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刚到家门口,就看到邻居将孩子往外赶,嘴里还在说:“既然你这么爱玩,就玩够了再回家。”
见状,我立马询问缘由。
原来,男孩在家里玩,到了写作业的时间,妈妈就提醒他,男孩却说“再玩5分钟”。
结果,他又过了半个小时都没有去写作业。
邻居说:“我提醒了他快半个小时,说好的五分钟,结果都快半个小时了还是在玩,你说气不气。”
看着这样的场景我感触特别深,因为这样的画面我也曾经遇到过无数次。
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特别爱讨价还价。
有时候,当我们不让孩子玩了的时候,总是等来孩子的一句“我想再玩五分钟”。
这时候,父母总是在妥协和拒绝之间挣扎。
妥协吧,又觉得容易将孩子惯坏;拒绝吧,又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抵触心理。
其实,从孩子3岁过后,独立意识支撑着他们“心里想要什么,就去争取什么”。
面对不断提要求的孩子,妈妈的不同回答,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不同人生。
拒绝派父母总是在说“绝对不可以”
曾经遇到过一对母女。
为了省事,妈妈把手机给女儿玩。
当妈妈想起来要将手机收回时,女儿不愿给:“我再玩一会吧。”
妈妈当时就生气了,立马夺过手机说:“不行,你已经玩这么久了,不要得寸进尺。”
当时女儿倒在地上撒泼打滚,是被妈妈一手提着离开的。
面对孩子的要求,这样强势的拒绝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好事。
心理学家布鲁斯·格莱朗博士说:
频繁地拒绝孩子,是最不恰当的方式;孩子仿佛被推到了门外,会委屈甚至愤怒。
当孩子总是听到“不可以、不行”等词汇时,会有一种被压迫的感觉。
父母给出毫无商量的态度,会暴露三种问题:
无视孩子的情绪、忽略孩子的需求、不重视孩子的内心感受。
这样的拒绝方式更多的是父母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而选择控制孩子,所以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是越被禁止就越想要。
当孩子的要求被拒绝后,有一种愿望被剥夺的感觉,它会藏在内心深处让孩子耿耿于怀。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交给研究对象22种不同的任务,只允许他们完成一半的任务,另一半则半途而废不让其完成。
实验后,让他们立刻回忆刚才做了什么。
结果,未完成任务的有68%被回忆起;而完成任务的只有43%。
实验证明,未被完成的任务更会让人记忆深刻。
它在说明,当孩子的需求未被满足时,可能会激发他对这件事更深的欲望。
当孩子提出“我想再玩几分钟”时,可能是在诉说一种“语言”,就是“我还没有玩够”。
孩子提出要求,证明了他内心需要。
一旦被父母无情地拒绝,就会让孩子更想玩而无法投入到另一件事情当中,反而会不惜一切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拒绝,会让孩子压制的缺口被激发得更彻底,也会更深。
被拒绝的孩子
最后成了“敏感的自卑者”
其实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更多的行为都是在反映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比如:还没有玩够,就会说“我还想再玩5分钟”,不会考虑他的作业还有很多。
想吃炸鸡,不会在意花的钱多还是钱少……
但是很多父母不明白这一点,总是拒绝去满足孩子,却没想到它会成为让孩子内心自卑的导火索。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美籍华人从小就患上了严重的拒绝敏感症。
因为小时候,他在超市看见了一个橘子罐头,让妈妈给他买。
当时妈妈说:“这罐头的钱,抵得过我们吃一顿饭了。”
于是那天他没有如愿。
后来有几次,遇见同样的事,妈妈用同样的话拒绝了他。
有一次,爸爸悄悄带他去吃炸鸡,结果被母亲大骂一顿,还吼爸爸:“你什么都惯着他,长大了还得了。”
后来,他看到同学吃雪糕,不敢向父母要,因为一旦他开口,得来的就是拒绝和教训。
到了高中,妈妈终于要给他买他最喜欢的我爱罗背包,虽然他很想要,但是还是拒绝了:“这个太贵了,还是不要了吧。”
其实他并不是不想要,而是不敢要。
总是被拒绝的孩子,会在潜意识里形成“我不够好、我不配得到”的心理状态。
这样的感觉会让他成为一个“敏感的自卑者”。
有心理学家最早提出一个词叫“拒绝敏感”:
这类的人会对他人的拒绝产生过度的情绪以及行为反应,总在焦虑中预期自己将会被拒。
