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不想把孩子养得太老实,那这4件容易让孩子自卑的事,就别再做了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前几天,商场童装打折时,给两个女儿一人买了好几身衣服

当时,身材微胖的大女儿,看上了一款天竺少女的露肚重工套装

我看了看衣服,再看看大女儿那圆鼓鼓的肚子,当时就回绝说:

“你这身材不适合这种衣服,肚子都露在外面,实用性根本就不强,估计买回家你也就是穿一、两次就不穿了”

大女儿不听,直接抱着衣服不放,一副非要买到手才肯罢休的姿态

再说些什么,她直接赌气地不理人,还坚持说:“我就是喜欢那套衣服,我保证肯定不会穿两次就不穿了”

没办法,最后只好如大女儿愿,满足了她那心心念念的异域风格

为了避免偏心情况,买衣服时我还特意问了小女儿:“你喜欢姐姐的那套衣服,还是喜欢妈妈给你挑的衣服”

小女儿想了想,然后指了指我给她挑的衣服

那会儿,我还欣慰地觉得:“终于有个正常审美的人了”

可结果呢,晚上回家后,姐姐突然对我说:“妈妈,妹妹说她也想要我的那套衣服”

我诧异地看向小女儿,然后问她:“你不是不喜欢那套衣服吗”

小女儿慌张地回答说:“我不小心说错了”

再看着眼底不经意露出的尴尬、害怕、还有失落,我突然心疼起了小女儿

把这件事说给爸爸听时,爸爸给出的答案是“这孩子从小就老实,你说什么,她就听什么”

一句话瞬间让我不禁反思,“说什么、就听什么”的背后,真的是老实吗

不,并不是

所谓的老实,只不过是孩子内心恐慌的伪装,本质上也是自卑

就像买衣服这件事一样,有了大女儿被批评的先例后,小女儿为了避免再走同样的路,就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伪装,想要的东西不敢说、专挑我喜欢听的话加以讨好

所以,不想把孩子养得太老实,那有些容易让他们感到自卑的事就不要再做了

特别是以下几件事,很多家长都是不小心把孩子伤害了,还在一边当局者迷:

01

冲孩子吼

争不过了,就让他闭嘴

教育从来都不是和谁争高低,更不是为了让孩子乖乖听话

如果我们是以这个标准去对待孩子,那最后只会容易养出自卑又脆弱的孩子

上周五,我带女儿去亲戚王姐那玩儿,王姐的女儿青青呢,又是我家两个女儿的好闺蜜

本以为,她们几个好久不见了,会特别珍惜这次机会,也会玩得特别开心

可没想到,我们刚进门,青青就闷闷不乐地回到卧室

女儿追上去,她却把房门反锁了

这就让有些郁闷的女儿感到莫名其妙了,赶紧跑到王姐那告状说:

“阿姨,阿姨,青青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我和妹妹刚来,她就跑回房间,还不理我们了,是不是我们做错了什么事情,惹她不高兴了呀”

王姐听后赶紧解释说:“不怪你们,是她自己没事找事,你们也别理她,看她能嚣张多久”

后来聊天才知道,原来是青青早上没好好写作业被批评后不服气,那眼神里透露的恶狠狠目光,让身为妈妈的王姐看着心惊

为了让青青放弃抵抗,她还说了很多难听的话

可结果呢,孩子叛逆起来根本就降不住,你说一句、孩子能说好几句

情急之下,发觉争不过孩子的王姐,就直接喊话说:

“闭嘴,不许再说了”

“再听见你说话,就大耳巴抽你”

“你别以为我不敢,不信你试试”

随着争吵越来越激烈,王姐一个没忍住,便直接一巴掌甩在孩子脸上

听完这些,就不意外青青这孩子为什么犟着把自己关在房间了

毕竟,父母的斥责,不论是轻重,对孩子来说都是句句伤人的一把隐形刀

而打在孩子脸上的巴掌,也如同践踏尊严那般,让孩子很长一段时间都走不出阴影伤害

所以,不想把孩子养得太老实,那家长一定要先管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冲孩子吼,也不要试图掌控孩子,让孩子对你唯命是从

我们要做的,也是在理解、陪伴、和支持中,让孩子感受到爱,然后再带着那份爱去慢慢变好

02

强迫分享

不听话了,就威胁打压

分享是一种美德,但强迫性分享,则是在降低孩子的成长养分

就像一个长期生活在被迫分享下的孩子一样,很难成为真正的自己,更无法愉快地交朋友

有个朋友家的儿子就是如此

为了培养她儿子成为有礼貌的绅士形象,一直都教导孩子“好东西要一起分享”的道理

如果孩子实在是不愿意、不听话了,她还会强迫分享地威胁打压

有一个周末,我们一起带孩子去公园的游乐场玩儿

当时的孩子很多,每个游玩项目都挤满了人,特别是刺激的海盗船、巅峰滑梯、体能拓展、大型树屋等冒险设施,基本上都需要排队才能玩得上

可结果呢,朋友的儿子就像是一个木桩一样,看着是在排队,实际上几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杵在那里不动

