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留意过一个奇怪的现象——
有的家长天天在学业、生活上操心孩子的事,
可孩子却表现得很一般,甚至还很不让人省心;
相反,有的家长并不太管孩子,可孩子却也能顺利成长,
甚至还很自觉,能力发展也不错。
这常常让人哭笑不得,怎么越用心照顾孩子,反而越出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是孩子的资质存在差距。
但在其背后,其实隐藏看一个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投射。
一个孩子会成长成什么样,不仅受教育、引导的影响,更在于:
家长在养育过程中,向孩子投射了什么。
被投射了虚弱感的孩子,会越活越无力,做事不自觉,也更让人操心;
而被投射了力量感的孩子,则会变得自信,表现进取,也更让人省心。
让人操不完心的孩子
什么是父母对孩子的投射呢?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孩子会通过和父母的互动,来感知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先讲一个故事。
好友涵涵几乎每天都处于崩溃边缘,
因为五年级的儿子小昭从不让人省心,身上有一大堆毛病,比如——
丢三落四:常常忘记带课本去学校,要正在工作的涵涵送过去;
没时间观念:放假玩耍总会忘记时间,需要涵涵帮忙掐算时间分配,提醒他收心回来写作业;
遇事自己不思考:和同学闹矛盾,只会哭,每次都要涵涵手把手教他如何处理。
身边有不少人提醒涵涵,她操心的太多了,小昭已经大了,当妈的可以少管点。
其实涵涵也早已身心疲惫,渴望休息,可又放心不下。
她常说:“如果我一不管的话,他一定会捅娄子的,到时候还得我去擦屁股,所以不管不行呐!”
涵涵在帮忙的同时,也会给孩子讲道理、强调他以后要自己解决问题。
原本涵涵打算现阶段自己多做点,以后小昭就能变得独立。
可没想到,做了这么多,小昭还是不让人省心。
有时候,涵涵看到别人家的父母根本没有自己这么辛苦,孩子就能自觉又懂事,
每次这样一对比,她内心就既羡慕又郁闷。
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父母越操心,孩子越不让人省心
其实,当涵涵过度操心时,小昭也会在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是一个虚弱、没能力的人。
不少父母都会遇到与涵涵类似的困境。
通常我们会认为,孩子不省心,所以父母不得不操心。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而言,确实如此。
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则是反过来的——
父母越操心,孩子才越不让人省心。
因为,过度操心的背后,其实是家长向孩子投射虚弱感,
认为孩子什么都不会、不懂、无法做成一件事。
投射的过程包含3个部分。
1. 父母认为孩子是「虚弱」的。
首先,在父母眼中,孩子是——
没能力解决问题的;
无法面对挫折的;
不会成长的。
这是一种潜层的认知,未必在言语上说出来。
这样的父母在看待孩子时,会变得充满忧虑,总觉得孩子这没做好,那没做够,浑身都是问题。
这一份不安感,会在无形中影响亲子间的互动。
2. 父母过度紧张、过度照顾
接下来,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会产生以下特点——
遇到问题时,情绪反应强烈:
当小昭每次出问题(如忘带课本,和同学吵架),涵涵都表现得过度紧张。
教育孩子时,反复唠叨:
每次教育孩子的同时,都担心他听不进去、做不到,于是一件事会说很多次,反反复复强调。
代替孩子避免/解决问题:
如涵涵认为小昭是虚弱的,觉得他面对不了没写作业挨老师批评,也不认为孩子会在挨批后反思成长,所以总是拼命督促他写作业。
生活中,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桌面没收拾干净、家务做不好、学习没有计划,就直接上去帮忙,代替孩子处理,这也让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责备、嫌弃孩子
父母在帮忙的同时,难免也会积攒怨气。
于是,便会在言语嫌弃孩子,不停地唠叨,说他这不好那不好。
3. 孩子接受了投射
父母的以上行为,虽然表面上是对孩子的操心和帮忙,但孩子感受到的则是——
问题很大很难,我是无法处理的;
爸妈总会帮忙解决,所以那是爸妈的事,不是我的事;
我就是一个糟糕、无能的人。
最后,孩子认同了投射,也把自己放到「虚弱」的位置。
于是,他们的言行变得退缩,不愿思考、不愿想办法,爸妈推一下,才动一下。
看到孩子这样,父母又会加深「孩子很虚弱」的念头,然后继续照顾下去。
于是,一个「投射虚弱感的循环」就形成了。
在此过程里,家长会越来越操心疲惫,孩子则会越来越虚弱。
少操心,孩子更能成长
与投射虚弱感相对应的,是投射力量感的互动模式。
去年,外公带小昭回乡下住了一个暑假,让他体会到了这种新的互动。
一开始,涵涵和老公很担心孩子适应不了,但外公是个自信豁达的人,觉得这完全没问题。
不久后,状况出现了。
小昭想去钓鱼,外公让他准备鱼饵。
可小昭总记不住,要么忘了准备,要么忘了带过去,导致好几次都钓不成。
然而,外公并只是说:“你忘记了,那我们就只能回家咯。”
没有过度责怪,也没有过度提醒。
下一次出门,带不带鱼饵也全凭小昭自觉。
有时候,外公会以小孩子的口吻开玩笑:“嗨呀,我下次能不能钓到鱼,就全靠你啦!”
