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带孩子出去吃饭。
看到隔壁桌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眼巴巴地等待着上菜,心情十分不错。
过了一会,菜终于上齐了,小男孩准备大快朵颐。
结果妈妈拦下了他,开始盘问:“期末考试考得咋样啊?”
小男孩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很不情愿地蹦出几个字,后来干脆连话都不想说了。
男孩妈妈不明所以,继续问他,旁边的亲戚也开玩笑附和:“考得不好就不能吃饭哦!考得好才有资格吃饭……”
男孩听到这些后,低下了头,一言不发。
看完这一幕,我摇了摇头,感叹:
餐桌是维系亲子关系最好的场所,也是影响孩子性格、心态形成的最好时机。
餐桌的温度,是一个家庭的温度。
父母的教育成不成功,就看餐桌上这4个细节做得到不到位。
“这次考试考得怎样啊?”
把餐桌当书桌
李玫瑾教授曾说:
孩子的行为和心理,都是过去经历的折射,与幼时的家庭养育方式密切相关。
这一点深有感触。
前段时间,表姐发了一条朋友圈,大概意思是,孩子大了,每次吃饭一句话都不说,连家族聚会都借口不去。
我看完心情十分复杂,想起和表姐一家的饭局场景:
“儿子,期中考了多少分啊?”
“这次怎么考这么点,你给大家说说咋回事?”
次次吃饭,表姐都会问侄儿成绩,考得好时,表姐说:“这次运气不错!”
一旦考差了,那这场饭局必然是侄儿的批斗大会。
一次,侄儿没考好,面对妈妈在众人面前的逼问,着急大哭:“妈妈,我只想好好吃顿饭,您能不能别老问成绩。”
谁知表姐竟直接炸掉,“问问怎么了,自己考得不好还不让人问了!”
那之后,表姐依旧我行我素,侄儿却日渐沉默。
很少和身边的哥哥姐姐们说话,每次都是自己低着头吃饭,性格也是越发内向寡言。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
想要摧毁一个孩子,就当众出他的丑,当着外人的面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
餐桌上问成绩,不仅会降低孩子食欲,也会破坏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智慧的父母,都懂得先维护好孩子自尊,再来谈教育。
1.什么时候问成绩
曾有育儿专家说过,询问孩子成绩时,最好不要有第三个人在现场。
这是教育的底线。
尤其是当孩子考得不好时,父母不一定非要在餐桌上、人多的间歇询问。
选择和孩子独处的时机,或批评或讲道理,都来得及。
2.教孩子正确做考试分析
某一次考试的分数不是重点,考试后对试卷的分析才是关键。
横向和同学比,了解某科在班级、年级的排名,看看班里的学霸考得如何;
纵向和自己比,和过去的成绩比,拉长时间线,整体看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永远记住:
别把餐桌当作书桌,珍惜和孩子吃饭的时光,该吃饭时,请好好吃饭。
“还不能说你两句了?”
把餐桌当判桌
看过一个街头采访,记者问一个初中生:“从小到大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
初中生说:
“我爸妈喜欢吃饭时对我进行‘评判’。
这里做错了,那里做得不够好,在我家,筷子不是用来吃饭的,而是用来打我的。”
苏格拉底说过:“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很多时候,父母是记得要培养孩子自信心的。
可一旦开始吃饭,父母就容易陷入“指责型人格”。
正如微博上看到的一个话题:饭桌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一条条翻阅下来,眼泪也流了下来。
网友@栗子说:
“为什么有些父母喜欢在饭桌上教育孩子,抱怨,嘲讽,贬低。
看着孩子忍着眼泪吞白米饭。
很多人长大后并不期待一家人一起吃饭,因为会不开心,总是想享受自己一人餐。”
网友@迟熙说:
“每次在饭桌上被教育,眼里都是泪,使劲把头埋在碗里,不让眼泪掉下来被他们看见。
然后就会被骂‘每次吃饭都是这个死样子!’‘还不能说你两句了?矫情!’”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隐形精神暴力”:
是说向孩子输出刻薄或难听的言语,就是在狠狠伤害孩子。
书籍《自我觉醒:给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中也说道:
父母对孩子的苛责、伤人的态度、偏见以及不合理的期待,都会内化在孩子的自尊感中,而形成一套‘反自我’的内在声音,让孩子变得自我攻击。
这种负面影响,在餐桌上给孩子带来的破坏力更大。
长此以往,你会收获一个听话的孩子,但同时,也收获一个唯唯诺诺的孩子。
孩子需要被欣赏,被珍视。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小小的饭桌上,最适合父母去发现他们的优点。
去看见、去包容、去肯定,温暖孩子的胃和心灵,给予孩子最好的“食愈”。
“你看看xx家孩子,再看看你”
把餐桌当“比较台”
看过一个关于“孩子最受不了父母的十件事”的调查。
其中排在第一名的是:
最恨父母在饭桌上拿我和别人作比较。
前段时间在家里重温《小舍得》,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很深刻。
米桃妈妈发现女儿连续几天都没有去欢欢家吃饭、写作业。
于是,妈妈在饭桌上询问:
“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情了,还是跟欢欢闹别扭了?”
