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善于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的孩子对待父母的吼骂的反应各有不同。
当你在吼叫时,孩子可能会:
显得惶恐不安;
歇斯底里地对大人大喊大叫;
哭着跑向妈妈;
对吼叫置若罔闻;
不情不愿地遵从父母的指示
……
其中,令你产生愧疚的反应是孩子会突然变得黏人,他们跟在你的身后,寻求拥抱和安抚,仿佛遭受了巨大的委屈。
明明你发怒的样子让他感到恐惧,他却要黏着你;
明明你的吼叫伤害了孩子,他却从不记仇;
孩子这些反应的背后,藏着哪些潜台词呢?
01
孩子黏你,是对于依恋的渴望
提到黏人,我们不得不提依恋关系。
在依恋理论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是:
“儿童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放心地去尝试探索周围的世界。”
从婴儿时期开始,孩子就会主动寻求与母亲(或主要抚养者)的亲近。所以,生命早期的陪伴质量,如拥抱与爱抚、亲子陪伴与信任、及时出现与回应、规律生活等,都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样的养育环境下,孩子会感到舒适和满足,对父母产生亲密和信任的感觉,形成最初的安全感,从而拓展到对周围世界的信任和期待,安心地走出去。
依恋,对于孩子来说,几乎是一种本能。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害怕母亲离开自己,害怕失去母亲,害怕不被母亲疼爱。
因为害怕与母亲失去联系,孩子会不停地确认母亲的“存在”。
比如:
一小会儿没见到妈妈,就会很着急,到处寻找;
晚上一定要跟妈妈睡;
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奔向母亲的怀抱里……
孩子年龄越小,对于母亲的依恋,也会越强烈。
黏人也是确认方式的一种。
当父母吼骂孩子时,尽管他们就在孩子身边,但是传递出的态度是负面的、消极的、情绪化的,这是一种不愉快甚至可怕的经历,带给孩子被抛弃的恐惧。
情绪上的压力,促使孩子向妈妈寻求安全和保护,他们会愈发黏紧妈妈。
无论妈妈的反应如何,孩子还是会不懈地试图从妈妈那里索取爱护。
这种活跃的依恋行为似乎是在测试妈妈对自己的反应,来确认自己没有被抛弃并且是否被好好爱着。
也就是说,当孩子黏你的时候,他实际是在确认你爱他的事实。
02
从不记仇,是孩子对你无条件的爱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视频,一位妈妈独自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忙得不可开交,结果孩子们一直捣乱,妈妈忍不住训斥了调皮的大宝,并让他罚站。
大宝站在墙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妈妈的脸色,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害怕地哭出来:“妈妈,你别打我……”
妈妈生气地说:“我为什么不打你?”
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我爱你。”
这句话,让妈妈泣不成声。
许多人误以为孩子不记仇是因为他们忘性大、不懂事,实际上,孩子不是不记仇,他只是太爱你,愿意无条件地原谅你。
每个孩子,都曾无条件地爱着父母。
在这段时间里,即使父母不爱他,凶他,骂他,他还是能不假思索地拥抱父母,许多妈妈都能从孩子的举动中深深感受到这份纯真的爱。
我曾经看见几个小朋友聚在一起谈论自己的妈妈:
“我妈妈可好啦!”
“我妈妈才最好!她会讲好多好多故事!”
“我妈妈也会,她还会做好吃的蛋糕!”
小家伙们七嘴八舌地谈论起来各自的妈妈,言辞中都是对妈妈满满的爱。
我们总以为自己很爱孩子,但事实上,孩子爱我们远胜过我们爱孩子。
当孩子不听话、不优秀、不聪明、不配合时我们会表现出拒绝、失望和嫌弃。
孩子的世界很纯粹,无论父母贫穷还是富贵,高矮还是美丑,他们都会全心全意地爱着父母。
正如《爱与依恋的力量》作者德博拉·布卢姆曾说:“爱是从生命一开始就有的,也许没有谁比孩子更会爱、更珍惜爱。”
也正是因为爱他们才会那么轻易地原谅我们糟糕的情绪和刺耳的声音。
03
善于回应孩子的黏人
打造良好的安全堡垒
在我们后台留言中,很多妈妈都曾表示对孩子黏人行为的担忧。
在她们看来,黏人是一种软弱、依赖的表现。
其实孩子的种种黏人行为并不代表他们陷入不安全依恋之中或者是不够坚强,而是在提醒母亲修复、重建亲子之间的联系。
他们是在表达:“妈妈,我爱你,我现在需要你来陪陪我。”
如果母亲善于回应并通过搂抱孩子、积极安抚等修复动作重新建立亲密的关系,孩子也会重新获得安全感。
这不会导致孩子依赖,相反,会激发孩子独立。
当孩子黏人时,母亲将他们往外推,只会让孩子更加依赖母亲,不愿意离开她的身边,他们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勇气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孩子在母亲身边就像是在“充电”。没有充满“电”的孩子,自然没有动力去拓宽自己的安全基地。
一旦孩子拥有了健康的依恋关系,得到了充足的情感支持,他们就会逐渐建立起自信和安全感,即使母亲不在身边,也能感到安心。
他们对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也会随之增强,进而产生更多的独立行为和对周围环境的积极探索。
所以,当你吼完孩子,发现他更黏人了,一定要好好抱抱他,给予他足够的关注和回应。
你无需陷入自责的情绪,只需真心地和孩子道歉。
我们不需要完美,孩子们也不需要完美,但亲子之间需要及时地回应和修复。
与此同时,对自己的情绪保持警醒。
我们常说界限感,其实情绪也应该有界限感。
要学会觉察自己的内心,追溯自己情绪产生的源头,诚实面对和认识自己,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不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对父母来说,做好情绪管理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续学习和努力。
努力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理性、强大的妈妈,提供持续稳定的爱,也是在给孩子打造坚固的安全堡垒。
点亮“赞”,希望大家都能为成为这样的父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