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总爱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但现在的孩子教育,看来都要从娘胎里卷起了。
如果你真心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等进了小学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暴击”:班上其他的孩子说不定都已掌握了基础知识,而老师们也都默认了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你家的孩子可能从一开始跟不上。有人形容这是“断崖式”幼小衔接——“幼儿园纯玩,快乐无边;进小学一夜暴击,苦海无边”。怎么办?无数家长迫于现实都选择了“幼小衔接课外班”:好歹让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学点拼音、汉字和算数,总好过事到临头两眼一抹黑。这就是为什么近些年有关部门三令五申治理“幼儿园小学化”,严禁“在学前教育阶段超前引入如识字、算术等知识学科教学”,却收效甚微,因为对家长来说,“减负”如果不能阻止有人“抢跑”,那么到头来只是让自家孩子在竞争中陷于不利境地。
我很理解这种困境,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也亲身经历过。我们家里一贯放养,到幼升小之际,一位同学家长得知我们从未让孩子上过什么课外班,脱口而出:“你们这样怎么行?”那神情,俨然我们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父母。
对这些家长来说,孩子教育就像一场军备竞赛:他们实际上也未必想参加,甚至苦不堪言,却又无法或不敢退出,那与其说是为了让孩子成为赢家,倒不如说是害怕成为输家。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自己和孩子都是受害者:要不是现在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体制这样断裂,自己又何必费心费力费钱地去逼孩子?
然而,幼儿园教师其实也叫苦不迭。一位从事学前教育十多年的幼儿园园长说,她这些年见了太多焦虑的家长,总想让自家孩子“多学点”,压力就给到了老师,然而问题并不在于幼师教得多还是少,甚至也不在于幼小衔接不上,因为很多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卷了。按照规定,公办幼儿园教育只能以游戏为主,但家长可以送去民办的,那儿更能回应家长的需求,往往有教应试能力提前的。现在孩子数量也在减少,为了留住生源,幼儿园的内卷也在加剧,既要应对主管部门各项检查压力,又要应对家长的种种要求,以至于幼师长期处于左右为难的巨大压力之下。幼师薪资不高,投身这一行的多是出于热爱,有谁不想教好孩子?问题是到底怎么教才算好?
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所有人受困于这一局面,那我们就很难单单归罪于某一方。表面上看,现在的“幼儿园小学化”是当下“幼小衔接”出现了问题,然而如果我们拉长时间尺度来看就会发现,早在当下的教育制度建立之前,中国社会就已经是这样了。
熊秉真在《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一书中发现,在长达一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的童蒙教材不断更新、细化,对孩子的教育抓得越来越紧:
由宋而清,社会竞争日烈,依其期间大量家庭资料统计,教小孩“数字”、“认字”或“耕作”等知识与技能的年龄,宋代以后,平均大约每百年提前一岁。也就是说,宋代时九岁儿童所进行的活动,元代可能变成七岁儿童的功能,明代变六岁,清代竟可能成了四、五岁孩子的日程。(到近现代是不是自然也就成了三岁天才班的内容?)
这和当下的困境何其相似?当时虽然也有“对儿童及幼教持温和与宽谅态度者,不断提醒师长,切勿急进”,然而收效甚微,因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开发,如果社会缺乏向外开拓的机会,科举教育又几乎是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那么势必就是内卷加剧。他因此感慨:“当一个社会特别关怀孩子的时候,有时反而对孩子可能是一个不利的趋势。因为众人的关怀,也常造出一些刻板僵化的理想模范,而加意把孩子造成某种模样。”
肯定有人会说,家长们关注教育也是人之常情,谁不希望自家孩子能成才?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对孩子保有不现实的高期望,不顾这种期望并不总是能实现的。何况国内社会的成功道路太过单一,科举制的传统又让中国人对教育的理解过分偏重智育,加上对孩子阶层下滑的恐惧,结果就是太多缺乏安全感的家长无法排遣这种焦虑,“教育从娃娃抓起”都已经迟了,恨不能从娘胎里就抓起。
在这种情况下,仅仅谈“减负”是难以奏效的,因为当“快乐”不能导向“成功”时,肯定有不少家长会选择放弃“快乐”——想想看,中国人向来就相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打破这种困境,要么是社会环境发生改变,要么家长的认知改变,发现“吃苦”并不一定“成功”,即便成功也有严重后遗症(例如好孩子却抑郁了),又或对“成功”本身不那么执着了。
作为一个成功导向的社会,美国社会的儿童教育也存在激烈的竞争,美国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投入和积极参与,曾让瑞士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深感震撼,惊讶于有如此之多的父母问他有没有可能让孩子成长得更快。不过,正如《一激到底:在竞争环境中抚养孩子》一书研究证实的,美国父母培养“童年竞争资本”的模式和中国社会大为不同,那总的来说并不灌输知识点,而是着重在体育、舞蹈、游戏等多样化的活动中培养品质,尤其是学会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下获得成功。
反观中国家长,从幼儿园就紧抓孩子教育,其实说白了,是他们自身就难以应对那种无所不在的压力。太多父母这些年来都被“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吓坏了——整个教育过程被设想成环环相扣、一步都不能出错的一个程序,仿佛只要幼儿园没学好,孩子后面就再也跟不上了。你要是这么一想,那能不焦虑吗?
很少人意识到,这种设想本身就是错误的。几年前,一对夫妻放弃买房,花光90万积蓄,带着儿子辛巴周游世界。一直有人质疑,这样一时爽,但孩子既没上学前班,还推迟上小学,等爽完回来,不会跟不上吗?小学五年级时,因为之前从没刷过题,辛巴语文考试确实只得了51分,数学连答题卡都不会用,但旅途中锻炼的品质、开拓的眼界和见识,让孩子保持着强烈的内驱力,很快从失败的低谷中爬起来,短短几个月就从全班垫底冲到了中上游。
教育是一生的旅程,一时一事的跌倒不算什么,我们不能寄望于社会环境短期内就有所改变,但身为家长,既然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我想更负责任的做法不是让孩子从小就寒窗苦读,而是为他们撑开一片空间,容许他们经历失败,关键是从失败中爬起来,去自由探索,托举着他们去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