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一期末考,语文成绩全班倒数第一。
我一直对他的语文很有自信。
小学六年,我从来没给他报过课外班,只是特别强调要阅读。
家里的书柜里全是他读过的书。
我觉得:得阅读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考试。
小学毕业时,他的阅读量保守估计6000万。
可不成想,期末考,语文只考了97分。
孩子认真分析试卷,得出结论:
丢分点主要是基础知识,因为平时不喜欢背,出现了写错字,词语解释不准确等问题。
他的优势是,阅读题几乎不丢分。
他的作文,老师评价内容和结构非常好,之所以丢分因为字写得不好。
老师说,他课上回答问题,每次都能抓到核心。对内容理解透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想到这些,我知道阅读并没有错。
之后半年,他坚持读书。
同时及时巩固基础知识,做阅读时,总结了很多答题技巧。
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语文班级前10。
小学在阅读上种下的种子,终于经过漫长的沉淀,开始开花结果了。
回顾陪孩子阅读的这几年,我颇有感悟。
2
读书要去功利化
一位图书馆工作的朋友给我支招。
她建议给孩子准备一个笔记本,每读完一本书,就让孩子写读书感悟。
她还提供了写作模板。
书名、作者、内容概要、好词好句、自我感悟。
我尝试这样去引导孩子,但发现行不通。
孩子喜欢读书,他享受沉浸在情节中的快乐,但不喜欢写。
这种范式要求,让他有一种被布置任务的感觉。
他不喜欢,我就不再勉强。
能够心无旁骛地沉浸在书中,才是读书的真正意义。
但是,队友却不这样认为。
他觉得孩子读书,一定要有用。
什么样的书有用呢?
名人传记、传统名著,财经类,历史类书籍。
他让孩子读《四书五经》,感悟经典。让孩子读《摩西的书》,培养财商。
孩子不愿读,他就去做思想工作,甚至下命令必须读。
这种读书观,让孩子很抵触。
很多父母在引导孩子读书上很是头疼,常抱怨孩子:
“特别不爱看书,一让看书就挠头。”
“光读没用的书,说也不听。”
他们总有一种功利化心理。要求孩子读书,要么增长知识,要么提升成绩。
阅读的本质是探索、是思考、是感悟。
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提高成绩。
更为了培养孩子的情感、价值观和人生观。
当孩子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他们会与书中的人物对话,会思考书中的问题,会感悟生活的真谛。
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才是真正的成长。
“自得读书乐,不邀为善名。”
读书是为了寻求内在乐趣,而不是为了外在的名声或利益。
3
给孩子选书的自由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自己不会选书。需要父母帮他们做选择。
我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开卷有益,孩子喜欢,有兴趣读才是最重要的。
父母应该给孩子选书的自由。
孩子一年级时,我给了他选书的权利。
他选的第一类书是《阿衰》,之后读《查理九世》系列,读《植物大战僵尸》漫画版。
当孩子沉浸在这些书中时,我也曾忐忑,担心他受到不好的影响。
然而,并没有。
到了高年级,他开始读《朝花夕拾》、《骆驼祥子》……
他特别喜欢鲁迅,每次读完,都特别激动,禁不住跟我聊他的感悟和想法。
他读了很多大部头的名著,《悲惨世界》、《唐吉诃德》、《复活》、《白鲸》……
读书,兴趣是第一出发点。
孩子在不同阶段会喜欢不同的书。
当他自己去选择喜欢的书时,才会有兴趣和热情。
父母要相信孩子,相信开卷有益。
著名儿童作家章红认为:
阅读的选择权还是应该尽可能交给孩子。
即使一开始孩子选的是一些简单逗笑的书也没关系,重要的是贯穿一生的阅读习惯。
章红说:
“当孩子长大一些,阅读对于他们不再仅仅是一种娱乐,他们自会去寻找有思想有内涵的书籍。”
4
读的过程,可以中断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长期的、持续的、稳定的读书习惯。
比如,每年读多少本,每月读多少本,每天读几页,甚至一天的什么时间读。
如果孩子能够养成这样的习惯,自然最好。
但我带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孩子很难养成这样的习惯。
孩子读书是阶段性的,而且跟心境有关。
我家孩子读书都是一阵一阵的。
绘本启蒙阶段,他缠着我反复给他读同一个故事。
小学1-2年级,刚认识拼音,他很喜欢自己看拼音读书。
4-5年级时,是他读书最痴迷的时候。
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给他买了40多本,他一个月读完。
痴迷到什么程度?我骑车送他上学,他坐在后座上看一路。
我以为这种热情会一直持续下去。
可到了6年级,他的读书兴趣突然消失了。
他开始痴迷于篮球,我无论怎么劝他读书,他都无感。
我以为孩子从此对读书没兴趣了。
可初一下学期,他突然读起了名著,很多大部头的名著,我读都费劲,他却读的津津乐道。
读书是有阶段性的,有时会中断,有时会被更新鲜的内容吸引。
只要他喜欢读书,就是最好的安排。
读书是伴随孩子一生的事情,作为父母,索性佛系一些,耐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