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五年级,真不知道她脑子里整天在琢磨啥,对学习完全不上心!
我一天到晚,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可她呢,左耳进右耳出,该吃吃该玩玩,完全是“油盐不进”。
特别是写作业的时候,磨磨蹭蹭,一小时就写几个字,中间不是喝水就是上厕所,还唉声叹气个没完,看得我火冒三丈,真想冲过去揍她一顿!
我经常忍不住吐槽:“我真是倒霉,生了这么个让人操心的孩子,脑子不聪明还懒得很,一点上进心都没有。”
这真不是我冤枉她,女儿从小就是这样的。
从一年级开始,她写作业就很拖拉,别人四五样作业,早就完成了,她就一样,照样给你拖到晚上10点。
脑子笨、记性差,前脚学后脚忘,能不动脑子的就不动,能不背诵的,就不背诵。
每次辅导作业,我都跟斗鸡似的,嗓子直冒烟,血压“噌噌”往上涨,真是什么招都使了,就差没给她跪下了。
她呢,当时点头答应得挺好,可第二天,作业还是照样拖拉、错误百出,一点也不长记性。
不仅如此,生活中,女儿的一些坏习惯,也是让我头疼不已。
早上出门上学,就跟打仗似的,不是忘了带课本就是落了作业本,晚上回家,钥匙、水杯这些随身物品经常不翼而飞。
房间更是乱糟糟,书桌上堆得满满的,衣服、袜子、零食扔得满地都是。
我跟她说了好多回,女孩子不能邋遢,要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可女儿就是听不进去,一天到晚就知道疯玩,要么看电视、要么玩手机,别的什么也不感兴趣。
在我看来,女儿真是一点优点也没有,缺点数也数不完。
眼看明年就要小升初了,以她现在的状态,到了初中能不能跟上都是大难题,更别说以后考高中了。
想着这,我就焦虑得睡不着觉,有种深深的挫败感。
有时候,我真的想不明白:怎么会有这种孩子?难道真的眼睁睁地,看着她虚度光阴、日复一日地混日子吗?
带着极大的不甘心,我找了好多方法,就想怎么做才能改变孩子,后来我看到了一句话,让我一下子“醍醐灌顶”般醒悟过来——
人性的本质是渴望欣赏,孩子尤其如此,欣赏能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贬低会让孩子枯萎畸形!
孩子的每一种心理和行为,都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是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你给到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她就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成长。
这么多年,我一直觉得女儿样样不行,总是催着她、说着她,给到女儿的教育全部都是消极、负面的。
抱怨、批评、指责、贬低,这些负能量的词,我说得比吃饭喝水还顺溜,张口就来。
殊不知,这些话就像慢性毒药,一点点地渗进了女儿的心,慢慢地,她就真的活成了我嘴里说的样子。
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自证预言效应”:
当孩子被贴了一个负面标签,父母长期往孩子身上贴这些负面标签,孩子就会一步步受到这些负面标签的暗示,最终真的长成负面标签的样子!
一直以来,我一看到女儿粗心大意就忍不住批评,可结果她非但没改,反而越来越粗心了;写作业我催促她别磨蹭,她却反而越催越慢,还故意跟我对着干。
我在家说得最多的就是:
你怎么这么笨啊!就没有一点自觉性吗?
看你懒成什么样子了!将来有你吃苦的时候。
更糟糕的是,我还把这些负面情绪带到了外面,经常在外面吐槽女儿的“不是”。
结果,我这些消极评价,就像一个诅咒,在孩子的身上不停地去应验,直到女儿变成了现在的“问题孩子”。
同样,自证预言效应,也有正向预言的作用!
如果想让孩子变得优秀,就多给她一些积极、正面的评价,受到父母肯定、认可的孩子,她才会建立起自尊和自信,对自己有认同感,才会在生活中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特别是在青春期以前,孩子对父母更依赖,对父母所说的话,更重视,更能听到心里去!
所以,一定要趁早、及时调整教育方式,用积极、正面的评价和语言,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多给孩子的“灌灌迷魂汤”。
第一,卸掉焦虑,放平心态,多肯定、不指责,给孩子轻松、自由、平和的成长环境。
这么多年,我一直很焦虑,无形中也把这种情绪传递到女儿身上,甚至她一见到我就紧张,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哪怕有时做对了题目,也会不自信得自我怀疑。
而我,也习惯了高高在上的姿态,动辄便对女儿进行指责,却从未真正考虑过她的感受。
想想女儿每天生活在一个,充满压抑与否定的环境中,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应对我的情绪,所有的心力,都倾注在如何防备和应对我身上,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去思考和学习呢?
