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家里青春期孩子,孩子爸爸管了几次后,孩子对抗,陷入内耗。
孩子和爸爸关系变得疏远,孩子大了,会有自己的想法,你管她,认为爸爸限制她的自由,不尊重她,让她没有尊严。
昨天分享了不消耗孩子能量,父母不和孩子较劲 。
那怎么做到呢,我们商量的原则,先练习这两条。
1、管住嘴,看不惯孩子的事情闭嘴,实在忍不住提醒一下,孩子不听,就不要再说。
昨天晚上挑战就来了,九点多正在写作业,老师突然发了信息,受台风影响,明天延时上学,10点到校。
这下好了,收到这条信息,孩子不着急写作业,明天晚上学,决定晚睡晚起。俩孩子开始玩,11点多才上床睡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真想提醒她们早睡早起,但是我们忍住了。
今早8点半,我们在客厅和阿姨聊天,吵醒孩子了,出来埋怨我们说话声音太大,打扰她休息。
如果换成以前爸爸会说,八点半不起床,我们正常吃饭,还打扰你了,你不起床不说你,反倒怪别人聊天。
今早我和孩子爸爸都闭嘴,抱怨了一声回屋了。9点自己出来吃早餐。
闭嘴的好处,就是孩子抱怨是单方面的,我们不增加你的内耗,不和你较真,更不会和你争论对错,争论输赢,不让你把精力和矛盾指向我们。
我们不再是她对抗的目标,也能起床上学。
2、孩子不需要,不帮助,孩子有需要,要回应。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懂,经常的口头禅是你不懂,说了你也不明白。你理解不了。最烦的,父母还把他当孩子管教。
我们如果还把他当成小孩,遇到事情唠叨不停,对他的生活控制得事无巨细,评价他的品味、反对他的看法、否认她的感受。
那孩子关上的,不仅是他的卧室门,更是的心门。
退出孩子的小片天地,允许他有一定的私人空间,难过时他能在那个空间里疗愈自己,开心时他能在那个空间里放飞自我。
在一次节目中,伊能静提到,在儿子哈利生日时,她送了他一段话:
“妈妈会得体地从你的生命中退出,这是给你最大的爱。
但只要你回头,我们就会一直在这里。
妈妈必须学会得体地退出,这真的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即便如此,我也不会因为儿子长大了,就不再想念。
我依然非常想念他,想念和他共度的每一个难忘瞬间。
然而,我清楚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角色了。
现在,我就是那个守望者。”
我和孩子爸爸达成一致,孩子需要我们,我们就帮助,给予支持,不需要,我们就退出,不和孩子内耗。
莫言说:“能说服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南墙;能点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说教,而是磨难。
成年人只能筛选,不能教育,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吃亏和吃饭一样,吃多了自然就会成长。”
孩子的缺点毛病,讲道理没用,让孩子在社会上学习成长,社会也会教育他。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退出孩子的世界,成为一个守望者,真的一身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