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儿子小时候,我带他去参加一个亲子活动。活动现场,孩子们欢声笑语,尽情玩耍,可我却留意到了这样一件事。
有个小男孩,眼神里透着一丝怯懦,总是小心翼翼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仿佛生怕做错了什么。
而他的妈妈呢,在一旁不停地数落着他,一会儿嫌他动作慢,一会儿又说他不够勇敢,没有其他孩子表现得好。小男孩的头越来越低,那小小的身影在妈妈的指责下显得越发孤单无助。
当时,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也曾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类似举动。我们做父母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后来,我在与许多家长的交流以及自己的观察中发现,原来,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身上一些不经意的行为,竟可能产生如黑洞般的 “黑能量”,悄无声息拖垮孩子。
一、抱怨如霜,寒了孩子的心
我曾有过一段工作上遭遇了重重挫折,生活也似乎处处和我作对。那段时间,我整个人都沉浸在一种低落的情绪里,回到家,面对孩子,也忍不住地抱怨起来。
我会和孩子诉说工作中的种种不顺,抱怨同事的不配合,埋怨生活的压力太大。我以为,孩子还小,这些话不过是倾诉一下罢了,他可能也听不懂。可我却忽略了,孩子那小小的心灵,就像一面清澈的镜子,能映照出周围的一切。
每次我抱怨时,儿子总是睁着那双大眼睛,静静地看着我,眼神里渐渐有了一丝迷茫和担忧。时间久了,我发现儿子变得沉默寡言起来,不再像以前那样活泼开朗,对周围的事物也失去了往日的热情。
直到有一次,儿子在画一幅画,画面上是一个黑乎乎的房子,天空也是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阳光。我问他画的是什么,他小声地说:“这是我们的家,妈妈总是不开心,家里也没有阳光了。” 那一刻,我的心像被重重地捶了一下,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向孩子抱怨自己的不幸,是摧毁孩子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是啊,我们以为的倾诉,在孩子那里,却成了 “负能量转嫁”。我们吐掉了苦水,自己或许会觉得轻松一些,可孩子稚嫩的内心却积满了苦楚和压抑,那原本能照亮他们世界的阳光,也被我们的抱怨遮挡得严严实实。
就像我曾在街边看到的一幕,一个小女孩问妈妈:“妈妈,你为什么总是叹气呀?是因为我不好吗?” 妈妈愣了一下,然后紧紧抱住女孩说:“不是的,宝贝。
妈妈叹气是因为妈妈遇到了一些小困难,不过这和你没关系呀,你就是妈妈生活里的小太阳,有你在,妈妈会努力让一切都好起来的。”
那一刻,我看到小女孩的脸上重新绽放出了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暖阳,温暖而明亮。
作为父母,即便生活给了我们酸涩的柠檬,我们也应该努力把它变成一杯清甜的柠檬汁,端给孩子,让他们从我们身上汲取到的是希望和力量,而不是满满的负能量。
二、当众指责,伤了孩子的自尊
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学校举办亲子运动会。在接力比赛中,儿子不小心掉了接力棒,导致他们小组的成绩受到了影响。
比赛结束后,我心里有些懊恼,看着儿子,忍不住当着其他家长和孩子的面责备了他几句:“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呀,就因为你,大家的努力都白费了。”
儿子的脸 “唰” 地一下就红了,眼眶里噙满了泪水,他低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那一刻,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话有多伤人,还觉得自己只是在教育他要认真对待事情。
可是后来,我发现儿子变得越来越胆小怕事,在学校里做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生怕再犯错被我责备。有一次,老师让他上台回答问题,他明明知道答案,却因为害怕说错了会被批评,而不敢举手。
直到我看到《少年说》里那个高一女孩祈求妈妈不要再当众教育她,给她点留面子的画面,我才猛然惊醒。
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常常在不经意间就将大人的面子与孩子的面子对立了起来。我们当众指责孩子,或许只是想表明自己在教育孩子,不是不管不顾,可我们却不知道,这样做的代价是孩子那脆弱的自尊心被我们无情地撕碎了。
郑渊洁说过:“要想毁掉孩子,首先应该做的是摧毁孩子的自尊。杀手锏就是当众出孩子的丑,当着外人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
教育,本应是关起门来,用爱和耐心去引导孩子,而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孩子的自尊碎落一地。只有当我们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爱,让他们在一个温暖的环境里成长,他们才能成为自尊、自爱、自强的人,才能勇敢无畏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三、唠叨似风,吹乱孩子的心
在儿子的学习上,我也曾犯过这样的错误。每天放学回家,儿子刚放下书包,准备写作业,我就开始了我的唠叨模式。
“快点写作业呀,别磨蹭了,今天的作业多不多呀?”