上前一看,直接把人气坏

原来,这个孩子虽然是在排队,但每次快轮到他玩时,都大方地让给身后着急玩的小朋友

一来二去的,大家知道有个肯让位置的人后都纷纷插队

刚开始的时候有些还商量“我可以先玩吗”,可到了后面,小朋友们就纷纷绕过他,直接一轮接着一轮挑战

朋友看不过去,对那些孩子说“大家都在排队,你们为什么不遵守规则”

有几个小朋友听不惯,直接指着朋友的儿子说:“大家都在排队等着玩,就他一个人扭扭捏捏,排着队又不玩,搞不懂站在那里干什么,根本就是挡路,还浪费别人的时间”

刹那间,朋友一时愣住了,她没想到儿子“把机会让给别人”的绅士行为,反而成为了其他孩子眼中的“麻烦”

事实上,分享本身就是交友的一种愉快体验,但如果分享只是单方面的讨好,是得不到回应的,那最后自然就像个小丑一样任人欺凌了

所以,我们教孩子大方分享没错,但分享也需要建立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基础上

如果你让对方先玩,对方玩好了就让给你玩,这叫做分享

但如果你把机会让给对方,对方玩好继续玩,或者让其他朋友代替,那这就是不公平的插队行为

此时,该拒绝就要大胆拒绝,也用态度告诉旁人:“我让出去的是情分,我收回的,也是原本该有的机会”

03

缺少尊重

话没说完,就急着打断

爸爸妈妈有耐心,认真地听孩子把话讲完,这才是送给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

如果我们频繁打断孩子说话、敷衍了事,结果都在悄悄地残害孩子的幼小心灵

有位妈妈告诉我,她的女儿已经很久没开口说话了

我问她为什么,她摇摇头,说不出个所以然

看得出,妈妈很焦躁,孩子也在一旁看不出表情,似乎一切都跟她无关

正当我疑惑:“这丫头是不是性格就如此,不爱说话呢”

没想到,妈妈又直接爆出内幕

她说:“其实,我家闺女以前不是这样的,特别是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

我又问她:“那为什么现在不爱说话了呢”

妈妈解释说:“大概是我没有耐心吧”

原来,女孩之前是一个特别活泼开朗的性格,每次跟妈妈都说不完的话

可妈妈是一个急性子,对女儿的叽叽喳喳也少了一些耐心:

•早上穿衣服太着急,会不耐烦地催促说:“别说话,都几点了,赶紧把衣服穿好,去上学了”

•幼儿园门口,女儿看着冰糖葫芦问妈妈是什么味道,妈妈也是想都没想,直接批评说:“看什么看,幼儿园有早点,我看你就想迟到”

•放学回家,女儿给妈妈讲幼儿园的一些趣事,妈妈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没听进去,留下孩子一个人冷场地尴尬不已

这些都是后来跟女孩相处久了,她慢慢跟我分享出来的

透过这件事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孩子对家长的态度,实际上就是反映着家长的态度

你现在如何对待孩子的,不久的将来,孩子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不想孩子成为这样的人,那家长们就不要把孩子想得太老实了,更不要让孩子在自卑中失去自我

04

嘴巴太硬

刚一犯错,就贴负面标签

父母在教育里的身份,最不应该的,就是以监护人的身份对孩子包办

一旦产生这个想法,你对孩子的要求有多高,和孩子之间产生的距离就有多远

听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公园里,有位妈妈带着女儿正在玩皮球

那时候,刚好有另一个妈妈也带着儿子出现在公园

男孩看到女孩玩皮球开心的样子,便吵着闹着也要一起玩儿

于是,男孩妈妈就跟女孩商量一起分享着玩

不曾想,女孩拒绝了

男孩妈妈被拒绝后,一脸尴尬,然后又转头对儿子说:“那个姐姐真小气,妈妈改天给你买个更大更好的皮球”

话刚闭,女孩妈妈可不干了

直接拦住即将离开的男孩妈妈,然后开口说:“这位妈妈,借我点钱吧,不想借呀,可真抠门”

男孩妈妈当时就恼羞成怒了,还指责女孩妈妈不会说话

而女孩妈妈则顺势反击说:“不不不,是你先给我女儿贴标签的,你都觉得陌生人问你借钱是莫名其妙,那陌生人问我女儿借皮球,拒绝是不是也是她的权利呢”

不得不说,女孩妈妈的反击合情合理,也堪称解气模版

事实上,很多时候、很多人身上存在的问题就是:看不清自己身上的问题

例子中的贴标签行为就是如此

不管是别人给我们的孩子贴标签,还是我们给自己的孩子贴标签,这都是一种不礼貌,也是不尊重孩子的行为

如果实在是想通过标签更好地传达信息,那这个标签也一定是积极、健康的

比如,孩子不愿意分享时,家长正确的标签传达,应该是夸孩子身上的某些优点

如果希望孩子玩皮球分享,那就告诉TA:“你玩球的技术是越来越棒了,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能超越你”

此时,孩子的挑战欲望就会自然地被激发,他们也很期待在分享中,有个一决高下的目标与结果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不想把孩子养得太老实,那这4件容易让孩子自卑的事,就别再做了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