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因为情绪问题出现厌学、休学的状况后,父母往往会心急如焚,并想尽无数办法,想要帮助孩子回到学校。
今天分享的这位爸爸,就曾经走过无数这样的“弯路”。
儿子从小学开始出现情绪问题,到初中开始休学,又复学失败,他心如刀割,尝试了无数方法,孩子反而愈发紧闭房门。
过在妈心理的学习,他逐步了解到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反思了自己作为父母的不足之处,通过学习与自我成长,帮助他的家庭回归了良性运转的轨道。
希望这位爸爸的经历,能够给广大家长一些启发和信心。
01
因为孩子的问题,我们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人聚在一起学习、聊天,半年以来,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提升、互诉苦楚、抱团取暖,结下了一定的感情。
半年以来,妈心理的助教老师、课程老师无微不至地辅导我们学习,及时回答我们的问题,及时安抚我们的情绪,给我们温暖与力量,非常感谢。
2023年9月15日,我家孩子突然不肯上学,不论我们家长怎么劝,他都不愿去学校,甚至不惜以命相威胁。
我和孩子妈妈如雷轰顶,一下子崩溃了,初中未毕业,以后怎么办呢?怎么面对亲戚朋友的责备呢?
往后的几天我们两夫妇都是以泪洗面,彻夜难眠。
在一次偶然机会,我看到妈心理学院的课程,我有幸参加《打败游戏厌学 提升学习动力特训营》学习,经过半年来的学习,我收获巨大,感触颇多,以下是我学习体会,愿与大家一起分享。
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之前一些“打是亲、骂是爱”等口口相传的一些“名言警句”和教育孩子的理念已经过去了。
来到妈心理以后,彻底改变了我的教育理念,我的变化有三点:
一、改变认知,给孩子补充心理营养
以前我认为爱孩子就要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要倾尽我所有尽我所能帮助孩子,安排孩子的一切。
所以我从不让孩子吃苦,对孩子的要求只有一个——好好学习。
我对孩子说:“你的任务就是学习,你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其他事都不用管。”因此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培养。
按照默薇老师提出的“53321心理养育系统”,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需要五类心理需求,包括安全感;尊重、亲密、温暖;快乐、美好、自由;价值感和成就感。
这些心理需求就像是人身体所需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元素一样,是孩子心理发育必需的元素。
孩子在人格发展、心理培养方面一片空白,造成孩子性格唯唯诺诺、自卑、脆弱、自我认同混乱,人格发展不健全,独立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差。
我了解到,只有养育方式得当,孩子才会建立起健康的“心理需求补给系统”和“负面情绪排泄系统”。
二、正确看待游戏,游戏不是洪水猛兽
孩子休学的这段时间里,手机游戏就没离过手,昼夜颠倒是常态。
他曾经有一次玩游戏,连玩了19个小时,不吃不喝,我们的矛盾彻底激化。
我拆了孩子的房门锁,冲进去扇了他一巴掌!
他对我说:“这样活着的确没意思,要不我去死?”
他突然流露出的消极厌世想法,让我心惊,家人也忍不住埋怨我:
“你就像是孩子的监工,总想把他从游戏中抢出来,别再逼他了。”
到底该如何在游戏争夺战中打赢呢?
老师一针见血地点醒了我:
“也许是游戏救了孩子,孩子喜欢迷上打游戏,不是孩子天生就是喜欢厌学打游戏的,因为平时没养成一项的业余爱好,没有专长,所以,孩子在学习上碰壁了,只好利用游戏来排除烦恼,来转移父母的唠叨,释放攻击性,其实,此时孩子打打游戏是好事。”
我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的正常的心理需求,尤其是父母给予的。
如果是需要从父母那得到的心理需求没有被满足,需要和伙伴的交往中得到的心理需求也没有被满足,孩子在真实生活中没有任何的乐趣,没有丝毫愉悦的体验。
那这些需求在游戏那儿全都得到了满足,孩子会不会一头扎进游戏中?