“写作业的时候要认真,别老是出错,看你上次考试的错题,就是不认真造成的。”
“写完作业记得预习明天的内容,还有,把书包整理好,别丢三落四的……”
我就这样不停地念叨着,仿佛只有这样,儿子才能把学习搞好。可结果呢,儿子不仅没有变得更认真,反而越来越反感我的唠叨。他开始故意拖延时间写作业,有时候甚至和我顶嘴,说我烦死人了。
我心里很委屈,觉得自己明明是为了他好,怎么他就不理解呢?后来,在看《老师请回答》时,看到那个爱唠叨的妈妈和她儿子的故事,我才明白过来。原来,我的唠叨,在儿子那里,并不是关心,而是一种让他喘不过气来的压力。
从本质上讲,唠叨只是我们做父母的一种心理需要,我们以关心、讲道理之名,来缓解自己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无力和焦虑。但孩子接收到的,却是我们脸上的不耐烦、不信任,还有语气里的埋怨、指责或命令。
就像《不管教的勇气》一书中写的:“唠叨,会让孩子明知道什么是对的,但也不去做。” 我们越是唠叨,孩子就越是想要反抗,想要做出与我们期望相反的事情来。
真正为孩子好,我们就应该管住自己的嘴,少一份说教,多一份身教。用我们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比如,当我们希望孩子爱看书时,我们自己就先拿起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当我们希望孩子做事认真时,我们自己在处理事情时就展现出认真的态度。同时,我们也要少一点干涉,多一点信任,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尊重和信任,这样他才会自发自觉地去努力上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四、哭穷的伤害,贫瘠孩子的内心
小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每次带儿子去超市,我总是会不自觉地在他面前哭穷。
有一次,儿子看到一个很喜欢的玩具,拿在手里爱不释手。我看到价格标签后,心里 “咯噔” 一下,便对儿子说:“宝贝,这个玩具太贵了,我们家可买不起呀。
你看,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要供你上学,还要买生活用品,所以不能随便买这么贵的东西哦。”
儿子听了我的话,眼里的光芒瞬间黯淡了下去,他默默地把玩具放回了原处,然后低着头跟我走出了超市。那一刻,我虽然有些心疼儿子,但心里想着,让他知道家里的情况,他以后就会懂事一些,知道节俭了。
然而,随着儿子慢慢长大,我发现他变得越来越自卑。每次和同学出去玩,他总是担心花钱太多,不敢去一些消费稍微高一点的地方。即使是自己很需要的东西,只要觉得价格有点贵,他就会犹豫不决,最后放弃购买。
后来,我才明白,我当初的哭穷,虽然是想教育儿子懂得珍惜钱财,可却在他的心里种下了一颗 “不配得感” 的种子。他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拥有那些好的东西,因为家里穷,自己就应该过苦日子。
就像奇葩说辩手席瑞,他从小听得最多的话就是 “家里没钱,妈妈一个人养你不容易”。所以长大后的他,即便努力改变了生活的不富裕,没钱的恐惧感依然如影随形。
直到今天,他去一个消费场所,只要身上没带够 3 倍以上的钱就会倍感不安。甚至,他只要病得不严重就不会去医院。面对别人对他的好,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欣慰,而是觉得 “我不配。”
作为父母,如果孩子的要求是正当的,我们有能力满足,那就不妨痛快地答应;如果没有能力,就坦荡地告诉孩子原因,并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去拥有美好的东西。只有这样,孩子的内心才能丰盈而富足,对人生始终充满自信和希望。
五、索要情绪价值,压垮孩子的脊梁
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我和爱人之间的关系有些紧张,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争吵。每次争吵过后,我心里都憋着一股气,而这股气,往往就会撒在儿子身上。
我会因为儿子一点小小的过错就大发雷霆,会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对儿子没有好脸色,不是不理他,就是突然吼他。儿子呢,每次看到我这样,都会吓得躲在角落里,眼神里满是恐惧和委屈。
他开始变得小心翼翼,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先在门口悄悄观察一下家里的气氛,才敢走进来。他在学校里遇到的困难,和同学之间的矛盾,都不敢和我诉说,因为他害怕会惹我更加生气。
那段时间,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儿子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影响。直到有一天,儿子在学校突然晕倒了,被老师送到医院后,医生诊断说他是因为长期的心理压力过大,导致身体出现了问题。
我这才如梦初醒,想起了心理学中的 “蓄杯理论”。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个杯子,父母需要不断往杯子里填 “爱” 与 “亲密”,当杯子被填满时,孩子能量充足,生命力旺盛。而我呢,不仅没有给儿子的杯子续杯,反而不断地掏空他的杯子,耗光了他的成长力量。
我把儿子当成了我的情绪容器,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肆意地向他宣泄我的情绪,却全然不顾他那小小的心灵能否承受得住。
心理咨询师也曾分享过很多类似的故事,那些孩子因为父母成为情感的 “索取者”,自己被迫成为 “情绪容器”,最后心理能量过度消耗,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患上了抑郁症。
作为父母,我们真的不能这样做呀。我们应该学会把坏情绪丢在家门口,调整好自己的心情,然后带着爱走进家门,去关心、呵护我们的孩子,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写在最后
网上有一段话说得很好:“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父母,没有什么资源,没有太多文化,也不知道怎么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么就请你多鼓励他,多认可他,多表扬他,多理解他,还有多支持他。
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认知、焦虑、恐惧、愤怒、委屈,强行转移给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不吸食孩子的能量,就是最好的爱。”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那就从今天起,让我们好好修炼自己吧。用我们的爱、认同、尊重、信任,为孩子赋能,让他们活成乐观、阳光、充满正能量的模样。如此,孩子才能无畏前行,去拼一个大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