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拒绝无效内耗,养出“高自律”小孩,你只需这样做!(深度好文)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经常在后台收到家长们的私信,一起讨论孩子的学习。

大家一致认为,最棘手的问题,还是孩子自觉性不高。

“磨磨蹭蹭,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总犯低级错误”;

“哪门功课都提不起兴趣,学什么都好像给别人学的”;

“爱打游戏、迷恋手机,怎么说都不听”……

其实,说句公道话,我们这代家长,不是那种逼孩子苦学的老顽固。

大家都深知学习的艰辛,更知道读书对一个普通家庭意味着什么。

所以,为了让孩子主动学习,我们也是绞尽了脑汁。

但遗憾的是,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有的孩子不给奖励就不学,有的孩子怎么督促也不学,还有的孩子直接厌学逃学。

尹建莉老师曾说:“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

在学习上,家长们的“他律”再严格,都不如培养孩子的“自律”。

不要过多地干扰孩子的自我发展,允许他们为自己积攒能量。

当意识到自己是人生的主人,孩子才有欲望掌控自己的未来。

而这份源自内心的渴望,正是促使他们刻苦的原动力。

有些不自律的孩子不是懒

而是能量被分散

有位教了十几年学的高中老师,分享过一个案例。

学生小A,数理化是短板,理科成绩总拖后腿。

为了提高孩子的总体水平,父母下决心帮孩子一把。

他们先是自学数理化,过程中替孩子整理出全部的公式、要点、解题思路;

再化身“一对一私教”,每天带领孩子做卷子刷题,分析、归纳、总结;

除此之外,他们还进行模拟考试,根据孩子的答题情况,随时调整学习内容。

父母如此用心,小A的理科成绩直线提升,总体排名都挤进了班级前十。

然而,好景不长。

就在读高三后,父母因为工作变动,一下子都忙起来,谁也顾不上小A。

结果就是,缺乏自主性的小A彻底松懈下来,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其实,像小A这样的孩子,算是很乖的了。

毕竟,父母怎么安排他怎么来。

更多的孩子,面对家长的督促,表现出来的却是敷衍、对抗、冷漠。

为什么会这样?

明明我们已经苦口婆心地说了几万遍学习的重要性,可孩子还是不催促不动弹。

说到孩子不自律的根源,就不得不提一下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的自我决定论了。

人类有三个最基本的心理诉求: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归属需求。

其中,最基础的自主需求,是激发孩子内在动机的关键。

任何事,包括学习,孩子自始至终都有自己的选择和想法。

他和大人一样,渴望并期待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价值。

“我可以自己做决定,我可以为自己负责,我有选择的权力,也知道对应的义务。”

如果这种自我意识被父母的各种管教击碎,那孩子的能量就像扎破的气球瞬间消散。

被动做事,没有耐性、持续性差、倍感挫败,自暴自弃,干脆躺平……

从最简单的穿衣、喝水、吃饭,到学习的计划、安排、调整,都需要孩子自主意识的渗透。

所以,不要再盲目地批评孩子懒,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他的能量被分散了。

孩子的自律

都是被父母“套路”出来的

如果孩子不自律,可以给他讲讲“懒鸟效应”。

从前,有两小鸟。

一只鸟非常勤奋,每天都练习飞翔。

而另一只却非常懒,连最基本的觅食、飞翔都不会。

一天,森林里起火了。

勤奋的小鸟,迅速逃离了火场;而懒惰的小鸟,因为不会飞被大火吞噬。

除了学习,激烈的竞争,未来的变数……无一不是对孩子们的考验。

若想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从现在起,就要着重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

①减少外驱力,把主动权还回去

你有没有发现:

有时候,你越是严格要求,孩子越是喜欢偷懒。

你盯着他,催着他,他就想尽办法拖延磨蹭。

你急得火冒三丈,孩子却依旧我行我素。

《奇葩说》的黄执中导师,曾深刻剖析过自律的本质。

他说,自律的本质,是一种刚硬,是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

举个例子,你让孩子自己决定晚上要不要写作业。

贪玩的天性会促使他们选择“不写”、“马马虎虎写完”或者“偷偷抄别人的”。

而你想让他自律地认真完成,就必须“丑话说在前面”。

无法保质保量完成,你将被老师批评;