几次下来,小昭开始意识到外公是不会帮忙的,于是把事写在手上,提醒自己要记得。
慢慢地,他开始变得对日常的事情上心了。
外公对待小昭的照顾远不及爸妈那样无微不至,却让小昭体验到一种深深的安定感。
过去,他一旦哪里没做好出了差错,爸妈立马就会很慌张地跑过来,
一边苦口婆心地叮嘱,一边帮他处理好问题。
相比之下,外公几乎从不慌张,
而是一直都稳稳地在那里,也会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但不会代替小昭把问题解决。
比如当小昭和乡下的孩子闹矛盾,外公不会主动出面,
而是一定等小昭来求助,外公才指点一二,更多是让他自己处理。
暑假快结束了,爸妈也过来乡下住几天。
一天,外公带大家去爬附近的一座山,中间一段路需要踩着小溪上的石头过去。
小昭正准备走,可爸妈在旁边着急地提醒:
“你要小心啊,一定要慢啊,不要摔下去咯!”
“这里太危险了,要不别走了!”
“你可以踩右边那块石头,大一些!”
这些话虽出自好意,却让小昭内心变得焦灼,他也开始怀疑自己能不能走过去。
这时,外公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然后严肃地说:“你俩不要说话,让他自己走,他能走过去的。”
于是,爸妈不再多说,小昭也感觉到内心变得安定,注意力也更集中了。
他很慢很慢地挪动脚步,最终走到了对岸。
而这段经历让涵涵印象极深,因为在她心目中,这种有挑战性的事情,儿子一定是办不到的。
把孩子当成一个「有力量」的人
涵涵与外公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应了投射虚弱感与投射力量感这两种互动模式。
后者的核心信念是——
孩子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所以不必过分紧张;
孩子是可以面对挫败的,所以不必刻意保护;
孩子是能在经历中成长的,所以不必推着孩子往前走。
基于这样的认知,当挫败来临,外公不会过度安抚或者教育,而是给孩子反思的空间。
同时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外公也会点到即止,给孩子空间自己去尝试处理问题。
可以说,外公无时无刻都把小昭当做是一个有力量的人。
他的这一份坚定的相信,其实也在无时无刻暗示孩子——
他是有能力把事情做好的。
因此,孩子会慢慢正视自身的责任,学会反省、思考、想办法面对问题。
于是,成长便悄然发生。
相反,有些父母虽然口头上说相信孩子,教导孩子独立,
但在相处上,依然事事过度操心,学习、生活上每件小事都要问、都要干预。
这在本质上,依然是把孩子当做虚弱的人对待,最后投射的还是虚弱感。
因此,判断亲子关系中父母到底投射了什么,关键并不是讲了什么道理,而在于:
父母做了什么事,
这让孩子感受到了什么。
那么,如果我们和孩子的互动正处于投射虚弱的模式中,该如何扭转呢?
在点滴之中,提升力量感
需要承认的是,想要从「投射虚弱感」转变成「投射力量感」,
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只能慢慢修炼。
因为,投射机制的背后,
就是把我们内心真实的状态投射到孩子的身上,这个过程是无法伪装的。
不过,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以下3个方法来改善。
1. 及时觉察
大部分时候,父母在投射虚弱感的时候,都是不自知的。
因此,当你发现自己经常操心孩子的事,搞得焦头烂额时,不妨停一下,问一下自己:
此刻,我是否正在把孩子当成一个虚弱、没有能力、不会成长的人?
如果是,那么可以告诉自己:
现在,是我把自己的虚弱投射到孩子身上,并非孩子本身就是这样。
从而把注意力转向自身,停止投射「虚弱感」。
2. 多关注孩子做到的事
有的父母会习惯性关注孩子没做到的部分,可越看这些,就会越焦虑,也越会觉得孩子没用。
因此,需要有意提醒自己,多去观察孩子的进步,
而不是被那些浮躁的育儿观点所扰乱,用外界的过高标准,贬低自己的孩子。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会有其独特的节奏,按自己的步调走即可。
3. 调整圈子
人的虚弱感、力量感是会相互传递,感染的。
像涵涵会在育儿上如此焦虑,也有一部分受到身边的家长圈子影响。
若想要向孩子投射力量感,我们自身就要成为有力量感的人。
像对涵涵而言,她就可以多靠近父亲。
我们可以有意靠近身边有力量的人,可以是同事、亲友,或者别的家长,接受力量感的投射。
每一个人,天生都是有力量的。
但如果长期接受负面的暗示,人就会遗忘这一份力量,认为自己只能虚弱地活着。
无论是大人或孩子,都需要学会唤醒内在的力量。
不仅仅看到挫败与挑战,也要去看到机会与成长。
孩子会成长,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你也会成长,会找到与孩子更好的相处之道。
教育从来不是压迫,不是操控,更不是躺平;而是看见,是引导,是激发,是平等,是一路同行,各自追求自己的理想。
教育是深深地爱,是鼓舞,是祝福,是一起走过一段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