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朋友家做客,聊起她刚上初一的孩子。
朋友叫苦不迭,一连说了几句:这孩子是废了。
原来,她儿子就迷上了网游,还经常约同学看电影、玩剧本杀。
起初,朋友不以为意,可谁曾想,这小孩竟越玩越疯。
朋友不明白,放纵地玩一次,孩子怎么就刹不住车了?
其实,弄明白这个问题并不难。
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也经常沉迷娱乐无法自拔?
明明很困了,还是放不下手机;明明想看书,还是忍不住去聚会喝酒。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十亿。
而这庞大的数据背后,也隐藏着数以千万计的孩子。
别再打着快乐教育的旗号,对孩子放任不管。
对孩子对自己,我们都需要“狠”一点。
及时行乐
正成为孩子们的日常
记者@小木,曾去偏远村庄考察,接触了大量留守儿童。
他本以为,孩子们缺衣少食,无父母陪伴,日子会过得很艰难。
但一番接触下来,他发现,孩子们最大的问题,不是贫困,而是缺乏管教。
比如,初中生小光,每月都会收到父母打来的两千元零花钱。
但这些钱,他并没有用来买学习资料,而是给游戏充值,送女朋友礼物,买一些时兴的小玩意。
小木问他:“你知不知道,充一次游戏币的钱,可能是父母通宵加班才能赚来的?”
没想到,小光却说:“人活着,不就是怎么开心怎么来吗?”
原来,在孩子心里,父母不重要,学习无所谓,最要紧的是自己舒服。
后来,小木又走访了几个家庭。
他发现,不管是大城市中产家庭,还是小城镇工薪家庭,不少孩子都表现出了“娱乐上瘾”的倾向。
你有没有碰上过这种场景。
等地铁时,孩子和爸妈抢手机,为的是多刷一会自己爱看的小视频;见同学买了新电脑、新衣服、新玩具,回家也哭着闹着要同款;一到寒暑假,作业不急着做,却急着参加昂贵的夏令营游学团。
原来,间歇性的努力,持续性的摆烂,已成为孩子们的日常。
不少教育专家,深究过这种现象的根源,总结起来,无非三点。
一是,孩子社交的“小圈子”不再纯粹。
在攀比与怂恿中,为了合群,为了有朋友,孩子们也不免随波逐流,甚至出现内卷式消费。
二是,外部环境的“大生态”诱惑太多。
算法无孔不入,大数据投其所好,孩子们毫不费力,就能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三是,父母营造的“微环境”太过宽松。
父母自己都沉迷娱乐,整个家庭氛围散漫堕落,孩子置身其间,又怎么能独善其身?
TED演讲《你对上瘾的所有认知都是错的》中有个观点:
“因为生活中的创伤和隔离,你可能会依赖其他给你安慰的东西。”
正是因为内外环境中,有太多阻碍胁迫,又缺乏关怀与教导,才导致了孩子从娱乐中寻找安慰。
然而,这世间,所有的快乐与消遣,都暗自标好了价码。
刷剧、看小视频、打游戏,换不来知识、见地和生存能力。
一味追求快乐,只是暂时地疗愈,从长远看,无疑是自毁前程。
废掉一个孩子
就让他用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有位高中生,向心理咨询师李松蔚求助。
高三后不久,学习成绩本不错的他,懈怠了很多。
上课打不起精神,不知不觉走神,下课萎靡不振,做不了几道题就犯困。
他以为自己病了,可在李松蔚一番疏导下,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一年前,为了上网课,父母给他买了一台全新的平板电脑。
可不知从何时起,他开始偷偷用平板看电影、打游戏。不仅跟风买了很多皮肤,还约网友“奔现”,逃课出去玩。
男孩一边放纵自己,一边又满心愧疚,直到身心俱疲,心态崩溃。
脑科学研究者周岭老师,曾在《认知觉醒》中,分析过人类大脑的组成。
我们的大脑,由内到外有三重:年代久远的本能脑、相对古老的情绪脑和非常年轻的理智脑。
简单来说,大脑就像是由不同模块组装出来的电脑,主板是老的,显卡是旧的,中央处理器却是新的,所以它们在一起工作时必然会出现很多兼容问题。
如果放纵自己,贪恋娱乐,那就增强了本能脑和情绪脑的活跃度,使得理智脑无法发挥。
在孩子身上的表现,就是昏昏沉沉,无法专注,没有了思考力和判断力。
而这些生理表象,会慢慢衍化为一个典型的心理问题——缺乏上进心和自驱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喜欢玩手机的孩子,很难听劝,沉迷游戏的孩子,对努力提不起兴致。
最终,身心的双重伤害,让孩子失去良好的习惯与充沛的精气神,再也无法好好学习。
如今的社会,取悦人的东西太多。不会鉴别,不会抵抗,结果只能被享乐主义牵着鼻子走。
网上有人问:教育,最大的误区是什么?
