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初三的孩子,不少家长都深有感触,曾经那个依偎在身边、乖巧听话的宝贝,好像一夜之间就变了个样。
变得冷漠了,脾气也暴躁起来,还格外自我、叛逆,这让家长们常常陷入苦恼之中。
但大家要知道,这其实是他们心智在成长的表现。
以前,孩子放学回家总会叽叽喳喳地跟爸妈分享学校里的各种事儿,可到了初三,一回家就径直走进自己房间,把门一关,爸妈主动搭话,得到的回应也常常只是简单的“嗯”“哦”,显得特别冷漠。
其实啊,这孩子就是进入了自己的思考小世界,他开始思考未来要考哪所高中,自己的兴趣爱好到底该怎么发展,在还没捋清楚这些的时候,就不太愿意和家长多说,只想先在心里默默琢磨呢。
邻居家的初三娃,有次周末在家写作业,本来就被作业量弄得挺心烦的,这时候妈妈进去问了句“作业写得咋样啦,要认真点呀”,结果孩子一下子就火了,冲着妈妈大喊“别唠叨了行不行,烦死了”,把妈妈弄得又委屈又惊讶。
可仔细想想,孩子在学校里每天要面对好几场模拟考,各科老师也不断强调着中考的重要性,压力像座大山一样压在他们心头,情绪的弦一直紧绷着,这时候哪怕一点点的“刺激”,都可能让他们的脾气瞬间爆发,通过这种暴躁来释放那些压抑许久的压力,这也是情有可原的。
还有自我和叛逆的情况也挺常见。
我同事家的孩子,初三了,爸妈想着给他报个课外辅导班,提升下薄弱学科的成绩,可孩子就是不同意,非要按照自己的计划,利用课余时间去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练习绘画,说这是自己的爱好,不能放弃。
爸妈怎么劝都不听,觉得孩子太任性、太自我了。但其实呀,孩子是在努力追寻自己所热爱的东西,想要通过坚持自己的选择来证明自己长大了,有能力去决定自己生活里的一部分事儿了,这正是他们在青春期建立自我认知的一种探索。
初三这个阶段,孩子们身体快速发育,心理上也步入了敏感复杂的青春期。
他们面临着升学的巨大压力,内心世界又在不断扩张、变化。
那家长该如何与初三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呢?
其一,给予充分尊重。
和孩子交流时,要把他们当成平等的个体,不要总是以命令的口吻说话。比如讨论报辅导班这件事,家长可以先问问孩子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听听他对于提升成绩有什么打算,再提出自己的建议,共同探讨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其二,学会耐心倾听。
当孩子愿意开口说话时,不管说的是学校里的趣事还是烦恼,家长都要停下手中的事,认真去听,用眼神给予回应,适时点头表示理解,不要中途打断或者急着去评判对错。像孩子分享同学间闹矛盾的事儿,家长耐心听完后再温和地给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孩子下次才更愿意倾诉。
其三,控制自身情绪。
即便孩子脾气暴躁了,家长也要保持冷静,避免陷入争吵的漩涡。如果孩子冲你发火了,先深呼吸冷静几秒,等孩子情绪稍微平复后,再平和地去沟通,问问他是不是压力太大了或者遇到什么烦心事了,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包容和关心。
其四,选择恰当时机沟通。
不要在孩子正忙着写作业、情绪不佳或者刚起床、临睡前等容易烦躁的时候强行开启话题。可以挑个轻松的周末午后,一起出去散步时,自然而然地聊起来,这样孩子也更容易打开话匣子。
总之,作为家长,我们要试着去理解这些变化。
不要一味地指责他们的冷漠、抱怨他们的脾气,而是要耐心倾听他们偶尔吐露的心声,尊重他们想要独立的意愿,给予他们恰当的引导和支持。
让我们用爱和包容,陪伴初三的孩子们平稳度过这个特殊又重要的青春期,看着他们心智不断成熟,向着美好的未来一步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