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孩子沉迷手机的背后,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曾经有家长发文求助:

初中的女儿天天玩手机,日夜颠倒,不做作业,成绩下降后开始厌学。让她交出手机,她就要离家出走、跳楼,怎么办?

孩子过度使用手机的问题,已然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现象级问题。

青少年儿童对手机过度依赖、沉迷,甚至成瘾,是无数家长教育的一大烦恼。

孩子到底为什么沉迷手机不能自拔?

孩子沉迷手机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走出手机的牢笼?

今天这篇文章给出了详实的答案。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离不开手机?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2年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网民规模达到1.91亿,其中手机使用的比例高达96.8%。

孩子沉迷手机背后的心理需求和原因究竟是什么?

1.娱乐需求

现在的孩子,几乎每天都被安排学习,如果家长长期忙于工作的话,孩子在假期也几乎只能宅在家中,现实生活让他们觉得呆板和无趣,他们无法从现实中获得该有的娱乐。

这个时候,对于孩子来说,手机是一个新奇的世界,它可以拍照、聊天、玩游戏,可以了解更精彩的世界。

通过手机,孩子可以轻松获取信息,短视频、游戏等更是一种高刺激行为,让他们获得短暂的快乐,这些都是孩子对手机难以割舍的原因。

2.价值感需求

孩子沉迷手机,更深层次的一个原因,是在学习和生活中没有找到自己的价值感,缺少来自外界的认可和肯定。

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没有及时得到帮助和鼓励,很容易会产生挫败感;经常受到指责和批评的孩子,则更容易失去学习动力和感到深深的无力感。

心理学家曾奇峰曾说:

孩子被“逼进”了游戏的世界,因为现实世界他无法操控,也无法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在现实世界里,他只是一个空有躯壳的傀儡;而在游戏世界里,他是自己的和世界的主人。

所以,当手机的碎片信息、短视频、游戏可以轻而易举给孩子带来多巴胺和安慰时,手机就成了孩子获取价值感的来源。

3.情感链接需求

《中美日韩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对比研究报告》显示:

我国父母跟孩子的交流频率最低,交流的首要话题是学习,他们听孩子倾诉烦恼的时间最少,近半数父母有一边玩手机、一边跟孩子讲话的情形。

我相信,很多孩子也曾抱怨父母总是无时无刻盯着手机,总是“没有时间”和自己聊天、玩耍。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父母总是视而不见。

有些家长为了清净和省事,干脆直接给孩子一部手机,让他听故事、看动画、玩游戏,这样整个世界瞬间都安静了,父母也省心了。

殊不知,孩子与父母之间,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情感链接也慢慢断开了,孩子的“手机瘾”也慢慢染上了。

然后,在某一天,家长忽然灵魂发问:我的孩子怎么突然沉迷手机了?

另外,研究发现,如果家庭亲子关系不良,父母没有给予青少年充分的情感支持和安全体验,会导致他们在遭遇压力时不愿也不敢向父母倾诉,只能通过过度使用手机来弥补现实生活中家庭关系的缺失。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机?

如今,手机和网络的使用已经逐渐低龄化,不少家长会问,应该几岁给孩子手机?

其实关键不是几岁给孩子手机,而是教会孩子如何防止无意义的沉迷。

下面这几点,父母一定要注意:

1.制定手机使用规则

预防孩子手机成瘾,制定规则一定要尽早,如果等到青春期孩子喜欢对抗或者已经弥足深陷的时候再来定规则,就为时已晚了。

现在很多父母自己也是手机重度使用者,如果自己频繁使用手机,再去严格要求孩子不能玩手机就难以有效了。

父母可以跟孩子商量,互相监督使用手机的情况。例如,在家里设置“手机专区”,孩子回来或者父母下班后,统一把手机放在一个地方。真的要使用手机的话,需要向对方提出申请。

在节假日,孩子需要用手机的时候,父母要和孩子商量好使用时间。

可以让孩子主动制定使用时间,如果超出父母的接受范围就再商量。这背后的心理机制就是让孩子有选择权和可掌控感。

如果孩子能够按时放下手机,父母一定要及时给予鼓励。如果孩子做不到,就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责。

2.别把手机作为哄孩子的工具

手机被一些家长喻为“哄娃神器”,因为手机里一部动画片、一个小游戏就足以让孩子安静很久。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一岁以下的孩子不应该有任何屏幕时间,包括电视、影片,以及玩电脑游戏;而两至四岁的孩子每天最多一小时,越少越好。

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一项研究,追踪了全美40337个年龄在2-17岁的青少年儿童。

结果发现,孩子在每天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1小时后,每天看屏幕的时间越长,将会导致心理健康程度越低;

