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20个抑郁休学的家庭曝光,背后原因警醒千万父母:“孩子不是叛逆,是病了”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网上看到一位从教近20年老教师的分享。

她说这两年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家长已经逐渐在对抑郁“脱敏”。

她说,这类父母从很多途径中,早已接触并了解了抑郁症的严重性。

但可能因为听和看得太多了,所以反而在自己孩子有抑郁倾向时,不急不慌,意识不到严重性,甚至反过来认为孩子是矫情、叛逆。

《解放日报》曾聚焦在20个抑郁孩子的身上做过一次深度采访。

最后也发现,这些孩子身后的父母,大多都说不知道孩子为什么突然就开始暴躁、焦虑、厌学、悲观。

可其实孩子的问题,早就给父母敲响过警钟。

只是他们当初“求助”时,我们不曾看见过,或者看见了,却不曾重视过……

孩子面对的三大困局

前段时间,黄灯老师曾提出过一个很有趣的观点:

一个社会好不好?从学生的去向,也就是工作中可以窥得一二。

她在演讲中聊起自己那些“上课看手机,问问题也不答,对什么都没感觉”的学生时,满怀同情地说,现在的孩子,是非常难的。

她说:

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当年面对更多的时代困局,比如文凭贬值和难就业这些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很多家长只能更把好成绩、好大学,当做宗教信仰似的执念。

然后把这些压力和执念,落在孩子身上。

除了这些,孩子还在面对一个容易被父母忽略的第二重困局——自身困局。

有次周末上课,我组织家长和孩子玩过一个“回到过去”的游戏:孩子写下父母对他们经常说的一些指责的话,然后把这个话背后的事情也写出来。

接下来,父母“回到”和自己孩子同样的年龄,然后写下当时幼小的他,遇到同样的问题时,是如何做的?

当时做这个游戏的目的,是想让父母们了解到: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其生物过程、身体和感知觉,认知和语言、社会情绪、社会性发展的局限性。

举个例子,一个十几岁的青春期孩子,无论他的外表有多像大人,但你不能真的用成年人的标准要求他。

不站在孩子的年龄,就很难理解他们那个年龄的认知和心理局限。

一个博主发布的“强基不是你们制造名校抑郁娃工具”的视频,曾冲上过热搜。

博主说,他发现有很多孩子,不是靠着天赋和自身的内驱力冲击“强基计划”。

相反,他们从小就被父母用各种补习、竞赛强补成了“强基娃”。

这些“强基娃”在被拔苗助长以低分进入名校后,没有探索欲和热情,出现听不懂、跟不上的普遍现象,最后对学习产生无力感,直到失去自信,最终发展出抑郁症或躁狂症。

黄灯老师也曾说过:

“教育是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到了大学时代就会全部爆发。”

所有的“强行鸡娃”,几乎都会产生恶果。

父母不合理的期待,让孩子早已不堪重负。

所以,不是孩子抑郁了,是他们要用自己微弱的力量,跨过时代困境、年龄带来的局限、父母不合理的这三座大山。

这才是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很认同一个观点:

孩子的抑郁,不一定完全因为父母,但在父母“病了”的家庭,一定有一个抑郁的孩子。

在一则医疗纪录片中,一位科主任当着患者的面差点爆出粗口。

而事件的起因,也让人非常无语。

一对父母带着7岁的女儿去看儿科医生。

检查后被告知需要做一个小手术,再休养一个月。

但那位妈妈却说:“我女儿已经上小学了,我不想耽误她的学习。”

孩子的爸爸也说:“我想等到寒假再让她做手术。”

之后,这位父亲更是提出等到明年暑假再做手术。

医生被气到无语,没想到,接下来接待的几个带着孩子来就诊的父母,说出的话和第一对父母竟然无所差别:

他们的关注点,都在孩子生病会不会影响学习。

最后,医生愤怒道:“这种卷法我真的深恶痛绝!”

而这些从来不是个例。

知乎上一位网友说,自己每周五晚上都能听到邻居十几岁的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吵架:

“我都写完作业了,为什么连10分钟都不能玩?”

“为什么别的父母都会夸孩子?只有你们天天在指责我?”

“我已经累得都快要崩溃了,为什么你们就是看不见?”

