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个特别学科,他的特别在于他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学习方式。
一般学科通过掌握知识,然后运用一定的方法,就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就应试来说,知识+方法+训练=学科能力。
但语文学科不行,语文教材是文选式的,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在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中,知识的作用变轻,老师的作用也明显减弱。语文能力的核心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因此,它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尤其是学生对语言的涵咏、感悟、解析和运用。长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语文能力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学来的。
字词教学时,不是我说哪些重要,而是你认为哪些重要
每上一篇课文,字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老师们关注得多的是“生字词”,对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字词尤其重视。
我的做法有所不同,要求学生读课文时一定要圈起“你认为重要的字词”。这样,程度不同的学生圈的字词是不一样的,有的三五个,有的十多个,甚至更多。如果你进一步问学生“圈的原因”,就会发现他们错的原因也各不一样,说一说更能强化对这些字词的理解和认识。
学习程度不一样,任务自然也不同。
学习课文时,不是我提问你回答,而是你提问大家来回答
学习课文时,大家习惯的做法是老师问,学生答。老师碎碎问,学生碎碎答。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思考答问中。
我的做法有点不同,每学一篇课文,我都要求学生预习之后提出自己的问题。只要是自己不懂的,哪怕是一个标点,都可以提出来。收集学生问题后,我会进行整理,上课时再交给学生思考讨论。这样做的好处是上课可以聚焦学生的问题,针对性更强,学生也更感兴趣。学生由答问者同时变成了提问者,起到的作用是双重的。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上课讲解时,不是我说你记,而要学会边思考边记录
上课听讲,多数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做笔记,尤其是文科的学习。语文也一样,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的方法,新的感悟,讨论的结果,都宜做必要的记录。
但是,我发现有一些孩子笔记做得很工整,很漂亮,语文成绩却老上不去。究其原因,原来他们把思考的时间都用在做笔记上去了。笔记不是目的,思考才是目的。先要投入思考,参与讨论;思考有了结果,讨论有了定论,然后做笔记。不能因为笔记耽误思考,那样就得不偿失。
思考的过程,总是比思考的结果更重要。
课后拓展时,不是我给你拓展,而是你自己要展开联想
一篇文章学完,老师都习惯会做些拓展,或方法上向阅读拓展,或思想上向生活拓展。这些拓展,一般都由老师设定,材料由老师提供,主题由老师确定,学生总是处于“被拓展”状态。
我也会拓展,但是主动权我会交给学生。我会问学生:写法上,你由课文会联想到哪篇文章?人物塑造上,你由文章中的人物想到了生活中的谁?由文章主题你会想到生活中的什么事?学生的主动的联想者和迁移者,文本与文本、文本与生活,学生是主动的构建者。
学习不是被动的知识输入,而是主动的构建。
读写延伸时,不是我给你讲写法,而是你自己练写法
文章阅读之后,我们都习惯向写作延伸,谓之读写结合。读时重写法的讲解,写时重写法的落实。但是,多数时候,很多老师都止于讲写法,到写时便不了了之。
读写延伸时,我特别抓学生写的落实,重在练上。很多写法,讲起来清楚,但做起来就走样。哪些地方会走样,走样的原因是什么,一定得结合学生习作来讲解。哪里没做到位,就修改哪里,直至符合要求为止。只有实际操练了,才能知其得失,才能真正得其法。
方法不是老师讲给学生的,实践才能出真知。
语文能力真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学来的。讲是被动的听,学是主动的悟。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真切感悟,深入思考,才能真正形成语文能力。
“写吧,只有写,才能学会写。”巴金在谈到写作经验时说。
我们是否可以仿说这样几句话:
“读吧,只有读,才能学会读。”
“听吧,只有听,才能学会听。”
“说吧,只有说,才能学会说。”
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只有在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才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