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父母的焦虑和痛苦,处在拧巴摇摆的状态。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面临中高考的时间节点,这种状态更是变化无常。
一会相信孩子,一会又怀疑。口口声声说,接纳孩子,过不了两天,看到孩子的一些行为,我都接纳你了,你怎么还这样,又开始不接纳。
不管孩子状态如何,父母先要做出选择,我选择相信孩子,那就彻底信任孩子,不管老师同学亲戚朋友怎样去干扰你,你都坚定的相信孩子,你的心就这样牢固的安住。
我们说伤筋动骨需要疗养100天,就算做个小手术2周才能拆线,拆线之后还需要慢慢恢复。啥时候能恢复到以前的身体状况看个人体质。
为什么到心理成长,我们就等不了,希望立马就好,而且一旦出现心理疾病,那也是长期积累的过程。
我们听到一句俗话,得病容易去病难,不是去病难,而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父母要稳定,要成为家里定海神针,谁和孩子关系好,谁来抗大旗。
我曾经分享过孩子小时候口吃,持续了好几年,所有人都不相信孩子,就我一个人顶住,选择信任孩子,无论谁给我建议,我都不会动摇,包括他爸爸焦虑,我依然坚定,孩子思维语言跟上一定会好 。三年级之后就不再口吃了。
02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父母的这种纠结与“自我效能感”以及“社会比较”密切相关。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在育儿中,父母一方面基于对孩子天然的爱与期望,内心深处相信孩子具备成长和进步的潜力,这是一种源于亲子本能的积极自我效能感投射。
例如,当看到孩子在幼年时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快速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如学会走路、说话等基本生活技能时,父母会由衷地相信孩子有无限可能。
然而,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社会比较”又常常冲击着这份信任。内卷的焦虑,让父母无处安放 。
比如在学校环境中,孩子的学业成绩成为了家长们相互比较的重要指标。
当看到自己孩子的成绩不如其他孩子时,父母可能会不自觉地怀疑孩子的学习能力,担忧他们在未来的升学、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这种“不相信”并非完全否定孩子,而是在社会评价体系的参照下产生的焦虑与动摇。
还有来自老师方面的评价,你站在老师的角度想,老师当然希望孩子服从管教,希望孩子成绩好,希望孩子不要搞特殊,经常请假,那是一个集体,每个孩子都如此,老师也没精力讲课。
但是作为父母的角度,你要和孩子站在一起去面对孩子遇到的困境,而不是把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当成唯一标准。
03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无条件积极接纳,即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发展。
但在实际生活中,父母往往会受到自身成长经历、社会价值观以及家庭期望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到接纳。
这种纠结的心态对亲子关系和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长期处于父母“相信又不相信,接纳又不接纳”的环境中,孩子容易产生自我认知混乱。
他们可能会过度依赖外界评价来判断自己的价值,缺乏内在的自信与安全感。
例如,一个孩子在父母不断质疑其学习能力的情况下,可能会逐渐失去对学习的热情,产生厌学情绪,或者即使努力学习也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而非出于自身对知识的渴望。
那么,父母该如何化解这种纠结呢?积极心理学提供了一些思路。父母相信孩子,学会关注孩子的优势与积极品质,通过鼓励和肯定来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花有花期,孩子成长也有周期,在这个周期里,孩子可能处于低落状态,下一个周期孩子又可能潜力爆发。
所以父母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心稳,环境就稳,在稳定的环境下,孩子就会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