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的第15个年头。回首之间,甚多感言,强摘50条,辑于此,是为纪念。
不敢说是至理名言,但保是肺腑之言,与君共勉!
如果你愿意,欢(肯)迎(请)挑一句最打动你的话,连同本文一起,转发朋友圈,感恩你们的一路相伴!
家庭篇
● 这一届父母太难了,难就难在我们没有起跑线,却还希望成为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 父母之爱若黄金,关键在纯度,不在克数。五天敷衍塞责,不如五分钟全情投入。
● 不能指望一个在养育过程中甩手的男人,在教育中突然成为好帮手。如果希望爸爸成为教育路上的好队友,从娃一出生开始,就要给他成长的环境和空间。妈妈坐月子三件事,依次是:保养自己、训练爸爸、照顾孩子。
● 对女人来讲,比择校更重要的是择偶——要么提供基因,要么提供资源。为什么男人择校敏感性弱?因为有自知之明。
●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可是我们把孩子生在了地球上。教育孩子,需要金与火的思维碰撞,男和女的对等交流以及夫和妻的有效沟通。
● 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不是父母的“二胎”,不是伴侣的备胎,更不是你的小号。
● 家庭是地,孩子是种子。地再好,也不会改变种子的生命轨迹,也不可能让小草长成参天大树。
● 一个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第一,看他的本我是什么样。第二,看他的父母是什么样。
● 立再多规矩,不如让孩子学会四个字:自作自受。停掉无效的“外驱”行为,可能是激发“内驱力”的有效开始。
● 躺赢的孩子和父母都是极少数。娃不鸡,不成器,但是鸡娃的终极目的是“自鸡”。换一句文艺的话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
兴趣篇
● 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最值得发展的兴趣是:学习。
● 兴趣班就是培养兴趣,如果希望培养特长,训练的时间需要特别长长长长长长(有多长就有多贵)。
● 成为某领域专家需要一万个小时,发现某方面兴趣一百个小时足矣,绝大多数情况下,花光一万块钱就差不多了。
● 找准兴趣再报班,只为“真”兴趣买单。有没有真兴趣,要看孩子能不能直面这门功课的困难。
● 从兴趣班的效果来看,花时间大于花钱。但有时候,确实是不花钱就想不起来花时间(所以才会报兴趣班)。但但是,不要以为花了钱就是花了时间。
● 成长的初级阶段,顺从天性比丰富品性更重要。所以,在兴趣班的资源配置(时间&金钱)方面,建议长板优先,
● 艺术类的兴趣班成材率最低,主要是因为半途而废的可能性最高。选择时建议“以终为始”,不轻言放弃,更不轻易开始。
● 如果只给孩子报一个兴趣班,强烈推荐体育类,投资收益最明显,智商税税率最低。这类兴趣班,首要或唯一目的,是锻炼身体。如果准备拿它当特长,您得想想有一个地方,叫体校。
● 别动辄拿郎朗爸爸给自己能量,你得先看孩子是不是郎朗。
● 打游戏如同谈恋爱,孩子迟早会遇到,与其担心将来误入歧途,不如提前让爸爸带路。一旦把这个口子打开,你会发现,男人还是长脑子的,他们首先就会去甄选内容,在教孩子怎么打方面,也会头头是道。
学习篇
● 英语好,免当学渣。数学好,能拼学霸。语文好,才能名列前茅。
● 语数外学习都很难有捷径。如果有,大概率是坑。
● 学习这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日复一日的努力和坚持。那些所谓的家庭规划课、提高记忆力的书籍和课程,与候机大厅兜售的成功学一样,只能给贩卖者而不是购买者带来成功。
● 时间管理,本质是目标管理,前提是资源管理,秘诀是时间复利。
● 重要的是课外,不是课外班。学霸即使不上课外班,也不会在家里打游戏嗑瓜子。课外班对学霸是锦上添花,对学渣却未必是雪中送炭。
● 语文重预习,数学重复习,英语重练习。
● 语文学不好,原因就一个字一一懒。
● 英语启蒙动不动上万?记住这句话至少省五千:该花时间的时候别想着花钱,该花钱的时候别想着花时间。
● 刷题未必是学知识的最好途径,却是应试不可或缺的基本功。刷题如刷墙,把握一个总原则:能刷则刷,宜刷则刷。
● 几岁可以学古文?想想古人就清楚了。几岁可以学英语?想想老外就清楚了。几岁学都不是问题,学什么才是问题。
● 语文学习就像滚雪球。滚大雪球之前,你总得先有个小的,预习就是滚小雪球的过程。孩子自己滚的雪球越大,对老师在课上所讲的东西,理解的越深越透,就能把老师手里的雪花滚到自己身上。
● 如果数学是一场战役,计算题是必守城池,不容有失!
● 零基础就开始学习“自然拼读”的,甚至专门报班的,大多学了个寂寞。没有足够多的听力词汇做基础,学“自然拼读”只是做表面功夫。
● 上来就背单词的和从来也不背单词的,都是“极端”错误,前者是应试的执念太深,后者是习得的执念太重。把握度的秘诀在于:小火、慢炖、长线。
● 不是先有时间表,后有学霸,而是先有学霸,后有时间表。所以,别老想着跟学霸抄作业,否则就是邯郸学步。
● 学霸的秘诀不是睡得很晚,而是第二天正常起床还不困(精力充沛);学霸的秘诀不是超前学习,而是学得无痛还能学懂(天赋异禀);学霸的秘诀,不是海量刷题,而是刷得很嗨还有成就感(主动学习)。
● 鸡娃和用眼的矛盾不可调和。
理念篇
● 过程努力,结果佛系;接受局限,因地制宜。
● 慢慢来,其实快。
● (家长)少研究对错,多研究举措。
● 你以为的教育次序是这样的:学校>老师>孩子>家长。其实教育次序是这样的:家长>孩子>老师>学校。没有家长,就没有后面什么事儿了。
● 教育大过天,没有一个人可以在教育面前佛系,尤其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我们。努力,别犹豫。佛系,别自欺。
● 别拿素质为应试教育遮羞,也别让应试为素质教育背锅。
● 教育阶段的很多问题源自于养育,养育阶段的很多经验可以指导教育。
● 这世界上,最公平和最不公平的,都是教育。就怕你,一边吵吵着要素质教育,一边又陷入应试的思维体系。就怕你,一边又在乎结果,一边又不想竭尽全力。
● 家庭教育需要想明白两个关系:第一,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简单来说,孩子在学校是N分之一,在家庭是百分之百。第二,付出和回报的关系。简单来说,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是,没有付出一定没有回报。
● 家庭教育是以我为主配置资源的过程。就怕你没本事娶张曼玉,还看不上家中的贤妻。就怕你没能力浪迹天涯,还嫌弃家里灰砖土瓦。
● 家庭教育需要因地制宜。就怕你自己搞不定教育的事,却又时时刻刻在嫌弃学校和老师。就怕你嫌弃老师和学校不好,却又没有能力为孩子择师和择校。就怕你既没有资源又不愿奔跑,却还要设置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就怕你明明生活在中国,却总念着外面的世界有多么多么好。
● 有时间没时间,父母都得关注教育,宁滥毋缺。有钱没钱,孩子都得努力,宁过之毋不及。
● 所谓家庭教育,说到底,不过是基于血缘基础之上的,人与人的关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