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里的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家庭的气氛和运势。
俗话说坏习惯浑然天成,好习惯难以养成。
我们都想着刻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让他一生受益,却总是容易忽略那些不经意就影响孩子的坏习惯。
今天我们换个角度,和大家一起看看,家庭里有哪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不耐烦
很多人都会把最坏的情绪留给最亲的人。
家被很多人认为是最放松的地方,于是成年人在工作上积累的疲惫和消极情绪,回到家里就会直接释放出来。
下班到家看到一屋子乱七八糟的玩具,孩子因为一个心爱的玩具坏掉了坐在地上哇哇哭,你忍不住直接吼起来:
“整天就知道哭,不就是一个玩具吗,有什么可哭的?”
孩子的哭闹是有原因的,你要做的是清醒地认识到你此刻的坏情绪不是孩子的哭闹导致的。
在孩子看来,他为失去心爱的玩具而哭泣的行为需要得到的是尊重,而不是劈头盖脸的一顿骂。
在你以粗暴的态度和方式对待他的同时,他也学会了不分青红皂白将自己的情绪直接强加在别人身上,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爱抱怨
和朋友约好了休假一起出游,朋友临时有事去不了,你只好自己一家人按原计划出门。
可是一路上你都在抱怨:假都请好了,他不去,很多计划好的事情都得改,太闹心了,以后再也不和他一起玩了!
人人都喜欢凡事按计划进行,然而,凡事都可能会意外,一旦事情不按预计的方向走,你是如何应对的?
满腹抱怨只会让孩子学会怨天尤人,而不是学着妥善处理突发状况。
不认错
你不小心在地上洒了点水,孩子刚好光着脚走过来。
地面太滑摔了一跤,他疼得哇哇直哭,你却不肯承认自己做错了,反而不停地埋怨孩子走路不长眼睛。
明明是你做错了事没有及时补救,导致出现严重的后果,却让孩子来背锅。
孩子将来也会变成一个不能勇于承认并承担错误的人。
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在家里,推卸责任都是最不明智的行为。
这会让孩子直接从你那里学会不负责任,没有担当。
不沟通
某天下班回家,你正好看见奶奶在追着给孩子喂饭,你一把抢过奶奶手里的饭碗,一边大声命令孩子自己好好吃,一边指责奶奶不听你的话,总是给孩子喂饭。
奶奶刚要开口想说什么,你却不由分说地下结论:
你就是这么惯孩子的,今天我是看见了,我看不见的时候不知道惯成什么样。
而事实真相却是孩子端着饭到处跑,奶奶怕他把碗摔了,正好从孩子手里拿过来,要劝孩子坐回到餐桌前吃饭。
你却只“相信”你看到的,不愿意进行任何有效沟通。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沟通都是无效沟通:
从来不听对方怎么说,也从来不管事情依据如何,只顾着把自己所想表达的一股脑往外倒。
真正有效的沟通不是猜疑,也不是单方面输出,更不是吵得不可开交,而是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真倾听对方的理由。
遇到问题武断下结论,不沟通具体过程,孩子只会从你这里学到意气用事。
不关心
孩子放学回到家,你习惯性地问:
“今天在学校里开心吗?遇到什么困难吗?”
还没等孩子认真回答,你就转身进厨房忙着做饭,收拾屋子,全然不顾孩子是不是真的“有故事”要和你分享。
有时候我们只是在假装很关心孩子,我们的行动却在告诉孩子:
我并不关心你的答案。
孩子从我们身上学会的是敷衍和对他人的不尊重。
真正关心孩子,请抽出时间全身心投入地去和孩子交流,哪怕只有五分钟,确保你的这段时间完全属于他。
爱比较
一到家庭聚会时,你就喜欢表扬别的孩子如何优秀如何出众,再顺便“谦虚”地说自己的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你从来看不到孩子在被比较时的失落与自卑,你永远不知道他们多么渴望自己也能得到父母当众的表扬,这种表扬和肯定是他自信的来源。
比较不会激起孩子的胜负欲,反而会让他学会嫉妒。
总是被父母用来和别人做比较的孩子,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也不愿意承认别人的优点。
教孩子扬长避短,成为更好的人,比教会孩子嫉妒别人要好得多。
不信守承诺
孩子考试前,你向他许诺:“考完试了妈妈带你去游乐园玩!”
当孩子满心欢喜地考完试,期待着快乐的游乐园之旅时,你却一口回绝他:
“才考那么点分,你还有脸要求我带你去游乐园?”
完全把自己的话当儿戏。
孩子最初的道德观来自于父母的行为塑造,一个经常说话不算数、出尔反尔的家长,养不出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一个连最基本的信用都不讲的人,他甚至很难社会上立足,更别说发展自己。
无社会公德心
和孩子一起出门旅行,大家正在按排队顺序检票上车。
你却拉着孩子左冲右突在人群中杀出一条路来,全然不顾自己的插队引来的阵阵骚动和不满。
有人提出抗议,你比别人还大声地凶他不要多管闲事。
孩子跟在你身后,茫然地看着这个无序的世界,此刻,他眼中的世界充满了恶意,你正是这个充满恶意的世界的始作俑者。
也许你正得意于自己“先人一步”,可是你的孩子学会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择手段,哪怕是这些手段深深地伤害到他人的利益。
不敬老
孩子小心翼翼地问:
“妈妈,你为什么从来不跟我和爸爸去看爷爷奶奶?”
你不屑地回答:“你们去看就可以了,妈妈很忙,爷爷奶奶有什么可看的,他们又饿不死冻不着。”
请不要让孩子看到你尖酸刻薄的一面。
种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
别忘了,你也会有老去的一天,你今天对待老人的行为,就是你的孩子明天对待你的做法。
你对老人的态度,就是将来孩子对待你的态度。
不为孩子树立敬老的榜样,总有一天恶果会降临到你自己头上。
总挑别人的刺
孩子拿回来一张考试小卷,眼尖的你发现老师判错了一处,你就挑起刺来:
“这老师也太粗心了,这道题还能判错了!就这水平怎么能当老师啊,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孩子洗了澡刚准备上床睡觉,你大声阻止说:
“又忘了准备明天要穿的衣服了吧,你永远都记不住自己要做的每一件事!”
你的眼里容不下一粒沙。
别人再小的失误,在你那里都是天大的错误。
仿佛你的世界里只有对和错,凡事都要分个非黑即白。
一个带着自己的评判标准去衡量别人的人,永远也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难处,没有人愿意和一个无法体谅别人、浑身带刺的人相处。
不爱学习
你每天下班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躺在沙发上舒服地玩手机。
短视频刷起来没完没了,完全不在意手机的声音外放已经吵得孩子无法安静地学习。
老师在家长会上提醒家长多陪伴孩子,在家也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时,你在内心里不屑地说:
“学那么多有啥用?到头来还不是要到社会大学上再深造?书本的知识都是死的,哪有人活啊?”
你的错在于把考试能力等同于学习能力,小看了学习能力在一个人漫长的一生中的作用。
一个从来不正眼看“学习”的家长,孩子自然“吃不了学习的苦”,那么,他只好等着吃生活的苦。
我们常说,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不如身教。
嘴上教训孩子千百遍,他听不懂不会做。
而你身体力行地演示给他看,他很容易就学会照做了。
你演示坏习惯,他就会受到坏的影响;
你演示好习惯,他就会受到好的影响。
成就孩子的一生,还是毁掉孩子的一生,全在你的一言一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