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讲“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作为一名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在小的时候能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让他长大后能够成为一个知礼仪、懂规矩、守规矩的人。
最近,一位朋友跟我抱怨:
为啥学了那么多育儿技巧,还是没把孩子教育好,仍旧是我行我素,是不是孩子的性格出了什么问题?
其实,这是一个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3岁以前孩子乖巧、听话,怎么看都可爱;
3岁以后的孩子变得越来越让人头疼,比如以自我为中心、不听大人的话、倔强顶嘴等。
如果你把孩子出现的这些问题都归结到孩子的性格上,很可能你就已经偏离了教育的方向。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我们成人看似“叛逆”的问题,其根源在于规则的缺失。
尤其是2-6岁的时候,家长没有给孩子建立规则感。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为孩子建立规则感。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一位粉丝在我们的后台留言,她说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她:
孩子上幼儿园了,每天上学之前,总是要求妈妈给她穿袜子、穿鞋子;
这些事情明明是孩子自己会做,而且有能力做到的,可他就是不肯做。
做父母的,我们原本想为孩子建立一个规则,希望他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但当孩子用哭闹的方式拒绝,不愿做的时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其实,主要的原因在于有时候家长的不坚持。
比如有时候我们为了赶时间,看孩子自己穿袜子动作很慢,就着急帮他穿好。
自己制定的规则没有坚持到底,而且还找一个理由告诉孩子为什么帮他穿袜子。
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也会找一个理由,让妈妈帮着穿。
你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就会用哭闹的方式拒绝你。
生活中很多家长总是习惯性地去帮助孩子做一些事情,帮他穿衣服、帮她系鞋带、帮他整理每天的书包和书桌。
其实,当孩子自身具备做某件事情能力的时候,家长就要适当放手,让孩子养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那么,怎样可以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
想要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意愿和能力缺一不可:
- 孩子有自主做事情的主动愿望。
- 孩子具备做某件事情的能力。
对于低龄孩子来说,主要是从跟大人的互动模仿中,学习并掌握一些生活技能。
6岁前孩子主要是通过感官的探索,来认识周围的世界。
因此,孩子一般都会有主动做事情的愿望,家长要做的就是要弄明白孩子是否具备做某件事情的能力。
比如我们拿常见的系鞋带为例,想要孩子自己系鞋带,要看孩子是否具备了这个能力。
4岁前的孩子,手部精细动作还不够灵活,他的手指捏、抓握力量还不够熟练,这个时候你让他自己系鞋带,显然不是一个恰当的注意。
让孩子变独立、能独立很重要,但保护孩子“愿意独立自主的意愿”和“掌握做事情的能力”都是更重要的前提。
坚持三不原则
每个孩子,都会有顽皮、闹情绪、不听管教的时候,很多家长习惯用讲道理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要不要跟孩子讲道理,当然要,而且很必要。
那为什么跟孩子讲了道理,效果却不管用呢?原因在于方式不对。
年幼的孩子,大脑正处在快速发育中,他们的记忆更新很快而且难以持久。
越小的孩子,越难形成长久的记忆。
比如我们很难记住3岁以前发生的事情,7岁前的孩子,也很少记得前几年发生的事情。
孩子的思维和理解能力,不能把父母讲的道理跟他以往的经验与感觉进行有效的联系;
你讲的道理,他听不懂,也无法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感觉产生连接。
在孩子眼里,大多时候他们更相信“眼见为实”,看见什么就是什么。
教育从来不是一个讲道理的过程,而是一个让孩子体会的过程。
家长们可以尝试下面这“三不原则”:不伤害自己、不打扰他人、不破坏环境。
(1)不伤害自己: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玩耍,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要学会保护自己。
(2)不打扰他人: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有时候难免会出现矛盾,只要仔细观察分析,就会发现孩子们之间的矛盾,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相互打扰了。
比如,一个孩子在专注的在玩搭积木游戏,另外一个孩子见到后也过去抢着玩,两人就难免会产生冲突。
这个时候作为家长,就要让孩子明白,在班级或者在公共场合,你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不能打扰他人。
(3)不破坏环境:
这个环境,我们可以理解为家庭环境或集体环境。
孩子所做的事情,要遵守这个环境中约定的规则、守则。
比如画画,很多孩子都喜欢画画,有的孩子能安安稳稳的在绘画本上画一幅画;
而有的孩子却把家里的墙壁、桌子,甚至学校里的桌布画得的到处都有他留下的痕迹,这就是破坏环境了。
再比如,有的孩子喜欢踢足球、跳绳,有时候晚上9点半了,还在家里闹出很大动静,这些其实都是破坏环境的一些行为。
管得太少和管得太严的父母,在我们身边都不少见。
其实,只要孩子能做到这“三不原则”,其他事情就可以放开双手,让孩子自己去自由探索。
温柔而坚定的制定规则
每个家庭的父母,都会为孩子制定一些家规,有的是口头上的,有的是跟孩子一起写出来或者画出来。
立规矩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杜布森博士在《勇于管教》中有一段话谈说规矩的:
“如果悬崖边上设有栏杆,那么人就敢靠着栏杆往下看,因为不会害怕摔下去;
如果没有栏杆,大家再离悬崖很远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别说站在悬崖边缘往下看了。
栏杆就是界限,知道界限(规矩)的孩子会有安全感;
相反,没有界限的孩子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里。”
爱孩子,是我们的本能;给孩子立规矩,让他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是我们的责任。
规矩与爱的统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
那么几岁给孩子立规矩最好呢?
孩子2-3岁会经历一个“自我意识敏感期”,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什么事情都想自己亲自去尝试。
想自己吃饭,看见大人扫地、拖地,他也想去尝试;见到大人炒菜、做饭,他也要自己做。
如果我们仔细回顾孩子的成长,就会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喜欢被安排,而是喜欢自己去动手、去体验。
因此,3-6岁这个时期,也是给孩子立规矩最好的年龄段,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他动手体验的环境,放手让他去尝试、探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说过:
“三到六岁一定要性格培养到位,性格培养就是给孩子立规矩,规矩非常非常重要。
立规矩是个痛苦的过程,立晚了,孩子会反抗;而六岁前,孩子还依恋你,说的话,孩子会顺从。所以,要在六岁前立规矩。”
家长在给孩子制定规则的时候,一定要用正面的词句,只需要2-5条规则,要切合孩子年龄和能力。
比如下面这几个规矩。
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3.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4.玩具和所有公共用品,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5.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6.不浪费粮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7.遇到危险的时候,学会保护自己,任何原则都没有生命更重要。
吸收性心智,
最好的教育在行动中
“吸收性心智”这个词,是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在她写的一本书《有吸收性的心灵》所提到的。
孩子小时候,尤其是0-6岁,他们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他们的吸收性心智,会像海绵吸水一样,从环境中汲取信息,不管是好的或不好的,都会吸收。
我们可以把孩子的“吸收性心智”比作摄像机,他把看到的、听到的都摄进自己的大脑,内化成自身的一部分。
我们常说一个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受到什么样的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标杆和榜样,吸收性心智,最好的教育在行动中。
爱孩子是本能,立规矩是责任,有智慧的爱孩子,才是长久的爱。
父母做到这4点,孩子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守规矩,懂规则,眼中有光,心中有格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