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解决孩子游戏成瘾的最好方法,根本不是砸手机!试试这3个方法,效果立竿见影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儿子今年16岁,成绩一直不错,只要保持状态,应该能考上一所好大学。

可儿子却迷上了手机游戏和短视频,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刷一会儿手机才开始学习,成绩也下滑的厉害。

高中课业繁重,老师讲课速度也快,他经常抱怨,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我跟他说:“你这是重点高中,你把玩手机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早就成第一了。”

他顶嘴回怼,说我什么都不懂,让我少管他。

儿子的情绪变得越来越差,甚至直接不写作业了,放学就抱着个手机。

老师不止一次的叫过家长,让我多督促,少纵容。

没办法,我只好把工作暂时放一放,全心全意地监督他的学习

别整天盯着手机了,有什么好玩的?不要磨蹭了,赶紧写作业!

快起床,上学快迟到了!

你昨天学的内容都复习了吗?怎么一点自觉性都没有。

每天,我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闹钟,时刻不停地提醒他注意时间、抓紧学习。

我本以为,通过我如此不遗余力的付出和督促,儿子能够感受到我的用心,从而珍惜机会,努力提升学习成绩。

没想到,他越来越叛逆,越来越厌学,手机依旧是照玩不误。

孩子爸爸曾经直接没收过他的手机,他俩当场大吵一架,第二天儿子直接请假不去上学了!

我们在家各种招数都用上了,讲道理、威胁吓唬、断网、不给零花钱、爷爷奶奶轮番上阵劝解……通通不管用。

最后他爸举手投降,还是把手机还给他了。

结果没到一个月,就又跟我说想请假,不想上学了。

02

高中时间这么宝贵,眼看着儿子待在家里啥事也不干,就闷头刷手机,我很迷茫。

我加了不少学习育儿群,感觉好像是孩子有情绪易激惹的问题,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学的理论也都用不上。

倒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陷入了看不到希望的无助中,觉得每天都特别焦虑,无奈之下,我报名了妈心理的《打败厌学提升学习动力 父母成长动力团体》,尝试自己做咨询,学习系统的课程缓解焦虑。

儿子小学时,学业并不繁重,他的成绩也一直很好,这显示出他具备学习的能力,也有学习动力。

然而,随着他步入初高中,课程的难度和作业量都有所增加,他开始感受到学习的压力。

他开始感到吃力、焦虑和自我怀疑,但我却没有注意到这些变化,没有及时给予他适当的情感支持。

相反,当他情绪低落,抱怨和逃避时,我反而增加了对他的批评和指责。

这种消极的情绪不断累积,他开始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沉迷上了手机游戏。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潘多拉效应”,意思是你越不让我干啥,我就越想干啥。

我越不让他玩手机,管的越严,他就越叛逆,最终朝着与我期望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

儿子其实是在用“不上学”这种行为,向我传递一种强烈的诉求,提醒我当前的教育方式,需要调整了。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我把自己的方案分成3步。

03

1、放下孩子能立马脱离游戏,重回学习的妄想,把关注从孩子身上撤出

儿子沉迷游戏初期,我一直在和他“作斗争”。

全家方寸大乱,采用打骂、不给零花钱、轮番说教等方式隔绝游戏。

可这反而激发了孩子的叛逆,愈发放纵自己。

因此,我首先要做的是改变自己的心态:

放下对成绩的过分追求,停止向他灌输学习的重要性,也不要期望他能立刻放弃游戏,马上回归学习状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之前我因为怕孩子不上学,做什么事情都魂不守舍,觉得时刻守着他才能心安。

但孩子的状态不是我天天盯着就能变好的。

过度的关注反而容易使孩子感到被监视,感到被寄予很多期待,感到紧张,没法放松下来,只能通过手机游戏让自己放松。

后来我想通了,先让自己好过,孩子才能过好。

先努力把自己照顾好,确保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心情愉快,自己去学习承载和消化更多的焦虑情绪,这样才能以更大的心理弹性和灵活性尊重孩子独有的发展节奏。

孩子目前只是在成长发展的道路上暂时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我相信孩子一定能好起来,给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信任、理解、支持。

2、做好容器,多听听孩子的声音,应对孩子每一次情绪的表达

除了要给到孩子空间和自由,也要给到孩子心理营养,这样能够更好的滋养孩子,让孩子的力量恢复的更快。

当儿子再次抱怨学校的烦恼、考试的困难,或是提出不上大学的想法时,我会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

我不会感到焦虑或紧张,也不会立刻对他进行说教,强迫他改变消极的态度,或是要求他立刻变得认真和努力。

无论他抱怨什么,我都会耐心倾听,不加以评判,有时还会适当地表示同感,比如说一句:“确实如此!”或“我理解你的难过!”

其实孩子心里明白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只是需要有个人来感知和回应自己的负面情绪。

通过温和的反应和包容理解,让孩子感受到他的情绪是被我理解和无条件接纳的。

有时候我还会孩子聊聊他的心事,无非就是让孩子有个倾诉的出口,聊天倾向性不能过强。

妈心理的心理咨询师说:

不要觉得聊几次孩子就脱胎换骨愿意上学了,估计可能性不大。

孩子能复学真不是靠聊天或者靠说教去改变的,真的是靠父母的改变,尤其是妈妈的改变,带动爸爸,孩子心里得有安全感,觉得自己说什么爸爸妈妈都真心接纳,才会慢慢吐露真心话,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才能帮助到孩子。

3、采用“责任转换法”,分清界限,把选择权交给儿子

日常生活中带上觉察,多想一想,这件事是谁的事?这个问题的归属权是谁?谁在被这件事困扰?

对于归属权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就采用问诊式沟通。

问诊式沟通的方法和原则有七个方面:

一是提问,提问的目的是搜集信息,确认孩子的真实意图和目的,或者问题的根源。如果不知道怎么说,甚至可以简单地重复孩子的问题,好让他继续说下去;

二是多听少说,搞不清状况时尽量不说话;

三是非常专注地听,不漏过任何一个细节;

四是在心里默默地分析,从表面的症状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不轻易下结论,不轻易给建议;

五是允许孩子有情绪;

六是共情;

七是不评判、不讲道理。

将关注点从“你”应该做什么,转变为“我”要做什么,把选择权交给儿子。

通过这种方式,儿子的体验有了显著的变化,他从被动的“打工人”变成了主动的“老板”。

他的内在动力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一旦他能够自主做出选择,他就会变得更加主动,愿意承担起责任,并积极思考如何更高效地完成他的任务。

我所要做的,就是细心观察,发现他真正感兴趣或重视的事物,然后巧妙地引导他,逐步将外界的推动力转变为他内心的驱动力。

幸运的是,我的教育方法调整得很成功,儿子现在已经重返学校。

走过这段历程,我深刻体会到父母的教育认知对孩子的影响有多深,希望那些与我一样正面临相似挑战的家长们,能够勇于从自身出发,沉下心来寻找问题的根源,引导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

如果你孩子也出现厌学、躺平摆烂、不想上学、情绪不稳,整天沉迷手机,一提学习就发脾气,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同学,隔三差五就想请假……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解决孩子游戏成瘾的最好方法,根本不是砸手机!试试这3个方法,效果立竿见影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