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个经典的小故事:
地铁上,一个男孩正准备打开刚买的零食吃起来。
妈妈跟他说:“儿子,地铁上有三只羊,中途来了一只狼,那么还有几只羊呢?”
小男孩自信满满地说:“没有羊了,因为被狼吃了,妈妈我早就知道了。”
“不,还有三只羊,因为地铁不能吃东西。”
于是,小男孩默默地收起了零食。
聪明的父母就像是语言大师,懂得利用这个强大的交流工具,来增进亲子感情,拉近彼此距离,又能为孩子指点迷津。
教育孩子,不是非打即骂才有效,有时候换种表达方式跟孩子交流,也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孩子又吵又闹、不听话时,你是否能做到好好说话呢?
当孩子不想上床睡觉
这样说:还有10分钟就到睡觉时间了,先洗漱还是先讲个故事?
不这样说:还不回你的房间去,这么晚了,别玩了,赶快!我都说了几遍了!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我不困就不想睡觉。也许我想看电视,也许想做有趣的事儿,我还不知道时间是怎么回事呢?
只要你们规定睡觉时间,让我遵守它,也就把我身体的生物钟定好了,我会逐渐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
当你对我“这样说”,我会选择我喜欢的做,然后顺理成章地睡觉去了,不过,我有病的时候可能还是例外啊。
当孩子做事磨蹭
这样说:我们还有5分钟就要走了,你现在穿好衣服,还是把衣服拿着?你要带什么包?
不这样说:你还在那儿磨蹭?我们要晚了,赶快吧,听见了没有!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我没有意识到我在磨蹭,特别是在玩我喜欢的玩具时,我没有时间概念啊。如果你对我“这样说”,我会顺着你的督促做选择。
当孩子说不的时候
这样说:好的,你可以说“不”,但是,我需要听听你说“不”的原因,我才能理解你。可以吧,说出来吧。
不这样说:小孩子懂什么,你怎么这么犟啊,我是对你好。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当我说“不”时,我在尝试我的独立性,想证明我在长大,也许,我就是不能接受你的教导,也许,当你对我“这样说”,我在学习不惧怕别人,勇敢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当孩子不小心弄坏了东西
这样说:没关系,这次有了经验,以后就不会弄坏了。每个人都会出错,我也会,不如试试把它修好吧。
不这样说:你看你这孩子,把这么贵的东西搞坏了,我下次还能给你买吗?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当我把东西弄坏的时候,我很紧张也很害怕。
当你对我“这样说”,我会感到你们真理解我,我以后也会注意的。
当孩子不想理我们
这样说:孩子,妈妈感受到你今天有心事。我能够帮你吗?和妈妈说说,你心里就舒服了。你能体会到我很担心你吗?
不这样说:我跟你说话呢!怎么回事儿,你这孩子怎么又不理人啊!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其实我没有什么心事,有时候我想要自己待一会儿,也许,我在想着自己心里的秘密,也许,我在想我认为重要的事。
当你对我“这样说”,我体会到你关爱我,我也许就把心事告诉你了。
当孩子不让别人玩玩具
这样说:想一想,你先玩5分钟,再给他玩10分钟,还是先给他玩5分钟,你再玩10分钟,还是给他另外一个玩具玩?
不这样说:你要学会分享啊,快给他玩一会儿。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我特别喜欢我的玩具,真不想让别人玩儿。
我怕他弄坏了,当你对我“这样说”,我可能会让他玩儿,也许给他玩另一个。
当孩子用哭来达到目的
这样说:如果你不哭的话,我们一起看看怎么办。安静下来,你想对我说什么?……
不这样说:哭哭哭,你就知道哭,哭有用吗?我怎么有你这样的孩子。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哭可是我的一个有用的武器呀。以前我使用时就成功过,我要到了我想要的东西。
所以,我就用哭来试试你们的反应;也许,哭是我本能地表达自己的方式,我还没有学会到底应该怎么向大人说话呢。
当你对我“这样说”,你在耐心教导我一个新的方法。
《好父母的说话之道》中有一句话:
孩子通过我们的声音来接受我们大部分的情绪,包括欣赏、期望和恐惧。
孩子是敏感的,会因为父母的一句贬损而失落好久,也会因为父母的一句夸奖而乐呵一整天。
我们爱孩子,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正是因为有爱,所以每句话更要好好地说,把那份心意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孩子。
不要用咄咄逼人的语言,逼退孩子;用口无遮拦的话,让孩子敏感自卑。
我们谨言慎语,孩子才能感受到被尊重;温和妙语,才会让孩子感觉被爱着。
点个“赞”,愿所有父母都能做到“硬话软说”,让孩子在温柔的注视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