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是个分水岭,语文增加了作文。这也是语文教学难度往上走的一个表现,从简单学字词到能把字词串成句子和段落,这是在考孩子的思维逻辑。
作文集中反映了综合语言能力,也是今后工作生活的重要技能。仅仅依靠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教,就想写出好文章,是不可能的。
很多语文老师自己也发现,教作文简直是玄学,效果根本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为什么?
作文好的学生,有很多共同的基础能力。而常规教学操作,并不能有力发展作文的底层能力。或者说,一些善于教作文的名师,常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但这样的教师很少。
一是在大自然、大社会中有很多的亲身体验,有情绪的波动,有细致的观察,有鲜活的故事。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源头枯竭的学生,只能绞尽脑汁去胡编滥造。这些东西在教室中找不到。
二是有很大的阅读量,很广的知识面。脑子里有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知识,写作时库存原料就多,否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有意思的是,阅读量大的学生,见过很多好书,因此读“满分作文”时感到味同嚼蜡。把这些技巧书扔在一边,不影响这些学生写出一手好文章。
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不只是直接提供范本,更重要的,是润养了孩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思考力。比如在阅读中,孩子会接触到大量听力词汇和概念,“傍晚、夜晚、深夜”这些概念相似却有微妙差别,了解了这些词汇,就解锁了感知世界的一扇扇小小窗户:对世界的观察和感受更加细致了。
三是喜欢琢磨,思维活跃,有的擅长理性分析,总能把一件事的因果联系讲明白;有的擅长想象联想,带着读者去想象世界旅行。
这些能力基本上都不是课内培养出来的,而是靠家庭的支持。懂教育的家长,不急功近利,愿意把孩子从刷题、练套路中解脱出来,带着孩子去体验生活,在书海遨游,去聊很多考试不考的有趣内容。
写作的本质就是表达,没有丰富的经历和感受,不去张望,不去探索,表达就是奢望。这也是大多数孩子的作文没有生机的原因。
体验,阅读,思考,家庭教育大有可为的地方,恰恰是各种刷题班和培训班给不了的。通过这些日常点滴铺好孩子的底层能力,学任何学科都会有所助力。
不仅仅是写好作文如此,其实走更多的路,读更多的书,与更多优秀的人交流,做更多独立思考,是提升一个人思维和认知最重要的方式。而当一个人有了更高的高度,更多的维度看问题的时候,反过来对学好各个学科,做好各项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年级是打基础的时候,基础打好了,后面写大篇幅的作文就容易多了。写作文还能让他们读书读得更明白,因为得理解了才能写好。而且写作文能让孩子学会观察周围的东西,多思考,就比如说,写个动物,孩子肯定得不自觉地得看它长什么样、怎么活动、有什么习惯,然后再写出来。
这不就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了么。写作文能让孩子把学的词和语法都用上,越用越熟练,表达就越来越好。
更重要的是,写作文能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不光语文能学好,逻辑思维、想象力、创造力都能跟着进步,对孩子以后学习生活影响很大。
从教育学理论还有实际教学来看,三年级孩子已经有一定认知能力和语言基础了,可以开始好好练作文。
三年级开始练作文很有必要、很重要,也完全可行。平时增加小练笔,多写,多夸夸孩子写得好的地方,让他们有信心,有兴趣写。不会写作文,长大后,生活工作处处受制。
如何发展孩子的写作能力?
给孩子尽可能丰富的童年生活,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生活热情。
写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原则,其实不仅写作,生活和事业中太多的事情,我们都过于重视技巧、方法,反而为术所困。对世界始终保有好奇心、趣味和热情,真诚、简单、随性地生活,自然会书写出精彩的作品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