就如同我上班时,时刻受到老板的挑剔与否定,怎么可能把工作做好。
为此,我努力说服自己——现在,最重要的是,我要帮助她建立自信,让她知道,她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她有能力做得更好。
那天放学后,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在背后盯着她写作业,而是把时间交给了她。
过了一会,女儿出来喝水,试探性地问我:妈妈,我能不能看半个小时电视再写?
要是搁以前,我肯定是一脸严肃,张口就来:“想什么呢?就你这成绩,还有心思看电视?”
但现在,我忍住了:“别半个小时了,你看1个小时吧,妈妈相信你能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女儿惊讶地长大了嘴巴,愣了几秒后,蹦蹦跳跳地拿起遥控器,开始享受属于她的“美好时刻”。
一个小时后,我走到她身边坐下,过了几分钟,女儿遵守了我们的约定,主动关掉了电视,回到了书桌前。
令人惊喜的是,这次她写作业的效率出奇地高,时间竟比往常缩短了许多。
我满心欢喜地走到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温柔地夸赞道:
妈妈看到你今天的表现,真的非常开心。
你不仅遵守了我们的约定,还以这么高的效率完成了作业,这证明了你对自己的时间有很好的掌控能力。
祝贺你,你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家的氛围变了,家中的笑声变得更多了,晚餐桌上的话题也变得更加轻松愉悦,不再跟以前一样总是围绕着学习。
第二,根据孩子实际情况,适度降低学习难度,确保学习内容与孩子当前能力相匹配。
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学习任务细化成微小的步骤,使其变得易于达成,进而让孩子更容易做成事,在不断成功中培养孩子的胜任感。
我深知,女儿现在底子薄,落下的功课太多,如果硬是逼她一口气补上来,肯定适得其反,只能一点点地帮她梳理,把学习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
于是,我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了沟通,给她单独留作业,别太难,得是她踮踮脚就能摸到的那种,让她觉得:“我能行!”
这样一来,女儿每天完成作业的时候,心里头都是美滋滋的,觉得自己还挺能耐。
慢慢地,她就习惯了这种每天进步一点点的节奏,不知不觉中就进步了。
时间一长,我发现,她不光是学习上有了长进,整个人都变得自信多了,干啥事儿都觉得自己能行,并从中感受到了快乐与胜任感。
第三,多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她会回馈给你惊喜。
以前我眼睛里就像是装了放大镜,专挑女儿的不足看,觉得她哪哪都不行。现在我每天都挖空心思,找她的闪光点。
看到她主动整理房间,我赶紧走上前,笑眯眯地对她说:“宝贝,你真是个干净又勤快的孩子!看这房间,收拾得多整洁,我光看着都感到舒服。”
她一听这话,脸上立马绽开了花儿,小手一挥,得意地说:“那必须的,我以后还要帮妈妈做更多家务呢!”
那一刻,我心里暖洋洋的,觉得这孩子真是越来越懂事了。
从那以后,我就更上心了,每天变着法儿地夸她。她作业写得工整,我就说:“你这字儿写得,比老师板书还漂亮呢!”
她帮同学解决了个小问题,我就夸:“咱家宝贝,热心肠,小雷锋一枚!”。
这样一来二去的,我感觉,女儿整个人都发光了,性格也越来越开朗,越来越自信,开始愿意尝试新事物了。
期末考试,女儿语文和英语都考了90分以上,只有数学是85分。我拿到试卷后,没有盯着被扣掉的那15分,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获得的分数上:
这道题很难,你居然做对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呢?还有这道题,也比较难,但是也被你攻克了,简直是学霸附体!
女儿开心地回应:妈妈,因为我提前预习了,但是有一些题我还是做错了。
我跟她说:没关系,妈妈现在不担心你的成绩,因为我知道,你一定会越来越好。
果然,接收到了我的信任和鼓励,女儿就像被灌了“迷魂汤”,整个人都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心思更沉静,学习更带劲儿,主动拉着我和她一起,要把做错的那几道题,重新“消灭”掉。
这也让我真正见识到“暗示”的力量,原来这么强大。
父母“积极的暗示”就像是,给孩子的心里种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不声不响地就生根发芽,最后长成参天大树。
相反,“消极的暗示”就像是一把把锋利的刀,切割着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时间久了,孩子的潜意识里,就真的认为,自己就如父母说得那般不堪,发自内心觉得自己无可救药。
要知道,孩子比成人更容易受到外界暗示的影响,特别是最亲近、最信赖的父母,给出的暗示,更加容易影响孩子的自我信念和行为。
如果一开始,我就“悟”到这个道理,懂得给孩子灌积极的“迷魂汤”,那她一定不会变成“油盐不进”、“软硬不吃”的老油条,早就积极自信地走在成长道理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