心理学研究表示,几乎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
这些孩子恰恰是因为孩子的生活环境和他周边关系出现了问题,他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快乐,只有在网络游戏中去找。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是接纳。
当我们接纳游戏的时候,就是得接纳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这种接纳,他就开始接纳父母。
第二,我们自己先轻松起来,做好自己的事情,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找到自己的兴趣,创造愉快的家庭氛围。
轻松的家庭氛围是能够传染的,能够在家里造成一种和以前不一样的氛围。而孩子感受到这种氛围的时候,游戏对他的吸引力就没有那么大了。
第三,从游戏可以满足孩子的需求中找到一些自己可以做的点,我们尽最大的力量去满足孩子。
拿着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优点,写纸条,发微信,他在没有被外界干涉的情况下,他是愿意过主流社会所接纳生活的。
当我们能够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愉悦舒服的感觉,那孩子自然就不会再去和游戏待在一起了,他自然会大大的减少和游戏在一起的时间。
我也知道自己用控制命运强迫的方式和孩子互动了十几年,我自己现在刚刚有一点变化,就期望孩子不玩儿游戏,这种想法对孩子要求太高了。
我们只能从小的地方一点一点的调整,孩子真的会感受的到,孩子感受到了,就会一点点的改变,这真的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家长不能太心急。
三、过高的期望会给孩子带来无望
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给孩子学习压力过大,如果孩子考试成绩差一点,就会骂孩子,经常讽刺孩子:
“你如果考不上重点高中,就考不上重点大学,考不上重点大学,你这辈子就完了!”
造成孩子对考试恐惧,考试前孩子紧张,怕考得差会被我打骂,有这个可怕的心理负担,孩子又怎样能考得好成绩呢?
除此之外,我意识到我有一个奢念:
我只有足够好,我才能让自己的孩子足够好。
如果我不能很好,孩子肯定是不行的。
这样的想法,反而成了孩子的天花板。
孩子成长的高度,最终是由他自己决定的。
通过学习以后,我走出了这个误区,我们自鸡、学习,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自我成长。
我的焦虑也随之减少了,我认识到目前孩子厌学,对学习没动力、没兴趣,完全是我从小对孩子错误教育方式造成的。
孩子现在心理生病了,不能硬逼着孩子去上学,万一孩子做出傻事,我会后悔一辈子,网上不是经常报道有孩子想不开跳楼的事吗?
所以,我没有强迫孩子,目前让孩子在家慢慢疗伤,疗愈内心的创伤,只有孩子消去内心恐惧,积累足够的能量才会主动上学的。
当我重新认识到父母的职责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足够阳光、空气、土壤的生长环境就行了,不能扶着孩子一辈子走路。
我学着用问诊式、共赢式的沟通方式,放下成见,放下经验,放下预设,真正地看着眼前的孩子。
当我们真正抱以好奇,我们就放低了自己,我们清空心里的答案,或者我带着我的答案,但把它放到一边,然后去倾听孩子的答案。
现在我们亲子关系好多了,他开始信任我了,不时告诉我一些小秘密,有疑惑能主动向我求助。
这半年以来,根本上没发生什么冲突,即使有,我运用学到的知识,很快就化解了孩子和我的矛盾、冲突。
孩子说我这半年变了,容易沟通了,脸上有笑容了,家里有笑声了,家里有温暖了,孩子在家里轻松愉快了。
03
课程虽然学完了,但我的学习脚步永不停止,像默薇老师说的,学会与孩子相处是自我修炼之旅,要不断学习,要坚持以恒,要不断“学、练、修”,不断提升自己。
下一步我要做的事情:
- 一是与孩子分清界限,哪些事情是孩子的,就要孩子来做,特别是学习这事是孩子的,要努力把学习主动权归回孩子;
- 二是不要打骂孩子,不要把大人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要相信孩子,放手孩子,给孩子自由空间;
- 三是培养好亲子关系,其实关系比能力重要,主要有了轻松愉快的氛围,孩子会主动学习的;
- 四是要改掉说教、命令、恐吓、讽刺、挖苦、贴标签的错误沟通方式,要多共情孩子、抱持孩子;
- 五是不要把时间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做好自己的事,用行动来爱孩子,树立榜样的作用;
- 六是挖掘孩子身上的优点,扩大他的优点,增强他的自信心,要相信孩子,看见孩子,接纳现在孩子的一切。
孩子有自己独特的生长特点,花期不一样,花品不一样,不要拿自家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较,要感恩孩子,感谢上天给我一个孩子,陪我度过快乐的一生。
最后,我想对那些正在为青春期孩子厌学、不想去学校,甚至是休学等问题焦虑着急的家长们说:
不管现在,你家的那个青春期“问题”少年有多厌学,叛逆,但他的内心,始终有向好、向上的种子。只是缺乏家人的关爱与支持,独自和负能量战斗的他,找不到改变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