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有些孩子似乎变得很敏感,家长稍微说两句,他们就像被按下了“叛逆”的按钮,甩脸色、顶嘴、大哭……仿佛变成了一点就着的火药桶。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家长该如何引导呢?
孩子叛逆顶嘴怎么办?
孩子的“叛逆顶嘴”,背后想要表达的是“我不想所有事情都要服从,我想要自己做决定。”
孩子的“叛逆”是独立的一个象征,表明他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意识。通常情况下,孩子不是想要反抗父母,而是反抗父母对待他的方式。
因此,我们可以先觉察一下,自己对待孩子是否过于简单粗暴?是否对于孩子的请求总是给出无关回应?是否对孩子过度保护、包办,总是限制他做一些事,或者阻止他自己完成一些探索?
而在孩子被拒绝、有情绪的时候,我们有没有看到孩子的情绪,帮助他疏导?还是只是给他讲一堆大道理?
如果孩子总被命令、拒绝,或者总被限制,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他就会感到无法被理解,又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完成一些事情,就很容易积累情绪在心中。
如果孩子的情绪得不到疏导,又没有学会正当的表达方式,那就容易表现为“叛逆”。
与“叛逆”孩子的沟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味听话。
2.榜样:父母情绪稳定,理性表达。
3.氛围: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
4.倾听:专注而耐心。
5.换位思考:孩子的行为背后是不是有什么原因?
6.效果:重要的不是父母说了什么,而是孩子理解接收到了什么。
孩子偶尔的顶嘴是我们了解他内心世界的契机,如果我们可以耐下心来,以一种平等尊重的态度去听听他的想法,那么孩子就会慢慢知道,他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和父母沟通,就不必使用激烈的态度来反抗了。
孩子情绪崩溃时,如何帮助孩子疏导情绪?
经常听到有妈妈们询问:“我的孩子一发起脾气来,就是‘我偏不!’、‘我就要!’,不管怎么讲道理都没有用啊。”或者“我的孩子动不动就哭,一点小事也要哭半天,无论怎么说都不行。”
这些妈妈们的描述都在指向同一个问题:当孩子情绪温度很高的时候,要如何帮助孩子疏导情绪。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最常使用的大概就是“讲道理”了。
给孩子分析、说教,希望他能够明白我们的一片苦心。然而现实并没有那么美好,孩子在气头上,哪里听得进道理?
为了平复事态,于是就妥协,或者转移注意力,赶紧息事宁人最重要。
看起来似乎孩子忘记了这件事,也不哭不闹了,但妈妈们会发现,当下一次类似的事情再发生时,孩子的情绪会更加激烈。
那是因为,当孩子情绪高涨的时候,他的内心有着许多强烈的感受,这些感受需要得到自由地表达。可是我们习惯性地否定孩子的感受,认为他无理取闹。耐心的时候还能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不耐烦的时候可能直接就是斥责,或强行打断。
比如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坏了,半夜哭着让你现在就给他买个新的。这时候很多父母通常会说:“谁让你自己不好好爱惜啊!”“这么晚商店早关门了,我上哪儿给你买去?”或者“不就是个玩具嘛,有什么好哭的,明天给你买个更好的。”
可是有经验的父母们就会知道,这么说根本没有用,我们绞尽脑汁去安慰、说教、想办法,可是孩子并不会因此就好起来,反而哭得更大声了。这是因为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否定孩子的感受。
我们的大脑在平衡状态的时候,一半是情绪,一半是理智。当我们的情绪温度升高时,就会把另一半理智挤得只剩下一点点,这个时候我们是没有办法好好思考的。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妈妈会发现,平时和孩子讲道理,孩子都答应得好好的,但是一遇到事情,就什么道理都没用了。那是因为孩子不是不知道这些道理,而是在那个当下他做不到。因为情绪上来的时候,没有理性思考的空间。
所以,当孩子闹情绪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承认孩子的感受。这就是在帮助孩子释放情绪,让大脑恢复平衡状态,让理智回来。要注意的是,承认孩子的感受,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为。
比如孩子因为玩具坏了发脾气,我们可以说:“玩具坏了,你很伤心。”“很想马上出去买个新的,可惜天黑了商店关门了,买不到,这让你很难过。”或者“这是你最喜欢的玩具,对你来说很重要,你一定非常伤心。”
不必讲什么大道理,只是去理解孩子,并帮助他表达感受。
当孩子可以自由地表达、感受得以自由地流动时,他就会慢慢平复下来,也能够接受现实,学会去面对自己遇到的问题了。
如何让孩子信任父母?
其实孩子生下来,对父母就是有天然的信任的。只是后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慢慢的会和父母出现一些隔阂。
孩子是否信任我们,取决于他是否认为我们理解他。所谓理解,并不是同意他所做的每一件事,而是指我们能不能明白孩子需要什么,能不能懂他。
可是作为父母,我们很多时候会习惯性地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去评判、指责孩子,比如认为他不懂事,无理取闹,这也不对那也不对。
比如孩子有时候对我们说:“妈妈我要你陪我。”、“妈妈我好害怕。”可是我们给到孩子的回应往往是拒绝和评判:“这么大了还要人陪?你又不是小孩子。”、“这有什么好怕的?太胆小了,男子汉勇敢一点!”慢慢的,孩子就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了。
也许他还会谈想法:“妈妈,周末我想去同学家玩。”但有时候我们连他的想法也要否定:“玩儿什么玩儿,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儿,作业写完了吗?下周就要考试了,复习了吗?”
如果孩子的想法经常被否定,他慢慢就会知道,和父母谈想法是不安全的,是会被批评的。于是他就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想法,把父母关在了心门之外,父母不再有机会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回家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根本不愿意和父母说话。很多父母会问:“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和我沟通呢?”那是因为在孩子小时候,缠着我们叽叽喳喳的时候,被我们一点一点推开了。
为什么有些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那是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他愿不愿意和你说话,不在于你爱不爱他,而在于和你说话是不是安全,会不会遭到否定、批判、指责,甚至打骂。孩子在家庭里感受不到价值和归属,就会封闭自己,不再信任父母。
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去倾听他、理解他,去体会孩子的感受。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永远不如我的孩子对我来说更重要。即便是孩子可能会犯错,我们也可以带着满满的爱,去看看他需要什么帮助,而不是指责他、否定他、教训他。这样才能让我们和孩子之间信任的纽带无比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