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作业”出了问题
而是“爱”出了问题
很多爸爸妈妈下班一踏进家门,头一句话就问孩子:“作业做完没?”这话啊,听起来挺简单的,可它背后藏着咱们好多家长对孩子爱的表达不够直接,就像爱没装满似的。
孩子们心里可能会嘀咕:“爸妈,你们到底是关心我还是只关心我的作业分数啊?”
孩子们心里有想法,但又不知道怎么好好说出来,所以他们就用自己的方式跟爸妈“较劲”:比如顶嘴、故意慢慢腾腾的、坐不住、不搭理人,或者故意捣蛋。
而那些真正懂得怎么爱孩子的爸妈呢,他们一回家,首先会笑眯眯地跟孩子打招呼:“宝贝,妈妈回来啦,好想你呢!今天过得开心吗?累不累?”
孩子感受到爸妈的关心和理解,心里暖洋洋的,就会主动说:“妈妈,我不累,我先把作业写完再玩。”
这样的孩子,他们是真心愿意为了爸妈的爱去学习,不是为了别的什么。
要是孩子学习不是为了爱,那可能就不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努力,等孩子长大了,可能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就像当你辛苦工作一天,身心疲惫地回到家,渴望的是片刻的宁静和放松,而不是立刻被要求去做饭。
而你的伴侣非但没有体贴你的辛劳,反而直接催促你做饭,这样的情境下,你的心情无疑会变得沉重且失望。
你会感到被忽视,甚至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被看见和理解,这种情绪积累下来,很容易引发不满和抱怨。
在这种情境下,你可能会选择压下自己的不满和疲惫,勉强自己去准备晚餐。
但这样的选择,其实是在压抑自己的情绪,这些情绪并不会消失,而是会逐渐积累。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可能会感到越来越沮丧和疲惫,对伴侣的不满也会逐渐加深。
当这种不满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它可能会以更激烈的方式爆发出来,比如突然的大吵一架,或者长时间的冷战,这对你们的关系无疑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将这种情况换位思考到孩子身上,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他们每天放学回家时的心情。
当孩子们听到“作业做完了吗?”“怎么还不去写作业!”这样的质问时,他们可能也会感到被忽视、被催促、被压力所包围。
这种负面的情绪体验很容易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将“讨厌父母”的情绪转移到“讨厌学习”上。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感受和需求,用更加温暖和理解的方式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情绪管理能力。
家长应当首先进行自我反思,不应一味地将问题归咎于孩子。
很多时候,正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言行举止,悄然间成为了孩子写作业时拖沓、敷衍甚至抗拒的根源。
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的每一种不良行为表现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受到后天环境尤其是家庭教育的深刻影响。
因此,在寻找解决之道时,家长应当先从自身做起,审视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以期为孩子营造一个更加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