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钱志亮:幼儿家庭阅读引导策略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阅读的引导方式、方法、策略都是不一样的。

孩子满周岁后,家长就可以每个月带孩子到实体书店,给孩子买一本绘本,从一开始的大人引导,慢慢过渡到让孩子自己选。

每本书买回来爸爸都要坚持陪读四遍,妈妈也陪读四遍,这是最起码的八遍。

在任何时候,如果孩子拎着书让家里任意一个人陪他读,那个人都要随时放下手中的事情给他读。

哪怕是读一百遍,也要不厌其烦地陪他读。因为对孩子来说,每一遍都有新的积累:或语气、或词汇、或句式、或情境、或色彩、或布局……陪他读的每一遍都是有价值的。

给孩子每月买书的习惯请持续到高考结束,孩子读过的书,家长一定也要读,这样亲子才有共同语言,任何时候沟通都有话可说。

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带着孩子一起读的遍数可以适当减少到2遍,以便他有更多的时间自主阅读他自己喜欢的书。

上学以后孩子家人不必陪读了,但孩子读的每一本书,家长也坚持一定要读过,这样可以寻找共同话题——亲子阅读共成长,精神陪伴更加亲。

这样亲子之间永远不缺闲聊的话题,永远都有“共同的语言”。

01

小班阅读引导方法

孩子上幼儿园小班了,家长请每天给他讲个故事。

让孩子搬来个小板凳端坐在家长的对面,彼此视线平视,当家长给他讲故事的时候,要求孩子的眼睛必须看着家长的眼睛,家长必须对他有此要求:学会注视、学会聆听

小班是学会聆听的关键期,因为幼儿园里老师一对多,讲课的时候不可能总是看着某个孩子,但是孩子必须坚持看着老师,这是最重要的听觉态度(注视习惯)培养关键期。

在幼儿园老师不可能一一指出谁没看老师这儿,但是在家里,家长可以通过这种训练培养孩子眼睛看着说话人的注视习惯

不要到孩子上学以后不会听讲、上课的时候东张西望、课堂听课效率低的时候抱怨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之间的差距,第一步就在于小班的时候家庭有没有听讲故事注视习惯的经历。

听完以后一定要问孩子五个问题:谁?什么时候?在哪儿?发生了什么?结果如何?

如果孩子答不上来,重新讲一遍,这样确保孩子听故事的时候“过脑子”,也就是“用心”在听,而不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冒,你说搞笑不搞笑?!”

提醒大家:从上幼儿园开始,每天的家庭故事时间实质上是相当于在家里上课,面对面、一本正经地端坐着,一对一,平视,而不是躺床上把孩子讲睡着的催眠。

02

中班阅读引导方法

到了中班,不仅是讲故事了,而是开始读故事。孩子端坐在大人对面,眼睛看着大人,用心听故事。

这时的家庭亲子阅读与小班相比,出现了两个变化:一是学习方式,二是语言形式。

1.学习方式的变化

小班时讲故事,家长记住了故事内容,所以在讲的时候,家长的眼睛是一直看着孩子的,如果孩子的眼神飘离,家长随时“抓”回来,孩子有“被迫”被动学习的充分条件。

而中班时家长读故事,家长的视点聚焦在书上,不再一直盯着孩子了,但是还需要求孩子眼睛能自觉地一直盯着大人,孩子必须刻意看着大人,指向并集中到听故事上来,刻意克服“无意注意”的分心。

所以,家长从讲故事到读故事的过渡就是孩子由被动学习走向自主学习的开始,即学习方式的变化。

一个孩子将来在学校课堂学习是否有效率,中班时期的这个训练非常重要,否则孩子将来听课“溜号”、东张西望、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听一点漏一片,根源都在于此。与“别人家孩子”拉开差距的第二步,就在有没有一直看着给你读故事的人,即听觉注意力能否集中。

2.语言形式的变化

讲故事是口语,读故事是书面语。中班是孩子从口语向书面语转化的关键期。

书面语语法严格,用词文雅,句子较长,结构严谨;它是用文字的形式来传递人们的思想、观点等信息,要求句子结构完整、严谨,符合语法规则,行文规范,在恰当地传递信息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修辞效果。

