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兜得慧为同学们整理了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专项练习附答案,学习必备!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专项练习
一、选一选,填一填。
1.下面诗句中,对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 B.荷尽已无擎雨盖(举,向上托)
C.知有儿童挑促织(挑选) D.远上寒山石径斜(歪斜,不正)
2.《赠刘景文》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横线上填写的内容( )。
A.唐 叶绍翁 B.唐 王维 C.唐 李白 D.宋 苏轼
3.下列诗句描写的内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D.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4.对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诗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
B.这句诗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C.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晴天景色的喜爱和对雨天景色的讨厌之情
二、积累与运用。
1.查字典填空。
“欲”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欲”在字典中的解释主要有: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副词,将要。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山雨欲来风满楼。( )
(2)欲把西湖比西子。( )
(3)小明上进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 )2.字词积累与理解。
(1)给加点字“坐”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星期天,我们全家人坐( )车去郊游。傍晚时分,大家席地而坐( ),我望着远处的枫
林,忽然想到了杜牧的两句诗:停车坐( )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
A.乘、搭 B.因为 C.把臀部放在椅子等物体上以支持身体重量
(2)“荷尽已无擎雨盖”中的“擎”读( ),意思是( )
A.qíng B.qíng C.双手捧着 D.举,向上托
(3)“一年好景君须记”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____________”,在诗中指____________
(填人名)三、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两句诗写景,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处景物,描绘出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1)“萧萧梧叶”让我想到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秋天。
(2)诗句中“____________”字体现了诗人漂泊异乡,“_______________”字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句的意思是: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自己
的家乡。
B. 这两句诗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特别是“寒”字,既有秋风寒
冷之感,又有远离家乡的凄凉之意
C. 诗句实际上描写的是诗人在他乡看到美丽景色后的激动和欣慰的心情
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诗中加点的词语“中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突出表现了江水的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加点字“回”的意思是( ),突出表现了山势的________________和水流的湍急。
A.返还,走向原来的地方 B.曲折回旋
(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诗中“断”“开”“流”“回”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山水景物的动态美,表达了诗人地天门山风景的喜爱之情
B.这首诗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楚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
C.这首诗只赞美了楚江水的巨大生命力
四、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小牧童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
2.在一篇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习作中,明明想引用一首古诗,下面最合适的是( )
A.《望天门山》 B.《饮湖上初晴后雨》 C.《夜书所见》 D.《望洞庭》
3.《望天门山》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诗中的“楚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的灵秀和楚江水的矫健。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写出了孤帆红日的壮美。五、结合语境填诗句。
1. 客游在外的诗人叶绍翁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便笑着吟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 深秋时节,一登上岳麓山,映入眼帘的便是满山的红叶,真漂亮!怪不得诗人杜牧也称赞道“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呀!
3. 暑假里,爸爸带我游赏杭州西湖。在看到西湖晴天与雨天的美丽景色后,我不禁感叹:“怪不得宋代诗人苏轼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4.在看到天门山那江水回旋的壮观景象后,我吟诵起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在勉励友人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常常引用《赠刘景文》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会连一连。
1.读诗句,品味不同的秋天。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忧愁、苦闷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思家怀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乐观自信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怡然自得
2.读一读,想一想,把诗句和所描写的声音连起来。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笛声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猿声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钟声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黄鹂鸣叫声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鸡叫声
3.读一读,把下列诗词句与所描写的事物连起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秋风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大雁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秋雨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菊花
七、阅读空间。
(一)山 行
远上寒山_________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_________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 把古诗补充完整。
2.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___。全诗描写的是___________(季节)的景色,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景物中可以看出来。
3. 理解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斜”的字面意思是“歪斜,不正”,但结合生活实际可知,它在诗句中指山间小路____________。
(2)诗句中“生”的意思是( ),形象地表现出白云升腾的样子。
A.产生,生出 B.具有生命力的 C.生长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总体基调是清新明快的 B.“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C.枫林晚景使诗人流连忘返 D.全诗表达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的哀伤叹息
(二)望 洞 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
1. 将故事补充完整。
