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反复提醒孩子是一种“恶意关心”,是破坏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你是不是也经常这样:

“快点吃饭!”

“作业写完了吗?”

“别玩手机了!”

“多穿点衣服!”

这种”爱的魔咒”可能正在悄悄毁掉我们的孩子。

最近闺蜜跟我吐槽,说她那小子越来越不靠谱了,啥事儿都得她操心,自己一点儿主见没有。甚至她越是反复提醒,孩子越是不在意:

昨天儿子在家做试卷的时候,有一道题是,先观察给出的例子,再仿照例子算出637X52的积,这道题有一定难度,他思考很久,也没写出来。

后来爸爸给她复盘试卷的时候,告诉:“在实际的考试中,如果你看不出规律,就自己用常规的乘法计算出结果,填进去,也是有可能得分的。”

女儿表示赞同。

当我看到这道错题的时候,也是反复给她提醒,考试中,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就爸爸给她讲的那个意思)。

孩子听到我跟爸爸一直反复提醒他,面不改色,也不回应。

我当时有点生气,心想:“啥态度啊,反复提醒,你还没有一点反应。”

早上孩子洗漱和吃早餐也是非常的磨蹭,我跟他爸反复提醒:“上学时间要到了,你要快点。”

孩子仍然按自己的速度,仿佛没有听见一样,真的很窝火!

站在自己的立场反复提醒和叨叨孩子,真的有用吗?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把听不见唠叨,提醒,说教的孩子称为——“妈妈的聋子”;

吉诺特博士也指出,孩子对于大段的唠叨和反复提醒,能听进去的很少。

如果孩子犯错时,爸爸妈妈多次重复着数落,会让孩子经历“内疚不安→不耐烦→反感讨厌”这样的心理变化,最后甚至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就像闺蜜反复提醒孩子考试的注意事项、早上时间比较紧不要磨蹭,可能会削弱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导致孩子对家长的依赖,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都说了好多遍了,我又不是傻子。”

这种过度提醒往往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给孩子带来压力、反感,甚至影响其自主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反正有你们提醒,肯定不会迟到。”

其实,父母对孩子的反复提醒,背后往往藏着很强的控制欲。

沈奕斐教授在综艺节目《再见爱人》中,曾经问嘉宾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最破坏爱的东西是什么吗?”

她的回答是:“当你用自己的正确观念,去要求别人按照你的正确思路去做时,是最破坏爱的。”

中国式家长的强控制欲,是亲子沟通的最大鸿沟。

家长试图通过反复提醒,确保孩子在正确的道路上,按照他们的想法去行动。

这些反复提醒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你得听我的。”、“你要按照我说的去做。”

但是请所有家长记住,没有任何一个人喜欢被管束,所有孩子都爱自由。

倘若一个孩子总是处于一个像高压锅随时准备炸掉的环境里,那你指望他长大不精神内耗,无疑是指望一只羊独立思考,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也许不会去伤害别人,但他容易伤害自己。

人错一次是正常,不要一错再错。如果你自己经历过一遍这样的人生,就更应该知道,从现在开始,减少精神内耗,杜绝给孩子释放焦虑。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入手,先学会闭嘴。

总是要紧紧盯着孩子,一定要他按照咱们 的安排去做,是一种暴力。

你说选C就选C,你说这个时候要吃饭就吃饭,你说走这条路,就走这条路,你说这样就这样,你说那样就那样。

如果一次不愿意,不服从,没完成,就反复提醒,反复地强调。

这是不是关心?当然是。

不过是你认为的关心,可是孩子失去了自我判断、自我试错、自我体验的自由与自主性。

久而久之,他就会缩回脚,反正你都说了这个不好,那就不做了;反正你都不同意,那就算了;反正你认为的葫芦是这样,那我就依样画葫芦好了。

他失去的只是这一次么?他失去的是每一次的选择,思维从此就僵化了。

从孩子懂事起,父母就应该用行动让他们明白,所有人都应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这样,孩子才能谨慎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比如,孩子该好好吃饭的时候不吃,那就让他体验一下饿一顿肚子的后果,以后他到了饭点上就知道乖乖吃饭了;

晚上写作业磨磨蹭蹭、拖延到半夜,让他体会一次强忍睡意熬夜赶作业的感觉,或者作业完成不了被批评的感受,他就会懂得抓紧时间,养成好习惯。

在安全范围和不造成严重后果的前提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后果,哪怕会吃点亏、受点苦,都不算什么。

他所收获的经验与主动调整自身行为的改变,才是最珍贵的。

之所以说反复提醒是“恶意关心”,是因为父母经常无视子女爱不爱听,自己说的话,对子女有没有积极引导作用,就强行灌输,来来回回地说。

这是让子女内耗,产生抑郁情绪的一大原因。

更要命的是,父母反复提醒的,多数是“坏事”,是不开心的事!

例如,你是个圆润的成年人,身边总有人提醒你“胖”、“油腻”,你闹心不?

你暂时失业,或有大额房贷,父母老念叨你穷,你没钱,暗示你不行,你抓狂不?

你相亲没成功,父母反复提醒你年龄大了,嫁不出去了,或者娶不到好媳妇了,你窒息不?

公司的实习生小徐表示:

“我家人就是在我都成年了之后,一点无关紧要的小事都还要反复“提醒”我;在他们不了解的地方不懂装懂反复来指导我。

我好几次爆发让他们不要再说了,他们还说我有毛病。

高考我选这了离家很远的大学,总算是逃出来了!”

教育孩子,让我们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感受他的努力,尊重他的一切。

真正的爱,不仅仅是呵护,更重要的是赋予孩子成长的空间和机会。

当我们学会适度放手,就会惊喜地发现,孩子拥有超出我们预期的潜力和智慧。

与其用“唠叨”填满孩子的耳朵,不如用理解和鼓励点亮他们心中的光。

让我们携手,开启一段全新的亲子之旅,让爱在恰当的距离里,开出最绚烂的花朵。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反复提醒孩子是一种“恶意关心”,是破坏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