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医院的一位副主任,在接诊过许多“问题”孩子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小孩子的行为问题也好,情绪问题也罢,背后很多就是关系的问题。”
有一次,一位家长抹着眼泪细数起孩子的罪状。在家上网课,老师在点名,儿子趴在桌上睡觉。稍微骂几句,儿子就开始摔门、发脾气,气急之下还动手打人。
但当医生转头问男孩怎么评价自己的父母,他的回答却是“没有任何优点”。
出了诊室,母子两人都冷着脸,男孩刻意和母亲保持着一米开外的距离,没有任何交流和互动。
母亲提醒他吃点面包,男孩却冲着她大喊:“我今天就是饿死也不吃!”
还有一个男孩,上课分心、走神,回家写作业也是磨磨叽叽。
父母认为儿子一定是病了,可能是“多动症”导致了这些问题,于是焦急地带儿子来了医院。
可经过现场的询问和评估,医生排除了生理原因。
男孩的种种异常,其实是一种消极抵抗。
因为父母要把他送到他们认为更好的小学去,可儿子不愿意,但又反抗不了。
矛盾爆发后,儿子只能在行为上“摆烂”。
很多家长总是看孩子问题很多,习惯把问题和责任推到孩子身上,抱怨孩子不听话、脾气大、太难管,却往往忽略了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02
我骨折做完手术后回家,孩子们就一会会进到我卧室,往我床上一躺。
我说我都骨折了,让我安静养吧。有啥事和你爸说去。
孩子们说,妈妈理解我们,爸爸根本不理解我们,只会要求。躺床上也能聊天。
因为别人都无法取代妈妈和我们的关系,妈妈能给我们心理支撑,能够倾听我们的心里话,我们不想和爸爸说。
让我最感动的是,出院回家之后,我问孩子如果爸爸上班了,妈妈怎么办?
俩孩子都愿意照顾我,我再三强调,妈妈不能自理,所有事情都要在床上,俩孩子说,我们不怕脏,不怕累,照顾妈妈是应该的。
现在体验到我亲生的孩子,关键时刻我的孩子有担当有责任心,更是非常爱妈妈。最后我请了阿姨,但是孩子的话,让我非常温暖。
现在内卷,我们也经常焦虑孩子,实际本质上也是为了孩子好,只不过我们的方法错了,要求,控制,命令,让我们和孩子关系疏远。
我也观察到孩子和爸爸之间沟通说必要的话,也能生活下去,但是和孩子没有亲密的链接。
爸爸也在努力为孩子付出一切,但是他们关系里不够放松。
爸爸虽然尽力克制不去要求孩子,但是孩子的很多缺点,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内心是不接受的,孩子也能感知到。
我和孩子关系好,有时也会凶她们几句,她们根本不在乎,凶完就结束了。爸爸偶尔说一次,她们能够记好多天。
所以,与青春期孩子相处,方向不要错,亲子关系高于一切,只有关系好了,才能帮助孩子,才能引领孩子。
想做到关系好,就要放下各种焦虑,各种观念,就是关注孩子这个人,看到孩子的优点,并且肯定鼓励。
比如,上周一位妈妈焦虑孩子静不下来,没有专注力,不爱学习,爱玩游戏。我说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有专注力吗,她说太专注了,喊吃饭都停不下来。
所以经常事和人分不清楚,这也是破坏关系的根源,孩子有专注力,只是在学习方面需要帮助。
表达方式不同,那么效果不同。平时多看到孩子优点,并且鼓励。
就像我二女儿我经常看到生活方面非常棒,经常肯定孩子,我们之间关系很好,这样在学习方面才能帮助孩子。
亲子关系高于一切,关系好了,孩子才可能听进你的建议,才能敞开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