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什么是教育》读与思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是一本只有194页的小书,这样一本书我却读了快两个月,近三遍的阅读,很多地方读起来大脑中依然是一片空白,这真是一本“烧脑”的书。卡尔.雅斯贝尔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什么是教育》集中反映了他的存在主义教育思想。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这本书中,深入探讨了教育的本质、目标与任务。

教育是在人与人(尤其是年长者与年轻一代)的交往中,通过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分享以及行为举止的规范,将传统交给年轻人,使他们在其中成长,舒展自由的天性。

——《什么是教育》第3页

真正的教育不提倡死记硬背,但也不能期望每个人都成为富有真知灼见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操练、自我学习和成长。这种实践的特征是游戏和探索。

——《什么是教育》第4页

一切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将学生引向事物本源的方式。教育关注的是,如何调动并实现人的潜能,如何使内在灵性与可能性充分地生成,换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

——《什么是教育》第4页

改善社会的先决条件是每个人都接受教育,以便能自我教育。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本质,使他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探索道德。

——《什么是教育》第9页

苏格拉底主张,教育不是有知者引领无知者,而是人们携手走向自我、从而使真理向他们敞开。师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在似是而非的自我理解中发现困难,在迷惑不解中迫使自己思考,不断追问且不回避作答。

——《什么是教育》第11页

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的人类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机勃勃的精神,以此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什么是教育》第33页

没有虔敬之心,教育就不可能发生,其结果在最好的情形下也只是使学生卖力地学习。虔敬之心是一切教育的实质。若没有对绝对事物的热情,人就无法生存,一切也都将失去意义。

——《什么是教育》第44页

人之成为人,不只凭借生物遗传,更多的是因为历史的传承。教育在每个人身上重演。在个人成长的历史世界里,通过父母和学校有计划的教育,通过自由地利用学习机构,最后,在漫长的一生中,通过将亲历、亲闻的一切,与内心活动相结合,教养成了他的第二天性。

——《什么是教育》第53页

教育通过个人的存在而使个人进入对整体的认识。个人不再固守一隅,他进入了世界,于是,他狭隘的此在通过与所有人的生活发生联系而获得了活力。当一个人与更敞亮、丰盈的世界结合时,他便能更坚定地成为自己。

——《什么是教育》第54页

一个民族的未来,取决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

大中小学教师的义务是为传承中的世界赋予秩序和形式,使之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实他们的精神,塑造他们的人格。

——《什么是教育》第54页

教育不是严加管束,而是使人在自由中成为自己。

——《什么是教育》第55页

读着这些熠熠闪光的文字,卡尔.雅斯贝尔斯仿佛在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即“教书”,更重要的是呵护生命,引导和塑造生命,即“育人”。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唤醒学生的自我存在意识,引导学生自我探索,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教育应该更关注于学生的内在成长和精神提升,通过自由平等的对话,经由教师的言传身教,唤醒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自觉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探索世界,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发展完人。教育要重视精神生活,精神成长,师生教学相长,共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石中英教授在讲座中曾这样解读——

1.教育的“本质特征”

“教育”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想求得一个普遍赞同的“教育”定义是勉为其难。

“教育是什么”的基本共识: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立德树人,通过人类文化的传承引导个体不断超越自我,重构自我,最终融入到社会与历史的文化大潮之中。

教育是一项具有人文性、历史性、文化性和超越性的事业,在具体的时代和社会制度背景下,教育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教育还具有阶级性。

2.“教育的精神”

“教育”的基本精神或一般精神,那就是“人文主义精神”,即对人的存在的积极关注,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引导和对人性或人格境界提升的不懈追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确实应是“以人为本”的,从事教育工作就是在从事一项高尚的人文主义事业。

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事教育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技能或能力,更需要一种历史意识、文化情怀、对学生的爱、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对人的有价值发展和理想社会的热切期盼。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合一,致良知。

——王阳明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什么是教育》读与思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