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晚饭后在小区散步,路过游乐场的时候。
听到一阵很激烈的争吵声,望过去时,看到一个中年爸爸站在滑滑梯的平台上,正朝着站在下面的一位妈妈怒吼着。
边上还有不少邻居在劝解,可那个爸爸的情绪几乎崩溃,周边的孩子都吓得不敢动了。
因为孩子玩耍时起了争执,看到自己的孩子吃一点亏,就失去理智,暴跳如雷。
这样做不仅仅无法让问题得不到解决,对孩子来说,心理上的影响更大。
几年前,就有一条这样的新闻:
那是在一家商场的游乐场内,一名1岁左右的男童被大几岁的小女孩踩了身体,男童的母亲怒了,一定要小女孩当面道歉,小女孩母亲接二连三地解释都没有用。而接下来的场面一发不可收拾,几位参与劝说的家长都和这位母亲碰擦。
说实话,我第一遍看,觉得难受,负能量太强。
因为失控的情绪总是让人觉得如同火焰般让人不敢靠近。
可是事件后面折射着的冲突根源值得我们探讨。
对于这个情绪失控的母亲,我觉得我们不能过多指责。
因为每一个母亲都愿意拿生命去保护自己的孩子。
只是有时候,被情绪的魔鬼控制着失控了。
幸运的是孩子们没事。
我想在冷静之后,这个失控的妈妈应该也能反思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
而为人父母者,肯定都会把自己代入这种情形之中。
“假如是我的孩子遭遇了这种欺负,我会怎么办,我又该怎么办?”
这是很多父母都会直接面对的一个问题。
2
这个问题的关键其实是教养的问题。
一个是孩子的教养,一个是父母本身的教养和态度。
就拿商场游乐场的事件来看。
我们明显可以看到这个小女孩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就算大人要求她道歉,她还推身后的男孩子。
而女孩的妈妈一直不急不慢地道歉,好像还在解释说自己的孩子一激动就会这样。
双方都在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只是方式不一样。
但是矛盾却激发了。
如果孩子的行为出现了攻击倾向,父母不给予教育引导。
这个孩子就非常容易在跟其他孩子相处时出现问题。
有孩子摔倒在地上,就不会去扶一把,可能不管不顾直接踩上去。
前面的孩子挡住了去路,不是让一步,而是直接用手去推。
刚开始的时候,比如孩子一两岁,是不知道伤害这个词的。
因为他们一直被保护着。
他们拍着桌子,捶着自己的玩具。
甚至不高兴的时候抓自己的父母。
有些老人看到孩子摔地上。
甚至当着孩子的面使劲跺地面。
说是地的错,弄疼了宝宝。
孩子抓了自己,还说不痛不痛,哈哈大笑。
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要伤害任何人。
所以当孩子第一次抓你捶你的时候。
可以跟孩子说自己很痛,很难受。
当孩子跟另外的小孩面对面地在小路上撞上了。
引导孩子主动让一下,不要推。
这个教育太重要了。
记得那时候儿子每次爬公园楼梯边的那个宽护栏。
有时候就会遇到其他的孩子从对面走来。
他有一次竟然想推开一个小姐姐。
在那个上面是很危险的。
我赶紧拉住他,很严肃地跟他讲了这件事的危险性及可能的后果。
在这些事情上的教育,不能丝毫马虎。
3
努力养一个有规则感的善良孩子。
因为你不教孩子,有人会狠狠教育他。
上幼儿园前,有一次我把儿子的手心重重地打了三下。
这在我们家算是非常严重的惩罚了。
那天我们照旧是一对二,跟他还有他的小表哥一起玩打架游戏。
两个人非常卖力,想尽了招式来跟我“打”。
跟他们打架,我一直很认真地打。
所以他们就喜欢找我打着玩,觉得有意思。
可打不赢的儿子情急之下动用了牙齿。
我的胳臂就被咬了一个红印子。
这要是去了幼儿园咬了其他小朋友,那如何得了。
对于这样的情形,坚决不宠溺,该给予处罚,决不手软。
记得我以前有一个同事的儿子就是因为在幼儿园咬了一个小女孩。
那个小女孩的爸爸过去了当场就扇了同事的儿子一个耳光。
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这个爸爸会这样做。
但是那个耳光却响亮地打在了孩子的脸上。
后来两家人吵了很久才罢休。
因为我们无法预知孩子会遇见什么样的冲突。
更加无法想象那些遇见孩子受伤害的父母会做出何种反应。
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孩子有规则意识。
能够管住自己,保护自己,也不伤害他人。
说到这,我分享一个培养规则意识的方法,对男孩非常管用。
也就是上面说到的打架游戏,得爸爸们出场。
因为单纯的说教,孩子就算当时听进去了,事后也忘得快。
心理学家早就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父亲和儿子在一起总喜欢打打闹闹,甚至是打成一团呢?
从我亲身地体验来说,的确如此。
假如我趴在床上看书或者翻手机的时候。
儿子会像看到宝藏一样,笑呵呵地爬上来。
一定要跟我摔跤或者在我身上爬来爬去地玩。
我觉得挺好的,虽然有时候被打搅是烦。
但收获更大,自己放松一下不说,更重要的是能教孩子很多的东西。
心理学发现,男孩在与父亲的打闹中所学到的东西,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在与爸爸的打闹中,更加能够让孩子明白规矩这回事。
所以在跟儿子打架的时候,我们首先就要树立规矩。
比如:不能拿任何的武器,小棍子,玩具枪都不行。
还不能打脑袋、脸、胸部、裆部……
这个时候,为了早点开战,孩子都会答应。
并且牢记规矩,一旦犯规,马上停战,重新强调。
而且有时候孩子下手重了。
可以趁机跟孩子说说“伤害“与“疼痛”。
当他跟其他小伙伴玩耍时,我也会提醒他。
千万小心点,不要欺负比你小的,也要保护好自己。
4
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大人千万千万别动手。
很多人会说,如今的熊孩子太多,不好好教训一下不行。
但请收起你扬起的那只手,把孩子交给他自己的父母去教育。
因为大人的暴力介入,往往让事情恶化。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一个亲戚的孩子和村里一个孩子吵架,亲戚就去帮忙,骂了那个男孩子一句,没想到那个男孩子也是一个犟脾气,直接给顶了一句脏话。
她直接甩了一巴掌过去,把那个孩子的脸打肿了。
那个男孩的父母也不是好欺负的。当晚就把孩子送到亲戚家里,说已经打成了脑震荡,需要住院治疗,需要赔偿,最后两家人前前后后磨了一个月。
最后经过村里的调解,赔了一笔钱。
孩子之间的冲突,一定要冷静看。
一旦大人动了手,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而且孩子的心理感受更要顾及。
情绪上来了,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那个游乐场的“失控妈妈”
本来小家伙被欺负了,还心神不宁。
自己的妈妈又情绪失控,跟周边的人大打出手。
歇斯底里地怒吼着,孩子倒是被吓坏了。
请记得,你的孩子在看着呢。
你考虑过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影响吗?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管好自己的孩子,善待他人的孩子。
就会少很多这样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