而拒绝敏感者的形成与早期的成长经历有关,早期的拒绝创伤与拒绝敏感者有必然的联系。
就如同华裔网友那样,因为被拒绝的太多,让他害怕被拒绝,所以他宁愿不去拥有。
他说:长大后,经济独立了,买了很多童年没有得到的东西,不管拥有多少东西,但是内心始终觉得“我不该拥有”。
拒绝一旦成为孩子的常态,内心就形成一种心理:
要获得别人的接纳和支持,就要忍受被拒绝。
永远只会考虑别人的需要,而不会争取自己的利益。
所以,他们不仅失去开口的欲望,还有内心的匮乏感,让他永远活在自卑当中。
善待孩子的要求
就要常说“好的,妈妈知道了”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曾经根据研究儿童行为,定义了四种教养风格:专制型、放纵型、权威型和忽视型。
其中的教养风格将“严”与“爱”相结合,被人认为是最合理、最容易被孩子接受的。
权威型的父母会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对于孩子的要求,通常会用“可以”代替“不行”。
这样的教育是最有智慧的,在原则中包含尊重,在尊重里又为孩子塑造原则。
知乎上有一个女孩说,她从小就喜欢芭蕾舞。
为了培养她父母倾注了很多精力和金钱。
从5岁开始,她几乎每天都要练习芭蕾舞,但是那时候特别贪玩。
看到她的同伴玩耍时,她都很羡慕。
有几次她不想训练了,她就央求妈妈让她出去玩。
妈妈没有拒绝她,而是打电话给舞蹈老师询问了她的训练情况。
当时,老师很认可她,并在妈妈面前表扬了她,于是妈妈对她说:
我知道你这段时间很辛苦,你想出去玩可以,但是你不要因为玩而忘了自己的初心。
她知道,妈妈在提醒她要掌握分寸。
后来,她在舞蹈上的训练更加刻苦,每一次她累的时候,父母从来不阻止她放松。
因为父母给了她同等的“自由”,所以每一次练习她都加倍刻苦。
后来,她考上了舞蹈学院,突然明白父母为什么从不拒绝她的要求。
她说:“被拒绝,会让初心偏移,只有被允许尝试过“欲望”,你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是啊,被充分满足过的孩子,现实感都特别强。
生活中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强势的父母只会招来孩子的逆反。
而反观那些童年经历过“放纵”的孩子,才会进行自我整合,发现和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但是这不意味着,孩子有要求父母就该妥协。
有一位育儿专家曾经分享过,拒绝孩子时要说“可以”。
她讲道:有一次,她一直提醒女儿去写作业,女儿当时看动画片正入迷,就说“想再看一集”。
当时她说了一句:“可以,妈妈知道你还没有看够。”
接着,她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和女儿约定好最后的时间,在双方达成一致后再看最后一集。
接着又做了第二件事,她放下了手中的事情,搬了一个凳子坐在女儿旁边陪她一起看。
这时候的女儿显得心不在焉,看动画片的时候时不时地看一看妈妈,时间一到,她立马将电视关掉了。
因为这件事,她给父母提出了两点建议:
1. 孩子有需求,接住孩子的情绪
千万不要在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去和他对抗,一定要对孩子说“好的,妈妈知道了”。
这句话能减少孩子的防备心理,同时包含了“认同感”和“看见感”,让孩子觉得我们在照顾他的情绪。
2. 满足孩子需求的同时,陪他一起完成
当孩子提出“再看五分钟”时,父母满足孩子需求的有效动作是“陪他一起”。
这一行为让孩子觉得“妈妈尊重我”。
陪他一起会让孩子内心安全感滋生的同时,保持自我的原则。
这样的孩子会更加自信,因为被允许表达需求,会激发他的表达力和抉择能力,让他成为一个自信而有主见的人。
孩子的需求需要被善待,父母温柔而坚定的爱,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
国际沙盘游戏师高岚说:
“在儿童成长期,如果心灵没有成长,你变得很聪明,但学习再好,总有一天要弥补回来,你的心灵在哪儿,你会回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灵魂。”
心灵的成长,就是让孩子内心变得充盈。
它的主要“成分”是:被允许、被尊重和被关注。
孩子本来是独立的,有些事父母越阻止,孩子欲望越容易攀升。
不妨换一个角度,允许孩子去尝试,让孩子在体验过放纵和失败以后,让他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灵魂。
好的父母,绝不会做“棒打”孩子成长的推手;
而是做孩子成长背后的谋划者,为孩子的未来“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