例如好奇心减少、自我控制能力降低、注意力分散、朋友交往更加困难、情绪稳定性下降、难以照顾、无法完成任务,并且罹患焦虑症或抑郁症的概率更大。

3.帮孩子把关手机网络的内容

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有些小视频为博眼球无所不用其极,对于缺乏辨别能力的孩子来说,非常容易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

所以,家长要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给孩子过滤掉一些低俗恶趣味的游戏和信息。

另外,最好提前给手机设置下载安装密码,这样如果孩子想下载什么软件,都必须经过家长的把关和同意。

4.多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只是单纯空间上的陪伴,视线很少从手机转移到孩子身上,所以这种陪伴并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或者没有跟孩子进行高质有效的交谈。

其实,没有一个孩子喜欢父母在陪自己的时候经常被手机打扰。

所以,请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有限的时间里,多用心聆听孩子的话,多走进孩子的世界陪他们一起疯,多带孩子走出去。

孩子沉迷手机,家长应该怎么办?

我们说,沉迷手机的孩子,一般是已经步入青春期的孩子,而沉迷手机的原因可能是多重的。

我们不能只看到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还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背后的深层原因,正如我们前文提及:孩子可能缺乏关注而感到孤独,没有目标感和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低等等,然后只能通过手机来缓解现实中难以忍受的压力。

这个时候,父母可以怎么做呢?

1.切记不要“硬碰硬”

李玫瑾教授曾说:

父母在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时,不要做对手“硬碰硬”,而是要做同路人。只有当孩子感受到平等和尊重以后,才会跟父母建立起紧密的联结,把大人的话真正听进心里去。

好的关系,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大多数沉迷手机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通常都处于对抗状态。如果父母经常采用“针锋相对”、“硬碰硬”的方式,只会让事情的结果变得难以预料。

所以,如果你想教育孩子,就得先做到——学会稳住自己的情绪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曾经谈到他儿子沉迷手机的一段往事。

他的儿子青春期时,也曾经沉迷游戏,还达到了废寝忘食无法自拔的地步,成绩也受到了影响。

可他并没有像大多数父母那样拔网线、砸电脑、打骂孩子,而是先稳住自己的情绪,换位思考站在孩子角度去了解游戏。

钱教授到处查资料,询问朋友,最终为儿子挑选了一款历史题材丰富的游戏,后来,儿子在玩游戏的过程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经常和他探讨历史话题。

就这样,儿子并没有因为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与父亲反目成仇,反而在父亲的引导下对历史产生了兴趣。

2、增强孩子与现实世界的连接

陈默老师在演讲中曾说:

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在被电子设备包围的世界里,所以现实感很孱弱,只能在网络的世界里寻找真实感和价值感。

所以,父母有时间一定要多与孩子建立链接,陪孩子一起做他喜欢的事情,或者邀请孩子陪你做一些有益身心的事情;

例如爬山、运动、阅读都是很好的放松方式,还可以一起去做志愿者,这是认识现实世界最好的途径之一。

不要害怕被孩子拒绝,只要父母保持情绪稳定,持续与孩子互动,在良好的亲子关系里面,孩子不会一直拒绝父母的要求,孩子沉迷手机的情况也会减少。

3.帮助孩子找到他的兴趣和天赋

当孩子在学习上遭遇挫折,或者他们自身的能力达不到父母的期待时,他们会很容易陷入焦虑和无力,随着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也随之下降,继而出现躺平、厌学、沉迷手机等现象。

“天才儿童培养之父”肖计划教授曾说: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但每一个孩子又是不同领域的天才!

所以,我们家长要接受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有自己擅长或者不擅长的领域,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他的天赋,帮助他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如果孩子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找到成就感,这份成就感会带动他在其他方面的动力,那他就不会轻易选择通过手机来逃离现实。

但是,如果父母只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成绩和问题上,一心只想着改造孩子,那无疑只会增强孩子在现实中的挫败感和无力感。

最后,假如孩子对手机的沉迷已经到了成瘾的程度,并且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父母一定要谨慎处理,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共同引导孩子走出手机成瘾的阴霾。

那么,怎么才能发现孩子的天赋呢?第一种方式是通过日常观察,第二种是通过竞赛,而第三种是进行科学的测评,也就是对孩子的能力和潜力进行全面的测量和评估。

ALAC测评是针对6-16岁孩子的《儿童优势潜能评估与发展指导系统》(Assessment of Learning Aptitude for the Children,简称 ALAC)。

它由科研人员在传承留美神经科学博士后肖计划教授在《学生综合发展潜能测评与分析解读系统》的基础上,从人的心理与行为最基础性的神经科学入手,充分融入并结合现代脑科学、深层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才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历经复杂的内容与结构设计科学编排集合而成。

ALAC可以让我们及早了解孩子的能力发育状况,学习能力,优势潜能,个性特征,以及各学科发展趋势和学科短板,从而评估和规划儿童未来的发展,指导孩子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孩子沉迷手机的背后,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