家庭关系专家邹璐老师的回答,可谓一针见血。
她说:“引导孩子及时行乐,是最大的恶,只追求快乐,是教育最大的陷阱。”
成长,本就是一个反人性的过程。
而我们要做的,是帮孩子抵挡诱惑,克制享乐的本性,发挥理智脑的作用。
给孩子戒掉享乐的瘾
这几招很管用
爱因斯坦说: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生产着人才,也生产着懒汉、酒鬼、牌迷、赌徒,由此区分出高低优劣的人生境界。”
这句话,对孩子来说,同样适用。
一个孩子,如何利用时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未来。
做父母的,帮孩子做好这几点,或许能让他们戒掉享乐的瘾。
①引导孩子延迟满足,享受高级快乐
董宇辉曾在直播时说:
“打游戏、刷短视频当然很爽,但爽完后是极度的空虚;早起跑步、啃专业书当然很累,但累完后是满满的幸福。”
一个人的蜕变,往往要经历克服懒惰,对抗本性,雕琢自我的这一过程。
整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剥夺孩子追求快乐的权利,但要有个引导。
那就是,引导孩子接触更高级的快乐,看清低级娱乐的真相。
比如,孩子想玩手机时,可以带他们读一本好书,跑几公里长跑,让孩子体会思考、坚持过后的深层快乐。
要让孩子明白,能随时取悦你的,往往缺乏内涵和深度,只有经过一番探索、一番等待、延迟满足后,才能收获真正的快乐。
②以身作则,着重自控力培养
媒体人@李笑来,讲过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一次他去朋友家做客,看见朋友的两个孩子,一个窝在沙发玩手机,一个沉迷网络小说。
朋友尴尬地说着,“孩子不懂事,大家别见怪。”
但李笑来却打趣说,你自己是不是就爱抱着手机玩?晚上也多在外胡吃海喝瞎应酬?
朋友再次尴尬地说:“你看人真准。”
聚会结束时,李笑来送了朋友一把吉他,嘱咐他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多弹弹。
几个月后,当他再联系这位朋友时,朋友说,自从开始在家练吉他,孩子们也开始追求爱好,不再天天抱着手机了。
很多时候,我们只知道用外力驾驭,孰不知道,以身作则,培育孩子内控力,才是最根本的办法。
关于自控力,有两点建议:
一是:愿景+计划
点燃孩子的梦想,再分阶段有步骤地拆分目标,制定一个个切实可行的短期计划。
日常中,我们可以让孩子看看我们是怎么按计划工作的,引导他们去过有规划的生活。
二是:刻意练习
让孩子反复练习对自己的管理。比如,一想玩手机,要先把功课完成;一想打游戏,就先出去运动一下。
而这个过程,家长不可置身其外,要和孩子一起刻意练习,加深好习惯的养成。
③高质量陪伴,增强生活趣味
很多时候,孩子沉迷娱乐,是因为孤独、无聊、没人交流。
要是能得到高质量陪伴,体会到生活的趣味,孩子们不可能被低级娱乐迷住。
比如阅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给他读故事,长大后,孩子会主动找书而不是找手机;
比如社交,可以邀请孩子的朋友来家做客,办各种聚会,释放精力的同时,也能消解烦闷;
再比如,和孩子一起探索自然界的美妙,观察四季变幻的神奇,去捕捉真实生活的触感。
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孩子又怎么会愿意守着小小的屏幕,或者在买买买中消遣。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储殷说:
“快乐教育好像只能快乐那么几年,你爽了你的童年,就要在你的中年,你的老年付出代价。”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打过的游戏,吃过的零食,买过的无用东西,追求过的低级享受……早晚都会从你身上,拿走本属于你的成绩、健康和运气。
人生只有一次,教育无法重来。
家长不逼一把孩子,永远不知道他有多优秀。
孩子不进行自我管理,永远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
愿我们都能放缓及时享乐的步伐,令人生充满后劲与余韵。
点个“赞”,与家长和小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