2. 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突出了洞庭湖湖面的
__________________。我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对古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前两句通过写湖光和月光互相映衬,突出了洞庭湖的宁静、柔和之美
B.诗的后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洞庭湖比作青螺,写出了湖水的清澈
C. 这首诗勾勒出一幅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把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所 见
牧童骑___________,________振林樾。
意欲捕___________,忽然__________。
全诗刻画了一个( )的小孩儿形象。
A.天真活泼 B.调皮捣蛋 C.智慧过人
②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________,千里江陵________。
________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万重山。
1. 从“朝”字中,我知道诗人从白帝城出发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
2. 体现船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 从诗句中,我体会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③采莲曲
_____________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_______________。
乱入池中_______________,闻歌始觉_______________。
1.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_。
2. 诗中“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3. 此诗表现了采莲女( )是性格。
A. 勤劳、善良 B.天真烂漫、朝气蓬勃
④惠崇《春江晚景》
__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__。
1. 把诗句补充完整。
2. 这首诗是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___写的。
3. 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是作者联想到的。
4. 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 写出下面字的解释。
庭:____________ 皆:____________ 弃:____________
2.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群/儿戏/于庭 B.足跌/没/水中
C.众/皆弃去 D.光/持石/击瓮/破之
3.下面对古文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儿戏于庭”的意思是一群小孩在庭院里唱戏
B.“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的意思是一个小孩儿登上瓮,不小心掉到瓮里
C.“众皆弃去”的意思是其余的小伙伴都走了
D.“光持石击瓮破之”的意思是司马光拿起石头把瓮打破了
4.默读第②句,当孩子落水后,其他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司马光的表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八、仿写诗歌。
秋天 秋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弯弯的谷穗 是圆圆的苹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黄金黄的 通红通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C 2.D 3.B 4.C
二、1.谷(欠) 4(7) (1)③ (2)② (3)①
2. (1)A C B (2)A D (3)您 刘景文
三、1.荷尽 菊残 已无 犹有
2.(1)示例:树叶在秋风中簌簌地响,纷纷飘落到地上
(2)客 情
(3)C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这两句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特别是“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寒凉之感,又有远离家乡的凄凉之意。景物实际上抒写的是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和凄凉。因此C中说“激动和欣慰的心情”是不正确的。
3.(1)从中间断开 汹涌
(2)B 险峻
(3)C
解析:本题考查对两句诗的整体理解。由第(1)题和(2)题可知,这两句诗既写了楚江水的巨大生命力,又写出了天门山的险峻,所以C项是错误的。
四、1.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2. B
3. 唐 李白 长江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五、1.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2.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3.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4.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5.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六、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乐观自信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怡然自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愁、苦闷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思家怀乡
2.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鸡叫声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笛声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猿声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黄鹂鸣叫
3.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大雁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菊花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秋风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秋雨
七、(一)1.石径 枫林
2.唐 杜牧 秋天 寒山 霜叶
3.(1)弯弯曲曲 (2)A
4.D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做这道题时要了解诗的大意,把握诗的总体基调。从诗中的“白云”“人家”“霜叶”等景物中可以看出深秋在诗人的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生机盎然的。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枫叶、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没有面对深秋时的哀伤叹息,所以D项是错误的。
(二)1.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2.湖面 未打磨的镜子 平静 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湖面上没有一丝风,就像一面没有经过打磨的镜子。
3.B
解析:此题考查考查理解古诗的能力。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经过洞庭湖,记下所见的景象,故名为“望洞庭”,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古诗的后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是正确的,但是是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写出君山的清脆,因此B项是错误的。
(三)①所 见
黄牛 歌声 鸣蝉 闭口立 A
②早发白帝城
彩云间 一日还 两岸 轻舟已过
1. 早晨 2.千里江陵一日还 轻舟已过万重山
3.示例:轻松、愉快
③采莲曲
荷叶 两边开 看不见 有人来
1. 唐 王昌龄
2. 听见
3. ②
④惠崇《春江晚景》
1. 竹外桃花三两枝 正是河豚欲上时
2. 宋 苏轼
3. 竹子 桃花 江水 鸭子
蒌蒿 芦芽 河豚
4. 示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四)1.庭院。 全,都。 离开。
2. A
3.A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古文句子的能力。做这类题时,要大致了解古文的意思,逐句翻译即可。“群儿戏于庭”中的“群儿”是一群小孩儿。“戏”的意思是玩,“于”是介词,意思是“在……”,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一群小孩儿在庭院里玩耍,所以A项是错误的。
4.皆弃去 持石击瓮破之 示例:聪明机智、沉着冷静
八、示例:秋天 是高高的天空 瓦蓝瓦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