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是孩子命运的伏笔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被一则新闻惊到了。

为了缓解高三儿子的学习压力,一位妈妈主动提出陪睡。

儿子睡着后,妈妈也不离开,继续跟儿子睡在一起,且在第二天跟儿子说:

你别觉得害羞,无论多大你都是我的儿子。

然后她又跟儿子睡了几天,当儿子提出想自己睡时,妈妈仍不甘心:

我就睡在客厅,随时等你召唤。

被惊到的不是妈妈这个行为。

多年咨询工作中,比这更离谱的事情都遇见过,早已见怪不怪。

我被惊到的是,当这位妈妈连线某位心理导师时,那位导师竟公然为她的做法点赞,说她做得好,做得对。

据说心理导师当天的直播间出现两种现象:

一些人感激涕零,歌颂母爱的伟大,支持那位妈妈和导师;

一些人则风中凌乱,直呼三观尽毁,果断取关导师。

老话说:儿大避母、女大避父,这是最基本的伦理常识。

懂点心理学的人更应知道,父母和孩子倘若过度亲密共生,缺乏心理、身体的边界,会引发严重的乱伦焦虑。

尤其是孩子,可能终其一生都将活在愤怒与羞耻感中,这份沉重的心理压力,

甚至会影响其一生的事业和幸福,那是用多少时间、多少金钱都无法疗愈的心理创伤。

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是孩子命运的伏笔。

这绝非危言耸听。

我有一位女来访者,生完孩子就和老公分房睡了,几乎再也没有性生活,甚至一提到就厌恶。

后来老公出轨,痛苦的她来做咨询。

她在咨询中坦承,自己结婚只是为了繁衍后代,既然已经完成了生娃大计,就没必要再过夫妻生活了。

理由很简单,我当然不信。

后来在咨询中,她回忆起早年间的一些经历:

小时候,她和父母同睡一张床,父母经常当着她的面做亲密行为,也不管她是否已经入睡。

有时候妈妈不在,爸爸会抱着她睡觉,亲吻她的嘴,抚摸她的身体,从后面蹭她的屁股。

小小年纪的她,虽然不懂爸爸在干嘛,却本能地害怕。

后来她主动和父母分床睡了。

因为对父亲的厌恶,从小到大,她对所有的男性都是又恶心又恐惧。

她一直没有谈恋爱,拖到年龄大了,为了有个家才跟老公结的婚。

她对老公虽然有感情,其实心里也是厌烦、排斥的。

我的另一位男来访者,30多岁才遇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女生,交往一年后,他准备跟对方结婚,

没想到遭遇了母亲的强烈反对和控诉,他母亲寻死觅活,还对他喊出:

这个家有我没她,有她没我。

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睡觉也在一起。

小时候,他很依恋母亲,到了青春期,他主动提出分床睡,母亲死活不肯,说自己晚上害怕,得要他陪着。

直到他去外地上大学,才摆脱了母亲。

中间寒暑假回家,母亲也曾要求跟他一起睡,被他坚决拒绝。

等他工作了,母亲依然全方位地掌控着他的生活,他无法正常的社交,也无法正常的恋爱。

好不容易遇到喜欢的人,没想到母亲歇斯底里地发作了。

母亲的表现令他惊恐万分,他求助于咨询,甚至也让母亲来做咨询。

咨询室里,他的母亲腰板笔直,义正辞严地对我说:

儿子是我一手带大的,没有我,就没有他。

这个世界上,我们母子俩最亲。

别的女人想跟我抢,您说我能让吗?

我问:您不希望他结婚,有自己的家庭吗?

她目光凌厉:他有家呀。妈在哪儿,家在哪儿。再说了,我也没找男人结婚啊。

我在心里,倒抽了一口凉气。

我知道,有如此偏执的母亲,儿子难以如愿。

除非这个儿子有勇气和妈妈分离,但以我对他的了解,这对他来说很困难。

小时候的经历,对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前述女来访者的爸爸已经快70岁了,她依然不敢跟他独处,不愿跟他对视,更不敢肢体接触。

有一次,她父亲摔倒在地,她愣是不愿上前扶他,还被旁观者指责了。

在她心里,依然对他怀有很深的恐惧和憎恨。

几年过去了,那位男来访者还没有结婚,也不打算再谈恋爱,他说他已做好孤独终老的准备。

许多家庭长期处在共生关系中。一些已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依然和父母同床共枕。

有些父母的解释是:孩子离不开我呀,我能怎么办?

还有的父母喊屈:妈妈爱孩子,就要满足孩子的需要啊。当妈的能眼睁睁看着孩子痛苦,而不去帮他吗?

亲子关系中,一些父母就是打着“爱的名义”去越界的。

要知道,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因为孩子无法辨别、建立关系中的边界和分寸,无法对亲子关系中的任何事件承担责任。

能够辨别和担责的,是身为成年人的父母。

孩子的行为边界,是由父母的边界决定的。

父母是家庭规则的制定者,必须知道关系中的边界,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有些父母辩解说我也不懂啊。

不懂可以学啊,做父母本身就需要学习。

最怕的就是不懂也不学,活在病态的自恋中。

合格的父母,并非要满足孩子的全部需求,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可以满足,也可以拒绝。

另外,满足、帮助孩子的方式有很多,不是只有逾越、破坏边界这一种。

亲子关系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真相: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父母没有自我,内心空虚,情感匮乏,就会情感寄生、依附在孩子身上,

或者把对另一半的期待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成为父母精神上的配偶,

这对孩子来说,是很可怕的事情。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是孩子命运的伏笔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