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我亲手让短视频毁掉了儿子”:父母最后悔的三件事,千万要让孩子远离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前段时间和好友们小聚,很自然聊到了育儿。

东拉西扯间,有人抛出一个话题:“当妈这么多年,你们对娃做过最后悔的事是什么?”

大家的话匣子就此打开。

有的说,最后悔孩子小时候带她逛街时,因为自己玩手机疏忽,让娃的额头磕到了商场的桌角,留下了一辈子的疤痕。

有的说,最后悔在儿子玩手机时没有及时引导,导致现在孩子沉迷游戏,成绩也一落千丈。

还有的说,最后悔以前对孩子太严厉,在学习上过于苛刻,以至于如今孩子出现了抑郁倾向……

好友们的分享,让我感同身受。为人父母,我们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孩子能幸福健康地长大。

然而在养育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和矛盾。我们要做的,便是防患于未然,及时意识到并规避这些风险。

因此,父母哪怕心再大,以下这三样东西也千万别让孩子碰,否则真有可能会毁了他!

第一种不能碰的,是能获得短期快感的东西,最典型的就是短视频。

曾在网上看过一位高中老师的发帖。

她忧心忡忡地表示,最近这一两年,她遇到了教书十来年前所未有的一场灾难——手机的短视频、小电影正在快速毁掉一批成绩中下等的学生,个别优等生也迅速沉沦。

这位老师提到,她有个学生,原本成绩优秀,在年级里排名靠前,考上名校不成问题。

谁曾想,在居家学习期间,他迷上了刷短视频,每天都沉迷其中,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复课后,他依然无法自拔,成绩也自然掉到了谷底。对此,这位老师惋惜不已,却无能为力。

事实上,刷短视频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行为上瘾,我们明知道这么做是浪费时间,却根本无法抗拒大脑多巴胺所带来的快感。

于是,一个人便会进入“刷短视频—产生快感—不满足—刷得更久”的恶性循环,从而越陷越深,瘾也越来越大。

而真正可怕的,是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不可逆转的危害。从表面上看,当孩子习惯了短短几十秒的快乐刺激后,会变得“坐不住、没耐心,无法专心读书,不能长时间独立思考”。

从更深层次来看,它会导致一个人大脑结构改变、功能退化;反应迟钝、情绪麻木,害怕社交;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激增……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多刷短视频会让孩子变笨、变傻、性格变差。它对孩子的影响,将会是毁灭性的。

正因如此,我们千万不要心存侥幸,认为孩子看一会儿短视频没事。

殊不知,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即时快乐,背后都藏着不小的代价。

正如网上有句话所说:“我们谁都无法预料未来的世界会发展成什么样。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过早被耗尽专注力和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将很难胜任任何学习和工作。”

毫无营养的短视频,堪比毒品。这样的精神鸦片,请一定不要让孩子接触。

第二种不能碰的,是会涉及到安全红线的东西。

安全问题,其实贯穿了孩子的一生。

有统计数据表明,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

很多悲剧,正是源于大人的一时大意和侥幸。

因此当孩子年幼时,父母需要用心把关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确保危险的事不要做。

而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父母更需要做的,是引导他们远离损友和垃圾人。

在中学当心理老师的表姐曾跟我们说起这样一件事。

她学校有一个男生,智商高,人非常聪明,每次考试都能考出好成绩,但却很调皮,个性也非常张扬。

初二那年暑假,他结识了社会上的几个小混混,私下里约着一起喝酒后飙摩托车,结果把行人撞成重伤,闯下了大祸。

后来,这个男生被警察严厉批评教育,事情也捅到了学校。最终,他原本保送重点高中的资格被取消,还挨了处分。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曾说:“青春期最大的危险是安全问题。”

这个阶段的孩子,坚持自我、保持个性的诉求愈发明显,受同伴的影响更大,也会比小时候更加冲动、叛逆和执拗。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一方面要教会孩子把“安全第一,保护自己”的意识根植于心;另一方面要告诉孩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鼓励他们多和优秀而正能量的人交往。

只有这样,孩子才可能远离风险、安稳成长。

第三种不能碰的,是自身能力范畴以外的东西。

概括来说,它包括了两层意思:不能承受的别承受,不该享用的别享用。

所谓不能承受的,也就是一切背离成长规律的揠苗助长——半岁学走路,一岁学识字,才读小学就开始教各种初中知识……主打一个“凡事要趁早,赢在起跑线”。

然而,任何培养都必须顺应成长规律才有效果,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知乎上,有网友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有一个学弟,从小学到初中,数学成绩一直是年级最好的。

四年级的时候,学弟参加了初一年级的“希望杯”数学竞赛,拿到了一等奖,当时引起了全校轰动。

然而,这位网友透露,学弟之所以数学那么好,并非因为他有过人的天赋,而是他父亲逼着提前学习的结果。

等到初二时,其他同学逐渐赶上,学弟惊恐地发现,自己在数学上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

进入高中以后,越来越多的同学超过了学弟。对此他无法接受,心态失衡之下干脆破罐子破摔,成绩严重退步。

最终,他高考也考得一塌糊涂,没能被理想的院校录取。

现代鸡娃教育中,揠苗助长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被提前灌输的东西往往跟他们的心智及能力发育水平并不匹配。由此,孩子承受不了,结果便只会压垮他们。

有这样一组数据令人心情沉重:

《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我国目前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5%到20%,其中一半是在校学生;

同时有社会调查都表明,学业压力是中小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

想起思想家卢梭的名言:“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顺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事实一再证实,盲目鸡娃,一味只求速度却背离孩子的成长规律,非但不能助力孩子领先于人,反而是在坑娃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而所谓不该享用的,则是指那些不劳而获的诱惑。

有句话说得好:欲戴其冠,必承其重。那些靠运气得来的泼天富贵,终有反噬的一天。

例如,因长相酷似某首富而走红的男孩范小勤。当初,面对各种商业公司抛来的橄榄枝,他的父亲毫不犹豫做出了选择:

“我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对我有好处,(让儿子)做什么我都答应,对我没好处的,我就拒绝。”

就这样,范小勤离开学校,当起了网红。他很快就成为了公司的摇钱树,流连于各种走秀活动。

然而好景不长。在流量散去后,他很快被公司解雇,黯然回了老家。

这个曾在聚光灯下的孩子,虽然短暂体验过人生的巅峰,代价却是一生的落差,以及学业上和同龄人相比无法逾越的鸿沟。

站在云端,只是假象。范小勤的结局令人唏嘘。

作为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名利场固然值得追求,但任何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是实打实地努力跟付出。而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所以,不要做着锦鲤女孩的梦,指望天上能掉馅饼。因为平白无故的好运,我们不该要,也要不起。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护孩子,让他们远离伤害,顺遂无虞地长大,其实是件很考验家长智慧的事。

唯有在养育路上做个有心人,提高自身的认知与觉悟,才能更周全地护佑我们的孩子茁壮成长。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我亲手让短视频毁掉了儿子”:父母最后悔的三件事,千万要让孩子远离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