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时候,我发现小外甥缩在沙发上,蜷成一团,满脸的不开心,就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小外甥撅着嘴,眉毛竖成两条斜线,气呼呼地抱怨道:“妈妈收走了我的压岁钱。”
原来,他的“财政大权”,完全掌握在妈妈手里,不但春节时收到的压岁钱,一律要“充公”,而且平时过生日的礼金、长辈给的红包,也全部要“上缴”,由妈妈替他保管。
每次,他要买文具零食的时候,都得向妈妈要钱,但他的“申请”经常被一口拒绝,这让他觉得很气恼,也很不方便。
“我再也不会把钱都给她了,那可是我的钱啊。”他嘟嘟囔囔地说,“以后再收到钱,我最多给她一半,自己藏一半。”
他说这话的时候,声音稚嫩,态度却极其认真,我忍不住笑了起来。可是笑过之后我却觉得,虽然这是件小事,但是其中的一些道理,家长却不能视若等闲。
孩子虽然小,但是他们却极其渴盼,能自主安排生活,自行决定开销和预算,在日常的事务上,有自己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作为家长,希望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乱花钱,本来是基于很好的出发点。
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如果我们收走了孩子手头所有的钱,一方面,他们会觉得委屈,因为他们认为,这钱是属于他们所有的,所以会对家长的安排表示不满。
而另一方面,他们可能会觉得,钱交给家长之后,每次想花的时候还不一定被允许,这样很气人也很麻烦。于是,他们可能会把钱私藏下来,学会隐瞒和欺骗。
这种结果,就背离了家长想教会孩子节俭的初衷。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管理和约束,固然是不可或缺。然而,每一个孩子,在成长到一定阶段之后,都有其独立自主的需要。
如果我们事事要管,时时要管,管得太多和太严,实际上是阻碍了孩子独立性的发挥,也不利于他锻炼管理自我的能力,树立主导自我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