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出现问题,往往是家庭关系模式出了差错。
尤其是这2种家长组合,最容易把孩子养废。
强势妈妈+缺席爸爸=厌学孩子
武志红老师曾深刻剖析了一种常见的家庭困境模式:一个家庭中,往往伴随着一位焦虑不安的母亲,一位时常缺席的父亲,以及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面临诸多问题的孩子。
我个人的咨询实践中,也惊人地发现,近八成厌学案例背后的家庭结构,恰好符合这一模式。
不久前,我接触了一个典型的案例——一位年仅14岁、正读初二的少女。她已暂停学业一月有余,且伴随着轻微的抑郁症状。
深入交流后得知,她的母亲对学业成绩有着超乎寻常的高要求,任何细微的错误都会引发母亲的严厉斥责,甚至情绪失控的责骂。
而这位女孩性格敏感,面对母亲的指责,她只会默默流泪,试图在泪光中回应,却往往换来的是“为何不把这些时间用于多做习题”的进一步责备。
母亲的重压如同巨石,让女孩在学习时背负着沉重的焦虑与紧张,久而久之,这份压力转化为了对学习的深深抵触。
到了初一下学期,每当想到即将踏入校园,她便会感到生理上的不适,恶心与呕吐成为常态。即便强撑着上学,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通过与女孩母亲的深入交谈,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学习的问题,更是家庭内部生态失衡的反映。
父亲因工作频繁外出,导致家庭生活中父爱角色的长期缺失;夫妻间的沟通不畅与情感疏离,进一步加深了母亲的焦虑情绪。
她将个人的价值认同及对婚姻的不满,全部投射到了对女儿学业的期望之上,女儿的成绩成了她唯一的慰藉。
父亲的缺席,不仅未能为母亲提供情感支持,反而加剧了她的不安,这种负面情绪如同涟漪般扩散,最终影响并伤害到了无辜的孩子。这一切,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最终承受所有后果的,却是那个本应无忧无虑成长的孩子。
因此,若要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必须从调整家庭结构、改善家庭氛围入手。只有当家庭内部的动态恢复平衡,孩子才能在更加健康、和谐的环境中找回自我,重新找回对学习的热情与信心。
“孩子成长没有偏方,有的只是负责的父母,提供的稳定而健康的土壤。”
这个土壤,一定是父爱不缺席,母爱有边界。
共同参与孩子的成长,互相分担,互为支撑,彼此参照。
家庭最基本的关系稳定了,才能给孩子传递能量,激发动力。
专制的爸爸+无力的妈妈=无助的孩子
在某些家庭中,尽管父亲并未缺席,但他们在教育子女时却展现出专制与蛮横的一面,以一言堂的方式主导家庭决策。这样的家庭结构中,母亲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显得脆弱而无助。这种环境对孩子成长产生的后果是深远的,它导致了一个令人痛心的现象:父亲对孩子的直接攻击,在母亲无力提供保护的情况下,孩子的生命力与活力被逐渐消磨殆尽。
电影《年少日记》便深刻揭示了这一悲剧性的故事。影片聚焦于一个四口之家,父亲作为资深律师,不仅掌控着家庭的经济命脉,更在教育上扮演着严苛无情的角色。特别是对大儿子,成绩一旦不尽如人意,便是无休止的言语羞辱、肢体暴力与体罚。母亲面对这一切,只能默默承受,甚至将自身的无奈与愤怒转嫁到孩子身上,说出“如果我和你爸离婚,一定是因为你”这样的重话,既无法阻止丈夫的暴行,也无法给予孩子应有的理解与安慰。
当大儿子向母亲倾诉自己的疲惫与失眠,渴望得到专业帮助时,得到的却是“你是心散,不是累”的冷漠回应,这无疑是对他内心痛苦的又一次忽视与否定。最终,这位年轻的生命在无尽的绝望中选择了跳楼自杀,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痛苦。
而父亲眼中的“天才”小儿子,也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逐渐觉醒,他拒绝继续遵循父亲的期望与安排,选择了一条与父亲期望大相径庭的道路——成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以此作为对父亲权威无声的反抗。
这样的家庭环境,如同一片荒芜的沙漠,孩子们在其中感受不到丝毫的温暖与爱,唯有恐惧如影随形。
这种持续的恐惧与压迫,会将孩子推向两个截然相反的极端:一方面,他们可能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与攻击,最终走向抑郁甚至自杀的绝路;另一方面,他们也可能变得异常叛逆,将内心的愤怒与不满向外发泄,形成攻击性的性格。
稳定的家庭结构,胜过一切教育
相比各种教育手段,给孩子提供稳定的家庭更重要。
父母稳定,孩子才有力量。
怎么才能让家庭结构处于一种健康的状态呢?
给大家2点建议。
1. 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提供和谐的环境
心理学上有个实验。
研究员给家长准备了三个空杯,分别代表自己、丈夫/妻子、孩子。
接着准备了一杯水,让他们分别倒入三个杯子中。
结果无一例外,孩子的水杯最满。
这说明:在中国大多数家庭,都是亲子关系>夫妻关系。
这是一种很不健康的家庭排序。
我经常给来访者强调,一定要先把伴侣关系经营好。
伴侣关系和谐,互相提供能量,才能造就好父母,家庭才牢固。
有了稳定的家庭环境,孩子才会有一个正常、健康的生长环境。
即便叛逆,也不会到失控的地步。
这一点,真的希望我们所有家长都能牢记在心里。
2. 父母站好自己的位置:给孩子有边界的爱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母亲代表了情感,而父亲代表了规则。
家庭内部,父母的角色缺一不可。
爸爸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和独立,增强孩子的心理韧性。
妈妈则能给到孩子情感支持,做孩子的心理容器,带给孩子温暖。
缺了任何一方,都容易失衡,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这份爱要有边界。
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自我反省:
是不是管太多,没有界限?
是不是管太严,动辄打骂?
是不是管太紧,严加控制?
……
当父亲在父亲的位置,母亲在母亲的位置,孩子才能安心去飞翔。
看一看,为人父母,你站对位置了吗?
3. 妈妈给自己松绑:注入心理能量
不少妈妈对我说:“丈夫就是不管孩子,怎么办?”
这种情况,我通常建议妈妈给自己松绑。
很多妈妈承担着孩子教育的压力,陷入焦虑的状态中。
这种情绪,传递到孩子身上,一定会消耗孩子的生命能量。
妈妈,可以发展家庭之外的生活。
自我成长,自我疗愈,先让自己有力量,再给孩子力量。
有教育家曾说:
“好的家庭,要做孩子最强劲的加油站。好的父母,要做孩子最重要的能量源泉。”
家庭教育,贯穿了孩子的一生,一步步影响着孩子。
父母这个角色,不要求十全十美,但至少要达到及格水平。
为人父母这条路,没有参考书,只有不断探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