另一个网友,是一位精神科的实习医生。

在他老师的诊室里有一对母女,亲子关系看起来非常和谐。

但有一天他发现,这个母亲总是在用平静的语调悄悄“逼疯”着自己的女儿:

“妈妈虽然工作很忙,也很累,但妈妈会陪着你一直治疗,你赶快好起来,咱们就去好好上学。”

“妈妈希望你不要胡思乱想,这个病就一定不会来找你。”

妈妈没有一句歇斯底里,但女儿站在一旁却一言不发。

其实,有很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曾总结过家庭让孩子抑郁的原因,无非这三种:

父母自己带着“病”在育儿;

很少有父母会以反思自己心理状态、模因、言行的方式从根源去“治本”;

父母会把孩子当作传递焦虑和压力的情绪垃圾桶。

家庭,是孩子真正的大后方。

后方一旦“失火”,孩子便会退无可退。

孩子“病了”,是因为他们成了家庭负能量传递的最后一站。

我们能为孩子做什么?

孩子抑郁,是一个近些年经常出现,甚至老生常谈的问题。就连我前面总结的这些分析,其实也并非什么新鲜言论。

但为什么我们在面对这些“病了”的孩子时,会逐渐“习得性无助”,最终“心里脱敏”,然后开始采用“消极应对策略”。

比如在孩子最需要来自家庭的帮助时,却转头埋怨孩子太矫情,觉得孩子就是不想学习想要摆烂,甚至不肯承认大多数情况下父母才是孩子“病了”的加害源……

其实这是父母进入了一种自洽的认知盲区,把孩子身上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用自己能接受的认知合理化了。

所以,父母先意识到养育的根本,再找到当下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用爱做情感支撑,才有可能真正解救那些“生病”的孩子:

1、让孩子成人,而不是一定要成才

一篇文章中写道,出生于农村的魏华,父母身体不好,只能摆摊挣点小钱。

因为是普通家庭,父母从小对他的期待不高,管得也不严,只要求他不做一个坏孩子就好。

在父母的影响和自由的环境中,他从小就开始思考和学习怎么把利润最大化?怎么积累原始资金?什么才是真正的生存?

长大后,他从一无所有的普通孩子,一步步开起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从真实的体验和经历中养出自信和掌控感。

这些内在力量,会支撑他成为一个健康、积极、有勇气的人。

而抑郁,则是孩子丧失了自己的内在力量。

所以父母应该帮孩子养出内在的力量,因为力量足够了,孩子就能自然成才。

2、给孩子在“狭窄的空间”中留出“缝隙”

曾有人评论,现在的孩子是“狭窄”的一代:

空间狭窄——教室、家、培训班三点一线,很少接触大自然,很少观察真实的社会、民众;

时间狭窄——上课、做作业、补课,很少有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

社交狭窄——和他人的相处时间太少,很难建立社会情感。

当然,还有娱乐狭窄、选择狭窄、思维狭窄、情感狭窄。

安娜·弗洛伊德曾说:

如果一段时间内个体处于紧张、折磨或不能满足其需要的情况下,会出现某些自卫反应……

孩子不需要增压,需要的是减压。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真正的任务是帮孩子做好“减压阀”,多说几句安慰的话,多让孩子在已经足够狭窄的空间里,偶尔找个“缝隙”安心地喘一口气。

3、用足够的情感滋养和正确的价值观,给孩子做好托底

有人曾分享过一个“帮孩子战胜抑郁症”的真实案例:

女孩上了大学后,突然出现情绪问题,不仅有自残还伤害他人。

学校约谈父母说要么休学,要么陪读,女孩的父母选了陪读。

为了满足女儿想要单独住的心愿,从外地赶来的母亲,决定和女儿各住一间房子。

期间,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都从未埋怨过女孩,也没有责备过一声,只是陪伴着女儿度过这段时间,就像之前的每一个平常日子一样。

后来,女孩暑假打工挣了些钱,提出想要休学。

父母觉得这个决定比较大,需要多一些考虑时间,就建议女孩缓冲一下,等学期结束后再去办休学。

在父母的缓兵之计和陪伴支持下,女孩很快就迎来了转机。

在一次美院的手工课上,她仿佛被激发了生命能量般,着了迷地爱上了手工课,还在期末时把这门课考了高分。

从那之后,女孩的生命活力开始渐渐恢复,直到读完大四都没有辍学,最终成为了一名美术老师。

有句话说,生命,是本具自足的。

孩子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弱。

只要父母在正确的价值观下,再给足情感滋养,孩子就能自己一步步跨过困境。

最后,想分享一个我最近的感受:

人到中年,越来越觉得,孩子是一个拿了自己剧本而来的生命。

无论我们如何焦虑、干涉,他们最终还是会走上自己原本该走的路。

孩子的一生并不容易,他们需要我们的也不过短短十几年。

而那些某个阶段“病了”的孩子,所要的,也不过是父母给予的一点点被看见、被爱护。

我们当父母的,多给他们一点关心、接纳、允许,孩子才能真正好起来,才能有更健康的内在力量,去续写他自己的人生剧本。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20个抑郁休学的家庭曝光,背后原因警醒千万父母:“孩子不是叛逆,是病了”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