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数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课题组2020年至2022年针对3108名未成年学生的调研显示:
53.5%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其中占比较高的现象包括东西被偷(52.8%)、被取笑或捉弄(37.2%)、被辱骂(33.7%)、遭教师体罚(28.3%)、东西被人故意损坏(20.2%)、被人歧视(19.1%)、不许上课(15.4%)、被人孤立排斥(14.1%)、受到暴力威胁或恐吓(13.2%)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除了被体罚,学生身体是实实在在地受到伤害外,其他的欺凌方式其实一般是看不出来的,而这,就是所谓的“隐形欺凌”。
什么是隐形欺凌?
具体点说,隐形欺凌就是指那些不容易被发现、不易被察觉的欺凌行为。
这种欺凌行为重点就在于这个“隐”字,不像传统欺凌那般采用身体暴力或是言语侮辱,但同样会对受害者造成心理和情感上的伤害。
隐形欺凌包括很多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家长可以参照一下,看看自家孩子是否有遇到类似的情况):
1、社交排斥:最直接的就是孤立,比如日常生活中故意忽视某人,在团体活动时排挤某人,对于这种行为老师和家长也无法予以纠正,更是让受害者感到孤立和无助。
2、言语挤兑:不如直接骂人那般激烈,而是用讥讽、嘲笑、阴阳这类的言语攻击,不易被老师或是家长发现,但是会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物品侵犯:有意侵犯别人的物品,或破坏、或偷或占用,但受害者却没有任何证据,只能眼睁睁吃亏,愤怒却无助。
4、网络欺凌:利用网络平台传播对某人的负面信息,比如曝光隐私、恶搞图片、捏造谎言等,这不仅对受害者心理造成伤害,更是损坏了其声誉。
5、情感操控:用现在流行话来说,就是PUA,通过操纵言辞或行为来使他人产生负面情绪,如持续贬低、比较或过度控制他人的感受。这可能导致受害者自信心下降和自我价值感受损。
6、过度干涉:自作主张的对别人的生活、日常行为进行过度干涉,甚至剥夺其决策权,限制其表达的权利,这会使受害者感受无法自主和束缚。
这些行为虽然可能不被视为传统的物理暴力,但它们对受害者的心理和情感健康有着严重的长期影响。因此,识别和预防这些隐形霸凌行为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怎么做?
因为隐形欺凌不像普通物理欺凌那般表现明显,所以很多时候大人都未必能察觉的到这些欺凌。
所以,想要孩子不被成为被欺凌的那一个,我们平时就要做好以下这些:
1、关注孩子与周边人的相处
先前说了,隐形欺凌连大人都很难发现,更不用说孩子自己了,可能被欺负了都还不知道。
所以家长一定要多观察、了解孩子和周围人的相处,也可以在日常的聊天中,引导式的询问一些关于交往的问题,以便家长及时发现问题,尽早补救。
2、让孩子强健体魄
并不是说让孩子练得满身肌肉,而是想让孩子身体健康,这样在遇到欺凌的时候也可以做出反击,以此来保护自己。
而且强壮的体魄也会让故意欺负人的孩子有所忌惮。
3、教会孩子拒绝
无论是口头的嘲讽,情感的PUA,还是行为上的过度干涉,只要是遇到让自己不舒服的侵犯行为,就可以直接拒绝,表明自己的态度。
如果对方不予理会,那就找老师,如果老师没法解决,那就找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记住,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家里人永远都会支持他。
这里有个小提醒,能口头上解决的尽量别动手哈。
4、教导孩子如何分辨“欺凌”
教会孩子识别各种各样的欺凌,让孩子熟悉不同类型欺凌的应对方法。如果可以的话,家长可以在家和孩子进行演练,能够加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胆量。
要教导的是,我们的孩子不能被人欺凌,但也不能成为欺凌者。
如果孩子遭遇隐形欺凌怎么办?
遭遇隐形欺凌后,孩子的身体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明显伤痕的,这种情况下,家长该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呢?
1、首先,家长要保持冷静,了解详细情况
孩子是否受到欺凌?欺凌的具体情况是什么?家长最好先和孩子了解情况。
在交流的过程中,家长应表达出对孩子的支持和理解,让孩子感到舒适和安全,从而更愿意分享他们的经历。
2、其次,家长应该与学校联系,告知相关情况。
因为家长事先和孩子沟通过,相关的内容,比如欺凌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者和孩子的感受等,都可以整理好一起分享于学校,以便学能够快速了解情况并采取适当措施。
家长还应与学校合作,共同制定干预计划,监督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关注事情的进展。
3、最后,家长可以选择报警或是寻求法律援助。
当然,这是在情况严重或是学校等部门无法正常解决的情况下,不得已才要采取的措施。
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一家的孩子,更是为了整顿社会上的欺凌之风。
此外,家长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注意孩子的情绪,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提供支持,帮助孩子处理情绪问题,减轻心理压力。
写在最后:
当孩子进入集体生活后,就会有矛盾、有纠纷、有争论,但只有拥有清醒的头脑和保护自己的意识,才能更好的击退施暴者。
我们要教会孩子的不仅仅是要保护自己,更不能去成为施暴者,任何形式的欺凌都是不能被原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