中班孩子的家庭阅读是书面语的词汇、语法和格式积累的重要过程,为孩子将来的文字阅读与写作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注意,读的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词,孩子可以打断要求解释,但解释完了需要把这个完整的句子再读一遍,便于他真正地理解词意——毕竟词汇的积累也非常重要。

家长读完故事或新闻以后,一定要坚持问孩子5个问题:谁?什么时候?在哪儿?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同时需要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或新闻的内容大致复述出来。

通过问这5个问题,一方面是检验孩子听故事的时候有没有用心,另一方面是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听课时眼睛能总是盯着老师?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三年级以后语文能遥遥领先?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能把故事演绎得绘声绘色?幼儿园中班的家庭听读故事是关键。

小结一下,中班的几个关键期:听觉注意力的关键期、书面语发展的关键期、词汇积累的关键期、语法积累的关键期、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期。我们常说:人生差距始于学前,学前关键在中班。

03

大班阅读引导方法

到了大班,家长必须把孩子抱在怀里,用手指头以词为单位指读故事

一开始,孩子是不愿意让家长指着读的,因为这个对他来说,又要动眼睛,又要动脑子,很累。过去都是家长给他读,他用耳朵听就行了,不用眼睛看着。

告诉孩子,上学了,阅读必须有这么一个过程。

家长必须坚持,这是幼小衔接中所说的“识字前准备”,那些高频字和词不经意之间就被孩子记住并认识了。

反复这样地指读,高频的字词反复出现,孩子慢慢熟悉了,就会将字词和发音之间建立联系,也就是“前识字渗透”

我们不是特意教孩子认字,而是不经意之间通过每天的阅读渗透了一些高频字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坚持做的家长会发现,不知不觉中孩子在上学前认了好多字!

指读更重要的是阅读眼球运动方式的准备:逐字逐词逐行扫描,需要两个眼球周围共12条肌肉共同协调运动。

这样才不至于将来读书的时候出现破词破句、丢字添字、丢词添词、跳行串行的阅读障碍问题。

孩子大班的时候,家庭需要训练他以词为单位视觉水平扫描式移动,为将来的阅读练习眼肌(每个眼球周围有6条肌肉,包括4条直肌、2条斜肌,阅读是12条肌肉同时协同活动的一个过程,某一条肌肉“偷懒”或“抽疯”都会导致阅读障碍)。

通过手指指着阅读,养成眼睛平行横向移动的运动定势,打好阅读时眼球运动习惯的生理基础。

读完以后,一定要让孩子回答小班和中班5个问题的基础上,增加回答“对你有什么启示”,好比小学语文老师常说的“中心思想”。

如果能回答出来,说明这个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而是用心关注了内容,在思考、在积累。关键是能跳出具体内容概括、思考,其本质是一种思维训练。

最后,再让孩子尽量用故事的原话把故事复述一遍。这个过程既训练了孩子的听觉记忆力、积累了词汇,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04

入学前就能阅读的孩子更爱看书,爱看书的孩子各方面的积累会更多,连数学应用题的读题能力都胜人一筹、外语翻译的句子也更通顺,甚至做到信达雅。

阅读贵在坚持,每天坚持读一篇。开始家长可以把故事选得短一些,后面慢慢加长。

关于阅读的一些忠告:

每次都在愉悦中开始阅读,需要具备良好环境和氛围;

养成习惯,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来读故事;

鼓励孩子参与,哪怕是请孩子帮忙翻页;

鼓励孩子建立一个自己的阅读档案,哪年哪月哪日读过哪些书;

要时常调整读物的长度和主题;

读完应该留有时间与孩子讨论,问那5个问题;

爸爸在阅读中的努力很重要,帮助孩子控制情感、控制行为;

每次都从书名、作者名开始;

养成带孩子去书店的习惯,让孩子有一个挑选的过程;

养成去图书馆的习惯,每个星期抽出一定的时间去图书馆,使得图书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点个【赞】,愿阅读成为孩子一生的朋友。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钱志亮:幼儿家庭阅读引导策略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