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跟朋友吃饭,听她说青春期儿子的变化,甚是无奈和心酸。
她说儿子上初一后像换了个人似的,突然变得很沉郁:
一回家就把房门紧锁,不允许父母过问学习事情。需要签名的内容,一律盖着内容或分数,只留出拇指大小的位置供她签名。
有时候不想吃她做的饭,就自己煮自己吃,吃完就回房。
亲子之间过得连“室友”都不如……
我发现,当一个妈妈把注意力过多放到孩子身上,不是孩子疯掉,就是妈妈疯掉。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你把注意力过度放在孩子身体或者学习上,每一次和孩子较量,都得被她气的心肌梗塞。
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真的要调整思路,不然真的要疯了。
02
都说青春期孩子特难搞:你不知道哪句话、哪个动作会让孩子歇斯底里崩溃的不单是孩子,还有逐渐步入更年期的妈妈。
青春期,是父母和孩子一起经历的考验和蜕变。
一、学会转移注意力
有位家长说,从6年级下学期开始,女儿就开始慢慢独立,独立完成作业,独立做自己的事,这是好事情,但也开始慢慢跟她沟通少了,觉得孩子什么都不说。
于是各种担心,担心孩子学坏,担心孩子成绩问题,担心孩子心理压力。
一问,孩子就特别敏感,以为是对她不信任或不满,否定她的努力、实力,搞到亲子关系十分紧张,天天对峙的状态。
后来慢慢调整了自己,什么都没有主动去问孩子,就一直默默地观察,做到“心中有数”。
父母把价值感回流给自己,让自己活得精彩,亲子关系就会越好。
而越恐惧、越焦虑、越催促,越是对他好,亲子关系越糟糕。父母越爱孩子,越是要走向分离和告别,所以爱孩子的方式就是不断的退出和告别的艺术……
父母要拿得起放得下,进退自如,能稳住自己的内心,接住孩子的情绪,不跟自己较劲,更不跟孩子较劲。
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照顾好自己的心情。
多关注自己,关注工作,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我发现,不把注意力过度放到孩子身上,矛盾确实减少了。
二、孩子该吃的苦头让她吃,不要太心疼孩子
只要不是特别影响孩子的大事,在小事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该孩子吃的苦,父母劝了,尽力了,还是不听,就自己吃吧。所谓吃一堑才能长一智。
你越心疼孩子,孩子越弱,越娇气!
我以前有个同事,孩子初中住宿,一星期才回来一次。
她隔三岔五,不是送汤水,就是送作业,送外套,反正挺忙的!
我和她说,就因为她知道你会给她送,所以才不当回事!
她说,不送又怕孩子不高兴,作业没带怕被老师批评,没汤喝又怕孩子身体熬不住!
其实,你越心疼孩子,孩子越弱小,越娇气,越不会正确处理问题!
而且会造成孩子思维方式的单一化,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去解决,而是叫妈,这种思维方式会让孩子变成妈宝,永远长不大!
有些事情必须让孩子自己去面对的,有些后果必须要孩子自己承担。
三、不要反反复复跟孩子讲道理
在教育过程中,不少父母明显感觉到凭“讲道理”,孩子已经听不进去了,甚至还有顶嘴,逃离或叛逆…可父母却停止不了。
你越说,他越不高兴。
家长要知道,如果你只是一味地讲道理,很容易忽略孩子的内心需求。就像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他们正处于自我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的讲道理方式,很可能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一百次的直接命令,都不如一次的真切感受。
每次都只是说说,并没有让孩子明白,到底做了不允许的事情,结果是怎样的,又要承担什么后果?
少说废话、适当建议,青春期的孩子很多大道理都懂只需要引导方向,告诉孩子有任何问题会一起承担即可。
写在最后:
如果你也有一个青春期孩子,不妨像我一样,心大一点,不要太在意孩子,该放松就放手,不确保孩子一定优秀,起码自己能健康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