还未等米桃斟酌好措辞,一旁的爸爸就气不过,对着米桃大吼:“说话啊,跟个闷葫芦一样!”
米桃吓得一哆嗦,抬头紧张地看了眼爸爸。
但他们似乎没有察觉到米桃的不对劲,妈妈继续输出:
“女儿,太内向了不好。你看欢欢多好,每天大大方方的,你再看看你,恨不得每天贴着墙根走。”
短短几句话,小米桃越听越难受,一开始直起来的背,佝偻了下来。
心理学上有一个“标签效应”: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父母在餐桌上频繁地否定、打压孩子,就是在给孩子贴上“你不行”的标签。
时间长了,孩子隐藏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变得隐忍、自卑。
孩子不断长大,父母慢慢变老。
孩子除了寒暑假,每天待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和父母一起吃饭的时光也越来越少。
其实,父母与孩子之间,除了比较之外,还有很多事可以聊聊。
小到学校趣事、路上见闻、天上的一朵云,地上的一株草;
大到社会新闻、国家大事,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饭菜,畅所欲言,亲子关系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升温。
“要不是为了你,我们早就……”
把餐桌当战场
情感作家刘娜曾坦言:
不要把自己的选择,强说成捆绑孩子一生的枷锁,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必修课。
前两天,办公室的同事因为抑郁症离职了。
送别饭局上,他说出了自己的经历。
父母从小就喜欢在饭桌上吵架,哭声、打骂声、碗碟落地的清脆声……是他童年时的碎片。
后来,他长大了,终于可以搬出来独居。
可父母留给他的阴影并没有消失,他不愿和同事吃饭,更不愿结婚,怕重蹈父母的悲剧。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曾做过一项长达30年的研究,发现:
在负能量等级中,排在最后一位,就是“羞愧”和“内疚”。
这两种负能量,足以摧毁一个人的身心健康,而许多父母,却总是在无意间做着这件事。
相信不少人都见过或感受过这样的场景:
我一天只睡五小时,就为了你过好点,要努力;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离婚了,你该知足;
快吃饭啊,我都不舍得吃,全部留给你……
有教育专家说过:
在家庭教育里,两种东西正成为孩子不能承受之重,一个叫付出感,另一个叫牺牲感。
所以,请不要带着“牺牲感”养孩子。
这里给大家两个建议。
1. 不把情绪带回家
家,不是情绪处理场,不是情感宣泄地,而是我们的能量桩。
进门前,掸掉身上的“灰尘”,卸掉身上的戾气。
别让坏情绪破坏温馨美好的家庭。
2. 正确地和伴侣沟通
作家富兰克林曾说:
争吵是一种人玩的游戏。然而它是一种奇怪的游戏,没有任何一方曾经赢过。
夫妻也好,亲子也罢,争吵在所难免。
这里给大家说一个关于沟通的万能定律——著名的“55387定律”。
55%是沟通中的态度,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穿着仪表等;
38%是讲话时的语气、口吻;
7%是说话的内容。
研究表明,沟通时,大家不认可的80%以上都是表达者的态度和语气,只有7%是谈话的内容。
所以,只要态度和语气做好了,很多不必要的争吵,自然迎刃而解。
《厨房的哲学家》一书中,布里亚·撒瓦兰说:
与其他场合相比,餐桌旁的时光最有趣。
最好的家庭教育,从来不是讲很多大道理。
而是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很多很多顿饭。
点亮赞,分享给更多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