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孩子又双叒叕流鼻血,家长心里难免天人交战:
“不可能,我们没做错任何事,绝对轮不到我娃身上!”
“啊!楼上有人家装修气味好重,万一真是白血病怎么办?”
出于种种原因,白血病总是很频繁地出现在影视剧中,而且总是从流鼻血开始发现。
我们儿科医生也总是会被忧心忡忡的家长问到流鼻血和白血病的关系。
白血病和流鼻血有关系吗?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严重或频繁流鼻血,确实是白血病的表现之一。
白血病其实是一种血液系统肿瘤,患者造血组织(骨髓)会发生异常,生产大量异常的血细胞。比如儿童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就是骨髓一下子生产了太多白细胞,导致其他重要的血细胞无法正常生成,如负责凝血功能的血小板、运送氧气的红细胞。
当人身体里的血小板低于一定的数量,就会出现严重的自发出血,如鼻腔出血、牙龈出血等。不仅出血时间长、还不容易止血。
但是作为家长,我们并不需要看到孩子流鼻血就轻易怀疑白血病。
一是白血病本身并不属于常见病,每10万名儿童中大约只有4-5人发病,孩子得白血病的概率相对比较低。
二是白血病牵连甚广,如果真是白血病,通常不会只有流鼻血一个早期症状。除了局部出血之外,还可能出现发烧、精神不振、身体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三是鼻出血(俗称流鼻血)在儿童期发生率非常高。鼻腔血管丰富而又脆弱,本身就容易成为出血点,儿童鼻腔发育不完善。美国儿科学会指出,孩子出生头几年通常至少会流一次鼻血,甚至可能流很多次。一些学龄前的小朋友,一周之内可能要流几次。
要是每次流鼻血都担心白血病,那日子可没法过了。对于绝大多数吃睡正常、精神状态良好的小朋友来说,流鼻血大概率不是白血病导致的。
那孩子为什么经常流鼻血呢?
鼻出血可能由很多原因导致,了解这些原因也就能够针对性预防:
- 孩子长期处于干燥环境,鼻内粘膜脆弱易破损。
- 预防方案:在孩子房间放一个加湿器,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
- 孩子喜欢挖鼻孔,导致鼻腔机械性损伤。
- 预防方案:平时家长要教育孩子少挖鼻孔,同时适时帮他们剪指甲,防止损伤。
- 鼻外伤,比如孩子摔倒磕到鼻子。
- 预防方案:让孩子平时走路多看着点脚下,运动时做好面部的防护,如戴头盔面罩。
- 鼻腔肿物,比如鼻息肉、鼻肿瘤等。
- 预防方案:在家定期观察孩子鼻腔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送医。
- 药物的原因,比如长期使用抗凝血的药物。
- 预防方案:遵医嘱用药,不自行滥用、乱用药物。
除了上述原因,孩子反复流鼻血还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局部表现。就像前面提到的白血病一样,如果孩子除了流鼻血并无其他不适,家长一般无需过分担心。
特别注意,鼻出血的原因不包括“体虚”或是“上火”,因为流鼻血而给孩子“进补”或者喝药“降火” 都是不可取的,反而有可能造成孩子出现肝、肾损害。
孩子流鼻血,需要送医院吗?
一般情况下,孩子如果能及时止住血,且无其他不适症状(如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则不需要送医院,居家处理即可。
如果出血量较小,一般两三分钟就可以自行止血。
如果出血量较大,则让孩子身体稍微前倾,用拇指按压出血侧的鼻翼,按压 5 分钟左右,然后松开拇指,看看止血了没有。如果没有止血可以再按压 5 分钟以后再观察。如果仍然没有止血,就需要到耳鼻喉科就诊。
切记!千万不要让孩子仰头止血,那样血液容易从喉鼻口流到口咽部引起误吸。
也不要往孩子鼻子里塞纸巾或其他任何物品,那样会增加孩子鼻腔异物感染的几率。
有的家长可能会用冰袋外敷,如果孩子不十分抗拒,也是可以尝试的。只不过要记得,别让孩子皮肤直接接触冰袋,中间要隔个毛巾,防止局部皮肤冻伤。
暑假到了,正是孩子放开手脚玩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容易磕碰受伤流鼻血。家长能做的,除了教给孩子正确的止血方法,便是放平自己的心态。谁小时候没有流过几次鼻血呢?
更何况,我们现在还有科学的理论支持,帮孩子排掉了不少民间土方法(鼻孔插葱、脚底板敷蒜泥什么的…)的雷。
守护孩子,凭的不仅是为其牵肠挂肚的亲人之爱,还有科学、靠谱的循证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