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什么样的家庭,能养出小太阳般乐观自信的孩子?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曾经在综艺节目里看到这样一幕:

女孩优优因为竞选班长失败,情绪非常低落。

她因此下结论:说明全班同学都不怎么喜欢我。

因为这一次的失败,她对其他挑战也失去了兴趣。

当老师要求两两一组冲刺拿奖牌时,优优直接说:

“我不想冲,我没信心了。反正努力会失败,还不如不努力。”

老师鼓励她:“努力也许会失败,但不努力就完全没有成功的机会了呀。”

优优的回答更令人唏嘘:

“老天规定必须努力吗?不努力就不努力了呗,反正努力那么痛苦。”

小小年纪就如此消极,让人不禁想问:

悲观或乐观,是一种天性吗?我们可以挽救悲观的孩子吗?

针对这两个问题,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早已给过答案:

孩子是否乐观,和遗传无关,但和养育者的解释风格有关。

乐观可以后天习得,父母可以协助孩子习得乐观的解释风格。

悲观的父母

养不出乐观的孩子

“解释风格”这一概念由塞利格曼提出,指的是人们如何对发生的事情归因,尤其是不好的事情。

孩子会仔细聆听父母如何解释一件坏事:

坏事是永久的,还是暂时的?

发生的原因是特定的,还是普遍的?

通过学习,孩子在8岁左右形成自己的解释风格,那时发展出来的悲观或乐观态度是基础性的。

就拿优优举例,她的性格背后不无妈妈的影响。

优优曾对老师说:

“妈妈小时候要比我痛苦多了。”

“有一次妈妈和舅舅争一块蛋糕,因为舅舅哭了,外公就打了妈妈。”

“外公对舅舅比对妈妈要好。”

显然,这是妈妈无意间倾诉给优优的,这其中就暗含了优优妈妈悲观的解释风格。

小时候和弟弟争抢蛋糕,被爸爸不分缘由地责打一顿,这固然是一件被不公平对待的事情,但乐观的人会对女儿说:

“外公在这件事上很不公平。”(坏事是特定的,不是普遍的)

“我那个时候感到很痛苦。”(痛苦是一时的,不是永久的)

但悲观者会扩大受害范围,并无限延长受害时间,就像优优妈妈认为:爸爸不爱我,所以,我的童年很痛苦。这件事我一辈子也忘不掉。

长此以往,优优从妈妈那里学到的就是:坏事是永久的,并且会伤害到每一件事。

所以一遇到小小的挫折,优优就会和妈妈一样,绝望地判断:

“班上同学都不喜欢我。”

“这个世界一点都不美丽。”

“努力一点用都没有。”

教育学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曾说:

孩子是热情的观察者和学习者,他们很容易被父母的言行所吸引,进而模仿他们。

是为孩子种下一颗乐观的种子,还是将自己的成长伤痕也授予孩子?选择权都在我们手中。

乐观的父母

是孩子一生的幸运

作为家长,我们总在焦虑如何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如何为孩子谋划更顺遂的发展道路;却忘了,仅仅是做一个乐观的父母,就足以让孩子受益一生。

曾经看过一段叙利亚战火中的视频。

视频里,爸爸问三岁女儿:“你听外面的声音,是飞机还是炸弹?”

女儿回答:“是炸弹!炸弹爆炸时,我们要大笑!”说完两人放声大笑。

原来叙利亚当时每天都有轰炸机呼啸而过,投下炸弹。

爸爸担心战争给女儿造成心灵创伤,便选择用这样的游戏,为孩子驱散阴霾。

身处战争,孩子是不幸的,但幸运的是,她有一个乐观的爸爸。这位爸爸用温暖的笑容和善意的谎言,为孩子营造出一个远离恐慌和泪水的世界。

从哈佛毕业的奇葩说选手詹青云小学时成绩并不好,老师认为她不可救药,还嘲笑她是“笨猪”。

大部分家长面对这种情况都会焦虑和崩溃,但詹青云的妈妈却没有和老师一样给女儿盖棺定论。

她鼓励詹青云:“我去找大师算过,等你到了四年级,成绩就会好!”

等到了四年级,詹青云的成绩还是没有变好,妈妈便又换了个说辞:“我帮你重新算了,等到初二你就一定会变成好学生!”

妈妈的乐观感染了詹青云,让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从小学到高中,詹青云经历过六次转学,从乡村到小县城,再到省重点高中。每一次转学,都是从上个班的好学生变成新班级里最跟不上的差生。

但詹青云就是凭着一股子乐观和韧劲,一路闯关,最终拿到哈佛博士学位,毕业后当上律师。

无论是叙利亚战火中的父亲,还是詹青云的母亲,他们看似只是在用善意的谎言包装生活中的逆境。

但这也正是乐观心态的核心:

面对无法改变的坏事,就去调整看待它的角度。

就算遇到再严苛的批评,也不轻视自己,相信未来一定有好事发生。

乐观的父母,不是给孩子最正确的答案和判断,而是赋予孩子勇于面对逆境,追求美好未来的超级心态,让孩子受益一生。

就像马克吐温所言:

一个乐观的人,即使处于一无所有的境地,也能找到通向幸福的路。

做好这3点

让孩子从悲观变乐观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幸福快乐地长大,如果觉察到孩子已经有悲观倾向,我们不妨做这3件事来引导。

1. 多做正面心理暗示

知乎上一位妈妈分享过一件教育中的小事。

孩子放完中秋三天假,妈妈陪着一起上学。

路上孩子说自己有点害怕,妈妈纠正:“是三天没上学了,心情有点激动。”

类似这样的积极心理暗示还有:

孩子因为贪玩忘写作业,很自责。您可以对他说:“你一直都挺自律的,如果需要帮忙,可以告诉我。”

孩子不敢尝试新事物,你可以说:“你别的事情做得都挺好(举例说明),这件事也可以,我相信你。”

2. 引导孩子“适度甩锅”

悲观的人遇到坏事喜欢把责任全揽到自己身上。

比如孩子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心情非常沮丧,他内心的想法可能是:“老师批评我,是因为我笨。”

这时父母可以这样引导:“老师批评你,可能是因为他当时没控制好情绪。”

失败时只怪罪自己的人,往往会觉得自己一文不值。

而将失败适度外部归因的人,往往比较不会失去自尊,也更加喜欢自己。

3. 教孩子根据事实反驳

当孩子遇到跨不过去的坎儿,我们可以带领孩子与负面情绪来一场激烈的辩论。

孩子的成绩一直没有好转,自怨自艾道:“我考得真差,我应该面对事实,承认自己很笨。”

这时我们可以教孩子辩驳内心的想法:

  • 我虽然考得不好,但不是班里最差的。
  • 虽然没有达到理想成绩,但我不笨,因为我在别的地方做得很好。(举例说明)
  • 就算没有考好,我的人生也有其他可能性。船到桥头自然直,我总有办法战胜困难。

用真实的论据反驳,可以增强孩子的信心,久而久之,乐观会成为一种自动化意识。

写在最后

孩子的未来,是强大还是脆弱,是自卑还是自信,看似难以捉摸,其实都暗藏在父母的教育中。

好的教育不是一味追求高分,而是让孩子学会在逆境中也拥有强大的心态。

最好的教育,不需要很多钱,只要求父母做乐观的自己就好。

毕竟家庭传承中,金钱可能会挥霍殆尽,权力也可能逐渐瓦解,但是乐观的精气神最能够毫无损耗地代代相传。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什么样的家庭,能养出小太阳般乐观自信的孩子?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