯一出路
小学一节数学课,教材上是插图比文字多,课堂就讲一个知识点,反反复复教,再怎么也就会了。
小学知识只占基础教育知识的3%,要花5-6年的时间。
到了高中,一节课要完成基本概念、概念应用、多个概念综合等等大量内容的讲解。
没有人等你,没有人给你讲第二遍。
课前要预习,听课抓关键,课后要消化,这些都是自学能力。这方面没有习惯和能力基础的,高一一上来就“露馅”。
怎么办?知道了这个真相,“自学”这件事,越早开始锻炼越好。
即使上课要听老师讲一遍,之前自己也要先学一回。我们不算小学,初中也有整整三年时间来锻炼自学能力,千万不能虚度光阴。
04
真相四:学习的最大杀手
越往高年级,节奏越快,时间越宝贵。在一所学风不错的学校中,孩子很少因为贪玩、偷懒而浪费学习时间,大多学习效率不高的原因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内耗。
自我内耗比如无法妥善处理学业压力,自信不足,不敢躺平,又不知如何进步。久而久之,陷入情绪内耗的陷阱中。
关系中的内耗比如青春期孩子之间相互的好感,女生之间有时候会一会儿好了一会儿不好了这种矛盾,这都是成长的一部分,但有的孩子就会把这些发展成自己的心理内耗。
怎么办?知道了这个真相,就要从小帮助孩子建立处理情绪负担的机制,比如和家长沟通、写情绪日记;要对一些挫折“脱敏”,学会给自己积极暗示,建立自信心。
和他人相处方面,要么大大方方处理各种关系,要么避免不必要的社交关系,专注自己的成长,总之不让这些成为心理和情绪的负担。
高效的人往往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总能快速斩断内耗,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教育是一场长跑,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更聪明地跑好这场马拉松。
这些教育的真相,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无奈,但也提醒我们:主动权始终在自己手里。
学会选择,找到真正重要的事情;
提前培养,帮助孩子掌握自学的能力;
管理情绪,不被内耗牵绊。
……
希望未来有一天,孩子回顾12年的求学之路时,会感激自己做出的努力,而不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