知识点掌握不好,你将成绩下滑……

当孩子知道利害关系后,“要不要好好写作业”就成了没的选择的选择。

也就是说,激活内驱力的关键,不是父母彻底放手。

而是让孩子知道他自己的事,他说了算,结果也由他负责。

②积极反馈,孩子有他的自证预言

《原生家庭》里有这么一句话:

“孩子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对孩子要多鼓励多表扬,这样他们就能实现良好的“自证预言”。

但我们又往往陷入一个误区——明码标价的物质奖励。

孩子考好了,带他去游乐场;成绩进步了,吃一顿大餐;考级通过了,买部新手机。

这不是鼓励,而是诱惑,会无形之中改变孩子努力的目的。

而真正有益的反馈,是用成长型思维夸孩子。

●表扬孩子的具体行为,而不是笼统地说“你好棒,你真聪明”;

●客观真实地反馈,而不是不切实际地说“你是最优秀的”;

●引导式地说好话,“这个题做错了,但我相信你通过复习笔记,完全能做对它”;

●依赖式求助,“孩子,能不能给我说说这本书讲了什么,那个原理怎么运用”。

真正有效的鼓励,一定是先走心,再走脑,而不是草率地随口一夸。

③注重过程,不追求功利性结果

豆瓣小组#985废物#中,不少网友说起自己的求学经历。

这些学霸,很小的时候就被告知,一定要考名校,将来赚大钱。

为了这个功利性的目的,他们强迫自己学习、看书、刷题,整个过程漫长又煎熬。

等一上大学,没人督促了,就不学了,等一毕业,找不到工作,就摆烂了。

曾有教育专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根源就在于十几年的学习过程中,没有一点乐趣。

导致孩子们压抑了太久,紧张了太久,失去了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鉴于此,我们就有必要在孩子还在读书时,强调过程,弱化结果。

培养学习兴趣,建立良好习惯,养成松弛有度的学习节奏,远比考了多少分重要。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其著作《终身成长》中写道:

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教育的过程对了,结果肯定不会差。

④学会共情,家是孩子再出发的港湾

前阵子,我仔细研究过一些教育号发布的关于学霸的文章。

发现一个共性,那就是成绩好的孩子,大都家庭和睦,学习氛围松弛。

比如,山东高考711分的孟令昊,学累了可以拉2小时大提琴,陶冶一下情操;

还有,拿到9所名校全奖直博offer的朱科航,溜冰、滑板、魔方……都可以安排进假期的日程。

他们的父母并非让孩子随心所欲地玩,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帮他们适当放松。

学习是件苦差事,考学的压力不比上班小,明白这点,才能与孩子深度共情。

鸟飞累了,回巢休憩,孩子学累了,也要有个温暖的家,等待他。

在家里调整好了,才有力气重新飞回校园,飞向社会,去争取他想要的一切。

有父母做坚强的后盾,孩子的内驱力才会被唤醒,从“我该学”变为“我要学”。

写在最后

“制定宏伟的目标,一刻不放松地执行,反复查缺补漏,一步一个台阶地进步……”

过去,我也深信,这就是好学生的养成计划,每个环节也不能让孩子松懈。

但慢慢地,我越来越意识到,这些都是“外部世界”的运行法则。

而一个人的成长,仅靠外力约束,上升空间终究有限。

必须同时遵循“内在世界”的法则,才能更全面地发展。

而内在世界的法则,恰恰是不焦虑、不功利、不苛责,追随天性,自己做主。

在探索的路上,靠自己的力量向前,碰了壁总结教训,走了弯路就重启行程。

这样自律又充满挑战的人生,才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愿我们都能养出高自律的小孩,教会他们真正的生存本领。

与家长朋友们共勉。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拒绝无效内耗,养出“高自律”小孩,你只需这样做!(深度好文)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